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歸鄉 [俄]--The Return [2003]

回归/爸不得爱你/真相(台)

8 / 36,670人    105分鐘  | Turkey:99分鐘 (TV version)

導演: 安德烈薩金塞夫
演員: 弗拉迪米爾加林 伊凡 杜布朗拉沃夫 康斯坦汀 拉朗尼柯 娜塔莉亞 維杜維娜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feeling

2011-05-04 21:09:52

無解的人生寓言


2003年,當俄羅斯電影《回歸》捧得威尼斯金獅獎後,安德烈•日瓦金采夫——這部驚艷的處女作的導演面對關於影片含義的各種追問不勝其煩,最終他頗為抗拒地給出了這樣一個答案:「我沒有將它看作是每天常見的故事,或者一個社會性的題材。它不是簡單的父子情,很大程度上,它從一個神話化的角度去看人生。電影裡所有的事情都有它的意義。」

******

影片從星期日開始,在星期六安息日以父親的屍體沉於湖中終結。一星期的父子之旅暗合了上帝創世的七天。

影片中父親第一次出場就同時呈現出神與死亡的意象——沉睡中的父親完全是15世紀義大利畫家曼泰尼亞的名畫《死去的基督》的翻版。影片最後,當死去的父親被放置在船上時,他依舊是這個姿態。

第一眼看到沉睡中的父親後,小兒子伊萬跑上閣樓,從塵封的舊箱子中翻找出父親的舊日照片。這張照片夾在一本聖經故事畫冊中,於是我們從畫面中看到了兩幅並置的圖像:前面是孩子年幼時的四人家庭合照,其樂融融;後面則是德國畫家卡羅爾斯菲爾德的聖經版畫「亞伯拉罕殺子獻祭」,驚心動魄。版畫取自聖經舊約中的一段,上帝為考驗亞伯拉罕是否忠於自己,要求他殺死獨子以撒獻祭。亞伯拉罕遵命行事,正當他要殺子時,上帝派出的天使及時阻止了他,以羔羊替換了以撒的性命。

「弒父」與「殺子」的隱喻其實正是全片中父子對抗關係的寫照。兩個孩子都沒有繼承父親的強勢:哥哥安德烈缺乏主見、慣於妥協;弟弟伊萬則恐高,不敢跳水,也不敢從高塔上走下來。在他們成長中缺席了12年的父親突然回歸,使他們驟然面對強勢的父權統治,此時兄弟二人表現出不同的態度趨向:安德烈興奮不已,對父親崇拜又順從;伊萬則充滿了懷疑、抗拒,爸爸二字叫得心不甘情不願。

本是釣魚的出遊,在父親的帶領指揮下變成了目的地不名的「行軍拉練」。父親對兒子的種種行為都報以粗暴、蔑視的態度,他用一個個不容置疑的命令開始讓孩子遵從他的生存法則:以暴制暴、絕對服從、埋頭苦幹。孩子們在行動上的迫不得以,越來越強烈的心理對抗和敵視隨之而來,終於始終順從的安德烈在父親的責打下也轉而反抗,伊萬則跑上高塔相威脅,殘存的最後一點平衡徹底崩塌,影片從一開始就預言的悲劇終於上演。

父親的墜落死亡轉而成為兩個孩子的成人式。一直表現搖擺的哥哥十分鎮靜地決定要把父親的屍體帶回去,並真正開始充當起兄弟二人中領導者的角色。伊萬也克服了內心的恐懼,從他一直畏懼的高塔上走了下來。

父親帶著他不可知的秘密永遠地沉溺下去了,伊萬第一次發自肺腑的大喊著「爸爸」。曾經的缺席成為了永遠的喪失,愛恨糾結沒有得到絲毫的緩解,只能繼續存在於兒子們的心中,無可避免地生長為一種永遠的痛。

******

故事主要在人跡罕至的自然中展開,悠長的道路,廣闊的原野,無垠的湖面,色調清冷,構圖極美,隨便截取一幀畫面都如同是黃金分割的經典示範。現實世界被遠遠拋在身後,被徹底模糊,整部電影瀰漫著一種永恆的詩意氣質,滲透出深沉的哀傷情緒和冷冽的美。

在視覺充滿感染力的同時,人物和故事的某些細節卻是嚴重缺失。諸如:父親為何歸來?過去的12年他都在哪裡?他為什麼要帶孩子踏上這次行程?那個箱子裡裝的是什麼?……導演對這些問題完全不加理會、不予追究,甚至使之更加模糊化——至少在影片原作劇本中,即便沒有解釋這些問題,也留下了更多的現實線索。

導演安德烈•日瓦金采夫對劇本的改動還不止於此,雖然影片中間部份與劇本基本吻合,但故事的開端和結尾被徹底改變,演變為一個玄妙的輪迴。正是導演所做的種種改變,使電影突破了時間地域的侷限,跳脫了來龍去脈的現實瑣細,具有了一種形而上的神秘的寓言性質。

這種寓言性質也隨之帶來了豐富的解讀:以反叛父親獲得男人身份確立的成長故事,舊日強權高壓與瓦解的政治暗喻,俄羅斯民族憂鬱的家國情結……更有不少影評人指出影片中明顯屬於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電影元素。每個人都可以從影片中讀出自己似曾相識的影子,都會有些無可名狀的情緒在心頭湧動。這也許正是導演的苦心孤詣所在,正是他抗拒解釋電影涵義的原因所在。

因此,當《回歸》上映後,兩位編劇就電影闡釋他們的理解時,導演不禁忿然,稱他們「就他們根本一無所知的事情——實質上是從劇本到影片的過程中那些繁雜的內部工作——不正確、不負責任的『描繪』」。進而聲明:「任何思維健全的編劇都知道,電影劇本——作為自己的勞動和靈感的成果——僅是創意和和最終成片之間的中間環節。事實就是這樣。因此,導演——是自己影片的作者,正如編劇是自己劇本的作者一樣。」

******

現在回想我第一次看《回歸》時,既沒有讀過該片劇本,也尚未察覺出那些宗教隱喻,更對塔可夫斯基的電影無所了解。但這些「無知」並不構成理解這部電影的障礙,更無損於這部電影所帶來的感染力。在這部導演不提供解答的電影中,每個觀眾都可以從光影之間獲得自己獨有的那個答案。



《回歸》觀影記錄:
第一次:2005年1月,DVD
第二次:2005年12月,CCTV電影頻道播放
第三次:2011年4月,首屆北京國際電影季於影院觀看
第四次:2015年8月,中國電影資料館觀看

(此文完整圖文版見:http://i.mtime.com/176879/blog/5921881/)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