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孤雛淚(2005)--Oliver Twist

雾都孤儿/孤雏泪/雾都孤儿

6.8 / 34,327人    130分鐘

導演: 羅曼波蘭斯基
編劇: 朗諾哈伍德
演員: 班金斯利 巴尼克拉克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Izual

2011-01-08 04:21:29

倫敦不全是你拍的這個樣子


新華社駐外記者對參加國外影展的禁片導演J :中國不全是你拍的這個樣子,好的東西你為什麼不拍?
——《中國大陸1990後禁片史 by 張獻民》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25549/

是否因為資本主義們足夠自信,所以容得下那麼多現實主義作家大肆地渲染他們的假醜惡?

整部電影,我一直在尋找是否有好人,結論當然是有的,但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多。那麼這部作品是否是那種宣揚黑暗與絕望的片子?答案卻是否定的,通過影片的畫面與音樂,你可以輕易發現導演在傳達一種向上的情緒,畫面優美,音樂激昂。這又是否自相矛盾?畢竟本片裡面的好人們,你可以用一隻手的手指頭就可以算出來。
恰恰相反,我認為這才是一種和諧並有說服力的論述。
你能想像滿大街都是捨己為人的聖人嗎?滿大學都是見義勇為的好青年?我不能想像,不只是因為這不是現實,更多的是這種情況超越了人之常情。比如,你遇到一個匪徒正在持刀搶劫,這時你該怎麼辦?常人的作法是報警,或者幫忙呼救,而不是上去勇鬥匪徒。又如,你遇到一個人掉海里了,這人不是你媽你也不是你妻子,常人的作法是丟個繩子給他,而不是捨命救人,不管你是不是大學生,不管他是不是一個老農。
我們在做道德宣傳的時候,強調的都是讓大家做聖人,做烈士,卻幾乎從不強調讓我們做一個正常人。這是相當低劣的宣傳,它不但沒能增加幾個聖人,反而讓大多數人忽視了作為一個常人所必須擔負起的責任。遇到打劫幹什嗎?報警;遇到火災幹什嗎?報火警。絕對不是什麼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英勇獻身。因為這不合常理,在正常情況下,我們不必為任何人獻身,更不必為任何財產獻身。只有在非常情況下,比如外星人入侵了,那個時候為了保護我們的媽媽和老婆,才需要去獻身。
值得稱讚的是,現在賴寧tx的事蹟已經不提倡了,不管其原因是什麼,但結果總是好的,小朋友的首要工作當然是健康的成長,像救火,見義勇為這種事情應當由專業人士來負責。
比較讓人不解的是,依然沒有關於正常人義務的宣傳,似乎我們的宣傳機構認為,只能做到一個正常人能做到的事情,是一件相當可恥的事情。比如,對於公僕,我們的宣傳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如果是我,我就會把標準降低一點,當權者能撈的當然可以撈,但是節制一點,比如把你兒子的生活搞好就可以了,不要把你孫子的那份也給搞定了,你說你搞個幾個億然後外逃幹什麼呢?外邊人生地不熟的,語言文化又不通,還有被雙規的危險。好比說你搞幾處房產,幾輛小車,給兒子兒媳安排個公職,這肯定不至於被龜吧?
所以說,標準定的越高,其實就是讓所有人都難以達到。

