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名模@爆料

愤怒/名模@爆料(台)

4.9 / 940人    98分鐘 | Germany:99分鐘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導演: 莎莉波特
編劇: 莎莉波特
演員: Simon Abkarian Patrick J. Adams 里茲阿邁德 鮑勃巴拉班 亞卓安娜拜拉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River

2011-03-01 19:37:30

為何憤怒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Rage》是一部實驗電影,模仿紀錄片的採訪形式,通過事件相關人物在鏡頭前的獨白,講述了一個發生在時尚圈的故事。

在一次發佈會表演中,模特多蘿西不幸從摩托車上墜下,當場死亡。在一片震驚和哀悼聲中,公司決定,利用死亡造成的神秘感和輿論效果,將新產品M的市場理念定為「M is for mystery」,重新召開發佈會。幾天後,新的發佈會舉行,同時在發佈會外聚集了大量抗議者。在幾乎相同的表演中,模特邦尼再次不幸意外身亡。死亡籠罩了整個公司。採訪的視訊流傳到網上,激起了更多的抗議者,在巨大的嘈雜聲中,憤怒的人們終於衝了進來……

影片的攝影機是一個積極參與者,它充當了一個虛構的角色,即虛構的採訪者米開朗基羅。這個角色是整部影片的「製作者」,他是一個大學生,為了完成作業來到時尚業界的一家公司進行採訪,錄下了事件過程中公司內部各色人物面對鏡頭的各種表現,其中不乏一些公司內部資訊。他將這些「採訪畫面」放到網上,引起了廣泛爭議,並最終激起了抗議。

影片中穿插的字幕是「製作者」米開朗基羅的「日記」;不時的畫外音,鏡頭前的人們時不時與鏡頭外進行交流。所有這些一起虛構出了作者:「米開朗基羅」。他是在觀者的頭腦中被構建出的。

這樣一來,「鏡頭外」也參與了故事,鏡頭內外不時互動、交流,看不見的「米開朗基羅」像個影子般在觀者重構的故事裡飄來飄去,頗有些虛實相生的味道。

比較偏向於後現代的影片一般都有這個特點:把東西撕碎了,讓讀者自己來拼裝。電影給出一些片段,給出每個人的敘述,以及零星的畫外音,至於故事,就要靠觀者來講了。

所以說,後現代的藝術作品講究觀者的積極參與,在作品的接受中,作品的創作才開始完成。

就這部影片來說,實驗的地方大概有二。其一:鏡頭內外的積極互動。鏡頭成為虛構的角色,拓寬了影片的表現場所。其二:片段的拼接,通過鏡頭前人物的不同敘述,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

不過這兩點也都算不上新穎。通過不同人物的敘述組成故事,這在不少現代舞台劇中都有採用,通過不同人物的獨白組成一個完整的戲劇故事。並且不少帶有記錄片風格的電影也都愛用這種手法,因為它直接關注人物的語言,直接關注人本身。但是由於這部電影只是虛構了一次事件和採訪,被採訪者都由演員表演,使得一種借鑑自紀錄片的原真性得不到彰顯,顯得有些像一群演員在鏡頭前的演技大比拚,比如做足了噱頭的Jude Law,用華麗的女裝扮相驚艷全場。

撇開手法,影片通過時尚界中發生的故事,比較廣泛地就整個現代社會提出了一些問題。比如說時尚是什麼?時尚雜誌推崇的審美標準是否對青少年有極大的不良影響?我們的審美標準出了什麼問題?批評家又該怎樣引導正確的價值取向,而不是順從利益的指向?這個時代藝術家的地位是什麼?追逐利益是否使我們泯滅了人性?記者怎樣才能秉持良心勇敢揭發社會的不道德?等等。

其中一些人物的話是相當發人深省的。比如公司的女經理說的一段話。她從父親那裡繼承了公司,雖然她一直以來的願望是當一名政治家,但她不能讓父親失望。在公司遭受一系列打擊之後,年過半百的女經理絕望地說到:「你知道我明天會做什麼嗎?我在想,我很有可能回到家,然後脫下制服,和遊行的人一起,來公司抗議。抗議我自己的公司。」

我想,這在今天的時代,早已不是什麼荒謬的話了。制度早已超越了個人,不管是站得多高的人。恐怕不再是人在壓迫人,我們面對的,是一些更為抽象,更為沮喪的,更令人無助的強大。

我們感到憤怒,但卻不知道對什麼感到憤怒,最終,只好對「一切」感到憤怒。

不過總的來說,《Rage》可能在問題意識方面,撒得比較廣,而挖得不夠深。選擇時尚界這個花枝招展的地方作為故事背景,可能在眾多演員的百花齊放中有利於形成視覺上鮮艷的「眾生相」,但若沒有洗淨鉛華、至精至密的深度,恐怕很有可能難以自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