電影訊息
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

玫瑰人生/粉红色的一生(港)/

7.6 / 90,981人    140分鐘

導演: 奧利維爾達昂
編劇: 奧利維爾達昂
演員: 瑪莉詠柯蒂亞 希薇泰絲特 克洛蒂爾德高倫 帕斯卡葛雷果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Teresa

2010-12-22 10:18:46

玫瑰之名·玫瑰人生


從影廳裡走出來,眼前一直浮現出影片中不斷轉換交接的鏡頭和那些發自內心的對白,忍不住搜出來又看了看。瑪麗昂·歌莉婭絕對成功地進入了角色,所以影片謝幕,我看到了「愛——直至成傷」的意義,看到了她的人生。

        沒有什麼比生命中真誠的溫暖和情意來得更有力度,因為苦難的生活中沒有愛,不足以支撐人生。

        更不足以讓對愛的人生的渴望和信仰還魂再生。

        這部片子從始至終都沒有舒緩的節奏,伊蒂絲·畢雅芙臨終前一天的經歷,從始至終不斷切入她一生情感、生活的歷程,她全身心演繹的曲子一首一首地插入每一次大喜大悲,我能感受到那些聲音中壯麗、哀傷的色彩,是如何蒸騰出偏執、狂放的她最終在沙灘上織毛衣時,如金光瀰漫的海灘一樣平靜、祥和的心聲:

        記者:願意過平淡的生活嗎?

        畢雅芙:事實就是如此

        記者:萬一你不能再唱了……

        畢雅芙:那我就無法活下去

        記者:你會怕死嗎?

        畢雅芙:我更害怕寂寞

        記者:你會禱告嗎?

        畢雅芙:會,因為我相信愛

……

    記者:你喜歡黑夜嗎?

    畢雅芙:喜歡,但是得燈光燦爛

    記者:黎明呢?

    畢雅芙:最好有鋼琴和朋友在身邊

……

記者:想給女人什麼建議

碧雅芙:去愛

記者:給少女呢

碧雅芙:去愛

記者:給兒童呢

碧雅芙:去愛

記者:你都幫誰打毛衣

碧雅芙:誰會穿,我就打給誰

    現在回想起一個人的一生和她的臨終節奏緊湊地轉換出現,我不得不感嘆導演的講述方式,那一定是一個對人生、對生命有著深刻的認知、投入了絕對深情的人,才能以恰如其分地形式,幾乎是把畢雅芙臨終前的親身體驗,把那些忽然全部輪換出現在腦海里、自己一生中瑰麗而刺痛的情感苦路,如何交織著拍打奄奄一息靈魂的感受,以畫面和精神體驗的雙重手段活化在觀者身上,所以影片完結,觀眾可以感同身受。

    她一生都在尋求愛的溫存與呵護,聽到她唱「等待良人擁我入懷,緊貼君心,你是我的,我也將永遠屬於你」時,我流淚了。這是一顆渴望被愛、渴望付出彼此纏繞的真愛的靈魂,從小就被生母遺棄,曾因角膜炎一度失明,女兒夭折,被迫與照顧自己的人分離,老闆遇害事業重創,兩次車禍肋骨斷裂,丈夫車禍身亡,情人空難離世……幾乎每一次她正要去愛,愛的人就被命運奪走,生命中每一個重要的人,都不能被擁有和守護——鏡頭的每一次轉換,都是一次切割,既是對她人生的切割,更傳遞了這個充滿極度渴望的生命,每次都是怎樣從鮮血淋漓里回神。

