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春去春又來--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

春夏秋冬又一春/春去春又来(台)/春夏秋冬(港)

8 / 87,631人    103分鐘

導演: 金基德
編劇: 金基德
演員: 伍永秀 徐在英 金永敏 金基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藍色

2011-05-11 09:55:38

說說金基德


 最近看了金基德的《呼吸》和《非夢》,分別是他的第14、15部電影,從1996年的第一部《鱷魚》,到2008年的《非夢》,他和他的電影在變。他是我很喜歡的導演,他是一個極具爭議的人,他的電影在國外受到歡迎,而在韓國國內卻遭到冷遇,正如很多人接受不了他早期電影裡大量的暴力、血腥、性愛,但是痛苦、壓抑、絕望、無助、背叛……
 這些都是真實的,只是誇張的展現在鏡頭面前,種種讓人不那麼理解和接受的情節,確實真實的表現了種種內心的感受。正如金基德07年接受採訪時說的那樣,「我的電影不是讓你一笑而過的,而是讓你去感覺的。無法把痛苦表現出來的人們也許感覺會更強烈。我的電影比起給你幸福,我覺得更會給你一種戰勝不幸的力量。希望通過我的電影給自己提個問題,『到底我是誰?』的問題。」
 找尋自我使很多金基德電影中的主題,同時飽含諸多「療傷」的寓意,就如導演所言,「不是在給你幸福,而是在幫你治療傷痛一樣」,活是痛苦死是解脫或者死是痛苦活是解脫,人們再用自己的方式找到出口,得到解脫……
 很多人對生活是無能為力的、他們也有夢想,他們用各自的方式去掙扎、去抗爭、去忍受……
 《撒瑪利亞女孩》為了實現歐洲旅行的夢想,去做援助交際,從名字就能感受到這樣的交易並不是骯髒和罪惡的,「撒瑪利亞」和片子開頭潔蓉提到的「維蘇米達」都是基督教聖妓的名字,她們在用自己的身體來喚醒人性里至純至善的一面,就像片子的海報上如真裸露著身體,卻戴著一頂修女帽。
 《春來冬去》四季輪迴,人生依然,對情慾破戒,其實是對於現實的渴望,然而離開的結果是無法逃離的宿命,廟外的那扇門就是宿命之門,推開了那扇門,就走入了宿命。躲開了紅塵,卻還是躲不過宿命。春夏秋冬,對應小時候貪玩殺生,年青時初嘗愛情,中年時殺人,歸老時在寺院收留孤兒,又一春……
 《漂流欲室》中恐慌、逃避、掙扎、慾望、和殘酷,赤裸裸的充斥在人們的眼睛和內心,活剝青蛙、男人吞食魚鉤、女人用電極折磨魚,最觸目驚心的還是當男人離開時,女人將魚鉤放入下身,魚線連著男人的船,當船越開越遠,終於傳出悽厲的一聲。森林內有一條隱蔽的路,沿途走到盡頭是一片長滿蘆葦的湖,湖下是一個漁場,湖上有一間間的水上賓館,遠看就像是一個又一個的「小島」,一切都發生在這樣一個孤立的環境下:不知通向外面世界何處的路,不知來自何方的人,似乎吃、賭、性是他們生活的全部,連釣魚也成為虐殺和自虐的手段。
 《海岸線》一個民族之間的裂變所帶來的巨大苦楚,使個體毫無掙扎之力地承受,所以最後導致了全面崩潰的悲劇和瘋狂。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人性癲瘋、醜陋扭曲,似乎讓人感到窒息,心裡被堵住。一心想殺死間諜立功的士兵在夜間值班時,卻把喝醉了酒闖進禁區的情侶擊斃,被嚴重驚嚇和悲傷的女孩成了精神病,之後被多個士兵誘姦,懷孕,然後在沒用麻醉藥的情形下被他們做了墮胎手術……暴力和殘忍充斥始終。
 《收件人不明》韓戰初結束時期,某個美軍駐韓基地附近的村鎮裡,多數居民的生活被戰後的虛無、迷茫和絕望籠罩,出路難尋。張武,一個韓美的混血兒,是一個美國凌辱韓國活的見證。對他而言,完整的家庭是遙不可及的,父愛更是不可得到的東西,他對母親既愛又恨,母親苦苦等待著回信,等待著飛去美國,然而她乳頭上的刺青是兒子眼中無法釋懷的恥辱只有砍掉。 恩洛,她和狗,和懦弱的男友,和美國大兵,美麗和愛情之間,她選擇了前者,而在美麗和尊嚴之間,她還是扎瞎了自己被醫治好的眼睛,無不充滿了悲情和殘酷,而男友昌華,一個瘦弱單薄的年輕人,他幾乎是一個沒有任何反抗能力的人,他太脆弱了,就像很多人一樣,太無能為力,軟弱的讓心心疼,多麼無奈。
 《壞小子》高傲的代價,一切不那麼合乎邏輯的情節,一個很合乎邏輯的內涵,殘酷的愛情、摧毀的美麗,兩個人的命運糾纏,悲哀、殘酷,誰都逃離不開。
 《時間》愛情可以保鮮多久?究竟如何去愛,還是去傷害?容顏可以改變,但是心卻是無法改變,兩個人都輸了,改變,竟然如此徒勞和令人窒息,愛情,應該如何堅守,金基德開始溫和的讓人們自己去思考了。
 《空房間》一部將台詞少發揮到極致的電影,靜靜地、溫馨而美好,這是少見的一部溫情的金基德電影,大概如此,拿下國際大獎,在這部電影中,人們找到了出路,不再那麼的絕望和痛苦。
 《野獸之都》為了生存,欺騙、殺人、背叛,還有為了愛情,善與惡相交織著,面對現實的妥協,現實的殘忍,我個人覺得這並不是是金基德的上乘之作。
 《真相》一系列讓人匪夷所思的情節表露的是愛情、友情的忠誠和背叛,報復,在最後真相大白,原來只是一齣戲,戲裡戲外,生活現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