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飲食男女 Eat Drink Man Woman

饮食男女/

7.8 / 23,415人    124分鐘

導演: 李安
編劇: 李安 王蕙玲
演員: 郎雄 歸亞蕾 楊貴媚 吳倩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慈元閣

2011-02-25 01:56:51

家的潰散與重構-。--。---。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家的潰散與重構
家的定義很早就有確定:一群有親屬關係、生活在同一屋頂下並在一個鍋裡吃飯的人。不管家庭的組成情況如何,一個家庭居於一個空間,這個空間是一個家庭居家過日子和進行社交的地方,一系列程式化行為進行的地方。(安德烈·比爾基埃等主編《家庭史》三聯書店第730頁)就是說,家的含義有兩層:一是物理空間,包括房屋、傢俱、擺設等待。雖然房屋類型各式各樣,傢俱擺設也各不相同,但家總是家庭記憶所在地,都是家庭身份所處的空間。二是精神空間,包括血緣關係、人員組成和情感維繫。這種倫理親情具有一種先天性和永恆性。
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這些都是他們的共同之處。過去和現在,東方和西方都是一樣。家為每個家庭成員的社會地位、文化背景和祖籍提供了標誌,而且,它還是保留了家庭記憶的地方。
影片《飲食男女》就是寫家的故事,寫老朱和他的三個女兒生活在一間大宅里發生的故事。電影以家的親情和家的矛盾糾葛為主線,勾勒出家庭在現代化、城市化、變革化中的潰散和重構。它不僅是一個東方的家庭故事,也是一個世界共通的家的故事。
-。家的棲居
家是我們每個個體的生活空間。對於個人生活來說,家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支柱。我們已經對家有了各種各樣的感受:家是人們的棲息地、避風港和加油站。在經歷了一天的疲憊勞作後,家意味著等待我們、接納我們的那個溫馨之地。在遭遇痛苦和不幸後,家是容許我們舔食苦痛和修補傷口的地方。在經歷歲月和時間的洗滌後,家成為人們永久的牽掛和回歸。
家珍在遲遲沒有找到愛情,沒有找到另一個家的時候,老宅、父親的家,對她來說是個堅實的後盾。她極力維護父親、維護家的完整,在某種程度上,她是在維護自己,維護一個不受外界擾亂和威脅的生活空間。家對她來說,是對付嚴酷現實的一個門牆。
家倩在經歷了一系列突發事件如情人背叛、投資失敗、姐妹相繼出嫁等打擊之後,她唯一的選擇就是回到家。家的溫情,可以撫慰她的無所適從。家的親情,可以與她一起抵擋外來的重壓。家對她來說,是漂泊心靈的歸宿。
在老朱眼裡,家的任務就是撫養孩子,保持家庭成員之間親密和諧的關係。同時,家還應該是一個穩定的、忠實的、團結一致的場所。所以他不遺餘力地為這樣的家而努力。他為每一個星期天晚餐一絲不苟地準備,他恨不能把他所有關於家的情感都融進五顏六色的飯菜中。他無微不至地照顧圍繞在他身邊的三個女兒,為她們洗衣做飯,叫她們起床上班,對她們的選擇和決定寬容而大度。家,對他,就意味著生活本身。
對家的依賴和眷戀,使家在影片中成為一個符號。對社會生活來說,它就像一個細胞,體現著人的變化、社會的變化。對個人生活來說,它是體現一定道德和情感的晴雨表。
--。家的儀式
家一直得以維持,其中的部份原因是它依靠著一整套永恆的紐帶。儀式是其中一種。家庭遵守著一整套的儀式,通過這些儀式,家庭不斷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儀式有很多形式,結婚、生孩子、喪事、生日、聚會等。不管是隨隨便便的聚會,還是隆重盛大的儀式,都標誌著日常生活的一個階段。屆時,分散在外的親屬都要回到家,這就為家人提供了一個感受親情與和睦的機會,也提供了重溫和熟記彼此之間關係的場所。家庭儀式顯示了一種家庭成員之間的團結,建立一種綿綿不斷、一種永恆的親情。
《飲食男女》是通過吃飯來完成家庭儀式這一功能。星期天的晚餐,擺放在象徵團圓的大圓桌上,家庭成員從四面八方趕回來,履行家的義務。