    失去馬賽爾是她最重的傷,直接導致了她生命的快速終結。馬賽爾是她人生中愛的結晶體,是她對愛最豐滿的擁有和最衷心的付出,他不僅僅是一個愛人,他還是一個渴望人生幸福溫暖的女孩在重重磨難後終於遇到的一個愛的化身,因此,她會說:「別動,讓我來服侍你。」。那個長鏡頭讓人愛恨交織,表達地那麼好可是好殘忍,你要直接目睹一個人的撕心裂肺,直接目睹一個人痛失自己生命中最強大的精神支撐後痙攣欲死的身形。痛苦讓她面容扭曲讓她喘不過氣讓她慌亂地奔跑長嘯在每一個房間,黑洞洞的通道把她甩在一個有一個狹小的空間裡,直到看到他們剛才的重逢和親密是她思念成疾的幻想,直到她一直走向黑暗通向的舞台,在高高的舞台上,她說:「今晚,我只為馬賽爾而唱。」

    ……
 

    吾愛,昨晚臨睡前,我劃掉一整天,既長又短的一天,你的飛機起飛時,帶走了我的心、我的生命和呼吸。我的被單上現在還留有你的味道,我的心整日為你沉睡在憂傷中。親愛的,我愛你,為何我會對你如此痴狂? 我想你,六神無主身心俱疲,等待良人擁我入懷,緊貼君心,世上在沒有什麼比你我更重要。可能的話,比賽一完,就把我的心還給我。法國現在八成已經知道了我們倆的事,我一進餐廳,樂池裡就想起「玫瑰人生」。吾愛,當我發現,你有多愛你的妻子和三個孩子,我真想遠走他方,直到有一天,你會感激我所做的一切。我不能獨佔你,卻不能沒有你。上帝為證,我一無所求,只求付出不計回報,倘若有一天你我註定分離,倘若你死去我們倆天人相隔,只要你愛我,那都不重要,我會隨你而去。
 

    一個人活生生的生命之渴,即使你能感受到一點一分,能有所領悟,就已經榮幸之至。影片裡的人,不是畢雅芙一個人缺少愛,那些妓女也是,尤其是蒂蒂莎,蒂蒂莎對畢雅芙的依賴和畢雅芙對馬賽爾的依賴,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畢雅芙憂傷渾厚的嗓音,力透人最堅韌、濃厚的感情。
 

    我想起蔣勛曾說過這樣一段話:他說一個父親對自己小女兒的擁抱不可小覷,那將會影響她的一生。因為一個小女孩在幼年時候所感受到的那個強有力的擁抱,將會使她在遇到自己的愛人時勇敢、投入而充滿自信。我聽到這句話,就很喜歡蔣勛。
 

    昨晚看過《玫瑰之名》,今晚看《玫瑰人生》。埃科為自己的作品定名為《玫瑰之名》,是因為想到了本篤會修士的詩句:「他們在哪兒:過去的為人、盛名的城市、美麗的婦女?一切都已煙消雲散……」,這使他感嘆一切壯麗在消逝之後都只留下空名。他又想起阿伯拉爾的名言「沒有玫瑰花」,這令他想起名稱可以表達已經消失和不存在的東西。具體的玫瑰花不存在了,但「玫瑰」這一名字卻在人們的思想中保持著它的含義。一個人美麗生命的強音被完完整整地傳遞到自己內心時,重要的也許是體會:曾經像玫瑰一樣瑰麗的,也都會無聲地凋零。不落的,是對什麼強烈的渴望,而要還魂再生的,是對愛的信仰。

   「愛——直至成傷」是特蕾莎修女的話,她讓人毫不猶豫地去愛他人,愛到自己受傷也仍然要愛。畢雅芙回答記者對女人、少女和兒童的建議時,說的是「去愛」。她的人生滿有輝煌,她的生命滿有創傷,她唱過很多美麗的歌說過很多美麗的話,但最美的,莫過於「沒有愛,我們什麼也不是。」

    特蕾莎修女說,愛身邊的人。

    你不知道你的愛對一個人意味著什麼,去愛。愛親人,愛朋友,愛陌生人,愛愛你的人。

    等待良人擁我入懷,緊貼君心,你是我的,我也將永遠屬於你。

    當他擁我入懷,我看見玫瑰色的人生。……這對我可不一般,我感到一股幸福的暖流,流入我的心扉。

    以此篇,紀念我的今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