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曾小哥

2011-04-29 17:55:18

《電鋸驚魂》與道德滑坡


斷斷續續把《電鋸驚魂》前後7部都看完了,總得來說,這部電影帶給人的震撼還是相當明顯的。但《電鋸驚魂》並不是適合在電影院看的電影,與其說是7部電影,不如說是一部7集連續劇。同為限制級血腥片,《電鋸驚魂》與《死神來了》走的卻是不同路線,《死》似乎更討巧一些,因為死神每一部的劇情結構是一樣的,但是後集對前集幾乎沒有劇情上的依賴。而電鋸從第二部開始的每一部都離不開第一集得情節鋪墊,這樣的好處在於電影的寓意深度隨著7集電影的連續上映可以愈發深入,但是敝處也很明顯,沒有看過前面幾集的觀眾,到了第七集,除了血腥暴力的場景之外,可能會完全看不懂電影真正的內涵所在。我是在十天的時間內看完7部電影的,但是這樣還是有點吃力,很多的情節線索沒有釐清。對前幾集的劇情記憶不是很深刻,直接導致後面的很多亮點模糊不清。
 
7部完全看完之後,總體來回顧一下,覺得以血腥高分電影作為主要賣點的《電鋸驚魂》其實賣點有三。
 
血腥的場面
 
這似乎是眾多電影網站推薦《電鋸驚魂》的首要理由。確實是,電影裡面的人肉幾乎都是用蠟打的,一捅就破,還勢必伴隨著吱吱的絞肉聲和汩汩的流血。印象最深的是第七集的被考驗者,拿一個普通的鐵鉤隨意就插進了自己的胸肌裡面,然後靠著胸肌的支撐,主角硬是在空中攀爬了數米。這樣的畫面從開頭到結尾,從第一集到第七集,幾乎無所不在。而且你不得不佩服編劇同志的想像力,七集下來死法數十種,不僅不重樣,而且都符合電鋸死法的規則。即不是簡單的自殘或互殘致死,而是在殘害肉身的過程中與內心或他人鬥智鬥勇,只要遵守遊戲規則並且足夠幸運,就存在倖存的可能。
 
雖名為電鋸驚魂,但實則有各種各樣的死法,火燒、車碾、戳眼、爆頭、割肉、灌腸……而且死去的過程一覽無餘地展示在螢幕上。在「重口味」門檻越來越高的今天,電鋸驚魂仍然在血腥電影排行榜中處於屈指可數的位置。
 
錯綜的劇情
 
當然,血腥的場面需要劇情的銜接,不然會顯得相當突兀,失敗者如《人皮客棧》。人皮客棧對於血腥場面的處理僅僅停留在為了血腥而血腥的層面,雖然重口味場面與電鋸相當,但是只有單一的情節線索,顯得尤為單調。電鋸的高明之處還在於,即使沒有大場面的渲染,其精彩程度也並不減分。每一集雖然只有90分鐘左右,但是劇情緊湊且銜接完整,在前集的鋪墊之下,越到後面,劇情的發展越扣人心弦並且出人意料。
 
故事線索錯綜複雜,一般以3-4條主線分開陳述,最後各條主線匯聚於一個地點一個時間,將全劇最精彩的劇情揭秘留在最後十分鐘。在最後十分鐘之內,不僅將本集的謎團全部解開,還為續集的拍攝留下伏筆。如電鋸的創始人約翰其實在第3集就已經死亡,但是約翰死之前布下的局至少延續到了第7集,並且還將延續下去。在約翰死後,警察電鋸霍夫曼的出現出人意料,而當霍夫曼自己破壞遊戲規則,淪為殺人魔王時,新的電鋸竟然是第一集中僥倖逃脫的被考驗者醫生戈登。於是電鋸7與電鋸1實現了首尾相應,並順利地將線索拋向了電鋸8。
 
深刻的寓意
 
好萊塢的牛逼之處就在於:一部像《電鋸驚魂》這樣的R級片也能講述世人的道德滑坡,而且還要控訴法律不是擋箭牌。為什麼在外人看來是殘酷的連環殺人案,但是電鋸的事業仍然會有人前撲後繼地義務投身其中呢?問題就在於,電鋸的實施者並不認為是自己將被考驗者殺害,相反是給了他們一次救贖的機會,沒有把握住機會的人,死有餘辜。他們更樂於將其稱為一場遊戲,在遊戲當中,被考驗者用肉體上的疼痛來救贖自己在道德上的滑坡。因為每一個被考驗者都是電鋸精心挑選,他們每個人都有內心的陰暗面。但是文明社會的法律並沒有能夠懲罰他們,即使已經懲罰了,但是並沒有讓他們內心真正地向善。於是,電鋸們建立起一套獨立於現實司法體系之外的審判體系。
 
電鋸將嫌疑犯用針頭麻醉,從一個世界帶到另一個世界的審判台,而在這個全新世界,審判員與嫌疑犯往往是同一個人,只是審判依據的法律是電鋸為這個遊戲制定的規則。遵守這個世界的法律,就有生存的可能,一旦「違法」,則必死無疑。只是能夠最終通過「遊戲」的人不多,電影裡面呈現的只有零零散散兩三人,這些倖存者回到現實世界後,對電鋸的態度竟然是「感激」,感激電鋸給了他們「重生」。
 
其實電鋸遊戲對於被考驗者來講更像是一場惡夢,在夢中可以直面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罪惡,一旦從罪惡中解脫,就能從現實罪惡中解脫。而在電鋸設計者看來,如果不能從這個惡夢中解脫,也就沒有必要讓被考驗者再回到現實當中。
 
最近有看到一篇博文,講到為什麼中國社會的道德滑坡現象會如此嚴重,博主分析是因為中國社會缺少民間自主自救的社會力量,因為民間才是道德倫理產生的基本土壤,不應當讓政府將所有的社會業務全部包攬。解決道德滑坡的答案就在於開放民間造血功能,而政府只需將更多的精力花在公共服務上面。
 
但是現在的國情是,政府視一切民間力量為異出,害怕對抗力量的強大危急自身的合法性,所以民間小社會處於邊緣生存狀態,始終得不到發育。這也是諸如壹基金、家庭教會以及眾多NGO組織發展步履維艱的癥結所在。
 
電影中,電鋸們建立的對於道德審判的懲罰體系也算是一種民間自生的力量,只是這種力量邪惡、極端、頗具爭議性。這正是電影對現實中道德滑坡現狀的一種反諷,被考驗者甚至不能用法律來做自己的擋箭牌。同時也是主創人員對現實社會失望情緒的一次次發射,這也是為什麼在電影中警察總是無法狙擊電鋸的原因所在。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