朱家,看起來似乎是各人過各人的生活,只有在每週一次的團圓晚餐,全家人才聚在一起。因此,聚餐是家庭關係、家庭生活的一種濃縮。影片用了鋪陳的手法,表現了老朱對準備聚餐的專注與熱忱,他那種對烹飪的投入,似乎把所有對家庭、對女兒的感情都燒到菜裡頭去。但到了飯桌上,朱爸卻成了嚴肅、不解風情的父親。或許是中國人一貫的不懂表達自己情感,只有靠著另一種管道(做菜)來表示對女兒的愛和關心。中國人喜歡在飯桌上談事情,因為美食前心情自然愉悅,容易說話,而且中國人對團圓飯是相當重視的。所以,朱家的大事也都在飯桌上宣佈。即使滿桌華麗好菜,氣氛卻是凝重的。
《飲食男女》中一共有六次團圓飯,這六次家的儀式不斷推進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不斷的帶進新的矛盾、新的變化,也不斷地增添新的家庭成員。
第一次和第二次是家倩宣佈離家和回家的決定,家對家倩來說,既是帶給她不自由和壓抑的束縛,也是她退守的根據地。同時,她的去與歸,也暗示了她與父親關係的改善,從逃避、遠離父親到接近、陪伴父親,女兒與父親的親情在餐桌的掩飾下不動聲色的一點點積蓄。
第三次是家寧宣佈離家結婚,第四次是家珍宣佈離家結婚,第五次是老朱宣佈離家結婚。每一次宣佈都來的那麼出人意料,每一個決定都宣佈得那麼斬釘截鐵,每一次離開送別都那麼傷感和溫馨。每一次的聚會都減少了一個人,或者從另一個意義上說是增加了一個人,家庭有了變化、有了發展、有了新的意義。
最後一次聚餐是家倩組織的,因為各種原因,只來了父親一人。家的儀式在形式上已經不完滿,但它依然行使著家的功能。女兒廚藝的展示,父親味覺的恢復,他們之間一聲輕輕的呼喚與應答,徹底消散了父女之間的距離,彌補了多年形成的溝壑,形成了一種新的家的情感。
通過這些儀式,家庭總是不斷地重新組合,家庭的主要位置總有人佔著,活著的人替代了死去的人。儀式的形式因為人的缺席而不斷縮小。那麼家庭儀式,面對現代化衝擊,面對變化與衝突,是永恆還是中斷,這也是影片帶給我們的思考。
---。家的潰散與重構
家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從家庭內部看,結婚、離婚、生育和死亡,都會給家庭帶來變化和危機。從家庭外部看,職業、競爭、觀念的革新、工業化、城市化的變遷都會引起家庭的變故。家庭就像一個細胞一樣,不斷地分裂。從根式家庭過渡到核式家庭,大家庭不斷地潰散,小家庭不斷的重構。
《飲食男女》中,家的潰散最明顯的標記是,老式房屋的出售。家的物理空間失去了,那麼家的團聚也就無從說起了。雖然可以在另一個物理空間重新開始家的儀式,但味道卻全不同了。另外,從召集人看,從前的儀式是由父親主持的,女兒們是被動參與。家的成功是由父權的成功帶來的。到了最後,儀式的召集人變成了女兒家倩,家倩是家的代表,父親成了被邀請的對象,回來參與家庭事務。因此,由父親代表的根式家庭徹底潰散了,它轉換成了另一種形式,一種更為精神空間的形式。
家的潰散並不等於家的徹底消散和滅亡。由於有血緣關係,親情就不會消失,家就具有再生的能力。大家庭的潰散帶動了小家庭的重構。雖然老朱賣了老屋,與鄰居結了婚,從表面上看,大家庭消失了,但這一個大家庭卻誕生了幾個小家庭,而小家庭還有不斷擴大的趨勢:老朱和錦榮結婚後,不僅有錦榮的女兒珊珊,還有一個即將出世的新生命。家寧結婚後,很快變成了一個三口之家。家珍結婚後,也成立了一個核式家庭。
我們已經看到,家庭是個靈活的組織,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在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時代,這些形式以不同的方式將社會性和倫理性結合起來。無論是根式家庭還是核式家庭,無論是複雜家庭還是簡單家庭,不管是什麼形式,只要人類不把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庭倫理大廈毀壞,家永遠是家。
「同住在一個屋簷下,照樣可以各過各的日子,因此而產生的顧忌,這才是家的意義。由束縛、牽制而產生的平衡,才是家的意義……」片尾父親道出的這一番話說出了幾乎所有家庭的共同屬性。
-。--。---。----。-----。BY 李小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