扯遠了,本片還是有很多可以說的地方的。
首先,小帥哥。這個小男孩氣質絕佳,誠如影片所講,有一種哀傷的面龐,非常適合從事奔喪的工作。要知道,生活如此艱辛,你可以蛻變成任何一種人,如果按照華生的論調,那麼他鐵定會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偷。
但是他沒有。這是因為華生的理論並不完整,人的決定因素除了外界環境,還有其自身的特質,我們可以稱之為遺傳,簡而言之,就是天生的東西。對於本片來講,這個可愛的小帥哥沒有變壞,只能有一個解釋,那就是他天生不是一個壞人。如同《弱點》中外表兇悍卻有一顆柔軟的心的黑大個一樣,這個小帥哥外表柔弱,內心也很柔軟。他倆的共同之處是,儘管環境相當惡劣,卻沒有把他們變成街頭的小混混,那些吸毒的,持槍搶劫的壞蛋們。就像公牛費迪南德,出身鬥牛世家,但他卻只喜歡躺在草叢裡,聞一聞鮮花的香味。
其次,壞人們。本片中的壞人們有幾大類,一種是上層的老爺們,這裡就要稱讚導演的功力,兩個餐桌的鏡頭,就把這一幫貪婪腐朽絲毫不具同情心的吸血鬼們描述得活龍活現,他們依託教會,壓榨童工,小孩們吃都吃不飽,考慮到狄更斯自己做童工的經驗,這段想必很寫實。資本家們當然是這樣,所以馬克思才會研究如何改進資本主義,當然,這個跟我們這邊無關。
另外一種是各社會人士,如棺材店的老闆娘,小學徒,法官以及大街上各色人等。通過對這些人的描述,不難發現現今美國社會中存在的種族歧視的起源,其實大家歧視的不是你的膚色,而是你的膚色所代表的一般涵義,比如摩根弗里曼,李安他們,走在街上會被人歧視嗎?本質上,大家歧視的是貧窮,以及由貧窮所帶來的偷,騙,搶等行為。在階級壁壘分明的社會,這種歧視顯得很直白,白人歧視黑人。但在沒有階級的地方呢,這是什麼樣的一種情況?歧視當然存在,比如城裡人歧視鄉下人,開車的歧視騎車的,這是一種常態,人作為一種動物,通過貶低其他同種來顯示自身的高端,這是無可厚非的。只是在文明不斷進步的情況下,我們沒有階級的社會要向有階級的地方學習,多一點低保措施,而且這種像城裡人歧視鄉下人的情形,從情感上面,城裡人應該更加寬容,因為城鄉分離是一種政策的錯誤,跟鄉下人沒什麼關係。
最後一種壞人就是片中真正意義上的壞人了,或者說比較直白的壞人。然而仔細考量一下這些壞人們,除了那倆個中年搶劫犯,其他人並沒有多壞。那些小混混們,小偷小摸,抽菸喝酒,痞樣十足,他們有多壞?那個老頭,雖然很醜,帶領一幫小孩行竊,但與我們有些行業領頭人把人弄殘了去行乞要好很多倍吧?雖然本質上老頭確實是在壓榨那些小孩們,但也是他撫養了這樣一批流浪兒。另外,在對殺人這一行為的認識上,從那個女孩到機靈鬼小偷,都帶有一種厭惡感,他們不認為偷是錯的,或許起碼習慣上這樣,但都認為殺人是不對的。至於那個老頭,更多的是出於恐懼,才會同意Bill的殺人計劃,像他這樣的膽小鬼,應該也是無論如何幹不了這種大事的。
唯一的兇殘者當屬這個Bill了,Nancy究竟還有出於一夜夫妻百日恩的美德,並沒有告發他,而他也沒聽什麼解釋,就用棍子把它敲死了。有一段戲我沒看明白,是說他想殺死他那條狗嗎??這也太兇殘了!!絕對不能容忍。但是,也奇怪的,為什麼狗狗會發覺到這一點呢?難道它真的那麼了解它的主人。
綜上,我並不認為那個老頭是壞人,小毛病是有的,但絕不至於上絞架,畢竟他不是拐帶小孩去偷竊,他是收容了一幫流浪兒去行竊。關於這一點,奧利佛應該也認識得比較清楚,最後的一場戲中,他用充滿同情與悲傷的雙眼看著老頭,不過我比較搞不清楚的是,他竟然來了一段禱告戲碼,這個很突兀,前面沒有半點鋪墊,我有點搞不清楚導演的意圖。
可以說,這個老頭代表的是下層人民,當然也是下層人民中比較狡猾的,大多數底層勞動者們只是本本分分地打份工。他犯的罪的是,非法雇用童工進行非法的盜竊活動;對比片頭出現的場景,大批童工在一個工廠里勞作,一頓飽粥都沒有,申請加點粥卻被追著打,然後他們竟然還賣小孩,5英鎊一個,要知道,在老頭那裡,小孩們吃的可是香腸。最終等待老頭的是絞刑,這是否是導演或者原作者對於社會情景的一種象徵?窮人們幹了一點壞事,就被絞死了,而大老爺們幹著更大的壞事卻沒有人來追究?
但是,影片對於這一點只是點到即止,沒有充分的闡釋。
如果按照我們的先進文評理論來說明這一點的話,可以理解為狄更斯本身的侷限性,由於歷史與其自身某些原因,他並不能完全認識到資本主義的吃人本質。
我卻認為這樣的處理比較合理,畢竟每個人都不可能超越時代,而且激進的批判只會導致暴烈的革命,不利於社會的改良,你看,現在英國改的多好,女皇還在呢,就民主了,而且號稱「要看自由,去英國」。
同時,最後一場戲也體現了奧利佛的慈悲,在他的眼裡,沒有太多的仇恨,唯一的怒火是面對那個辱罵他母親的小孩。
他眼中的哀傷可以理解成作者的一種象徵意義,一種對於現實的悲憫,或許這正代表著作者的眼,他就是用這樣一種悲傷的雙眼看著彼時的倫敦,應該是那個時代最繁華的城市。沒有浪漫主義作家的美麗幻想,也不是批判現實主義的黑暗與憤怒,如同我剛才所言,那是一種期盼,期待社會能夠慢慢改進,能夠更加和諧,使老有所養,幼有所教。期待資產階級能夠自己改進,這不是不可能,你看資本主義國家現在還經常有罷工,我們這兒有嗎?

PS:感謝電影天堂,優質的翻譯字幕,不唬人以騙取下載量的誠信精神,很少到電影院去,電影散場對我來講更多的是電影天堂的那行黃色字幕出現,配合本片的音樂,超有感覺,電影散場的感覺,感謝電影天堂工作人員的辛勤勞作,祝願你們能夠賺錢,最好不要通過下載收費賺錢,去轉廣告商的錢吧,大力支持,要是片尾植入些廣告也表示可以接受,重要的是網站能夠維持下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