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生命之詩--Poetry

诗/诗情/生命之诗

7.8 / 13,605人    France:139分鐘 | USA:139分鐘 | Argentina:139分鐘

導演: 李滄東
編劇: 李滄東
演員: 尹靜姬 Nae-sang Ahn Da-wit Lee Hira Kim Yong-taek Kim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比多

2011-01-17 01:31:15

詩的救贖功能


在奧斯維辛之後,寫詩是野蠻的。
                                                      ——阿多諾

詩有什麼用?它能拯救誰?故事寫一個逐漸患上老年痴呆症的66歲老太太。因為酷愛詩歌,報名參加了詩歌培訓班。以她對詩歌的理解,詩歌一定要追求美好的、自然的情感。但是她的生活似乎並不配合她,總是無情地拋給她一些她不能承受的打擊。這個可憐的「文學老年」,她的生活並不輕盈,卻總想通過感受寫一些輕盈唯美的詩。而她又是個誠實的人,每次面對內心,只能感受到悲哀與痛苦,甚至罪惡。最終,老太太尊重了自己的感受,完成了培訓班唯一的一首詩《阿格尼絲之歌》,在我看來這首詩在表達形式上仍然矯情造作。但是它的情感是真實和完整的,老太太通過詩完成了對自我的救贖。

老太太楊美子和外孫阿昱相依為命,楊美子靠照顧一個更老的偏癱的老頭兒賺些鐘點錢。養活孫子吃喝上學。其實外孫阿昱和外婆楊美子完全處於兩個不同的世界。在同一屋簷下精神世界並不相交。外孫不理解外婆,外婆也不理解外孫。只是親情血脈維繫著生活。直到事發,阿昱和另外五個男生長期輪姦一個女生,致使這個女生跳河自殺。另外五個男生的家長找到楊美子,想每人出500萬韓元一共3000萬韓元,和死者的母親將這件事私了。

楊美子只是個小時工,她是出不起這些錢的。而且事情的嚴重性不在於錢。而在於六個男孩子(兇手),包括男孩子的家長、學校的校長、小報記者在內所有人都不在乎這個「惡」,試圖抹去這份「罪」。甚至被害人的母親,最終也接受了錢。同意不再聲張這件事。這對於一個誠實的,追求美好情感的想學寫詩的老太太來說,是多麼嚴重的打擊。可是楊美子無力責怪外孫阿昱。他看上去總是麻木又無辜。楊美子甚至無法跟他解釋他到底犯下了什麼樣的罪惡。楊美子管那個偏癱的老頭借了錢給了受害人。但是同時她也舉報了自己的外孫。這一點電影沒有明確給出來,不過之前他讓外孫洗澡,幫他剪指甲,就可以看出一些跡象。我認為是楊美子舉報了這件事情。然後楊美子失蹤了,這裡也沒有給出明確的去向,最後一組鏡頭基本上是楊美子的主觀鏡頭,感覺應該是楊美子沿著被害人走過的路到了橋上,跳河自殺了。當然這是我的臆測。劇本非常高明,故意將這兩處隱去,用一種更含蓄的方式表達出來。詩歌培訓班的學生里只有楊美子交了作業,唯一的一首。就是《阿格尼絲之歌》

「你那裡好嗎?
  還是那麼美嗎?
  夕陽是否仍然紅彤彤?
  鳥兒是否還在樹林裡唱歌?
  你能收到我沒敢寄出的信嗎?
  我能表達自己不敢承認的懺悔嗎?
  時間會流逝,玫瑰會枯萎嗎?
  ……
  我開始做夢
  一個充滿陽光的清晨
  我再次醒來
  在炫目的日光下
  我看到了你
  站在我的身旁」

有人說這個名字翻譯有誤,應該是那喀索斯(Narcissism)之歌,古希臘神話中那個自戀的美少年,因為愛慕自己的倒影,最終投水而亡。這首詩是楊美子寫給自殺女生的,一開始是楊美子的聲音在讀,逐漸轉成死去的女生在讀。主觀鏡頭走到橋頭時已經變成了那個女生,她彎腰看了看河水,轉過面對著鏡頭笑了。

這是一部很棒的電影,極端的惡被日常生活的隨意性和連貫性消解著,同時還灼燒一顆善良敏感的心。它在表達上和詩一樣含蓄(雖然最後寫出的詩有點造作,不過作為一個初學寫詩的老太太,完全可以理解)。沒有灑狗血的場景或表演。楊美子到野外去找詩,一個字也寫不出來,只有雨點不斷打在她的橫格本子上,將她一起打濕了。她回去找那個好色的老癱子,餵他吃偉哥,成全他和他做愛。因為她憐憫他,也憐憫自己。兩個演員的表演無可挑剔,有些情感不是年輕人甚至中年人能理解的,更不用說表演。尹靜姬是好演員,她怎麼做你都感覺不到過火,永遠準確恰當。韓國的老演員們真的很厲害。




————————————————————————————————
楊美子在ktv唱歌那場戲也很好,她被表揚美麗,想到自己還是女孩子的時候。背景里是一副商品畫,模仿雷諾瓦的《小艾琳》,德彪西有部音樂作品《紅棕色頭髮的少女》,都是表現美好自然的人物與情感。與老太太心中的詩審美暗合,與她生存的現實反差。


————————————————————————————————
「阿多諾極為強調藝術的批判性中所蘊含的救贖功能。他認為現代工業社會的人性分裂,人格喪失,世界裂成碎片的現實只有通過藝術這種精神補償才能得以拯救,藝術能把人們在現實中所喪失的理想和夢幻、所異化了的人性,重新展現在人們面前,『藝術就是對被擠掉了的幸福的展示』。」【百度百科】







【刊發於《看電影·午夜場》2013年第8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