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照日格圖

2011-05-29 10:09:54

「靜心」思考中國電影的元素問題有必要


《功夫熊貓2》里依然沿用了很多中國元素:中國人發明的火藥被塑造成了煙花與炸藥;中國的冶鐵技術在影片中得到了誇張的展示;中國人的航海歷史呈破壞的力量被展現;中國人的親情觀把握住了整部電影的情感脈絡。另外,中國的建築之美、山水之美、人情之美也在電影中得到了部份展示。如果僅看那些華麗的中國元素和電影中展現的武俠模式,會覺得這是一部中國人自行製作的動畫電影。

《功夫熊貓2》里又囊括了中國動畫電影很難具備的一些時尚元素:精緻多變的畫面感,栩栩如生的人物表情,可與真人電影媲美的武打效果,真人電影所無法表現的誇張與跳躍……甚至量身定做的音樂,高度精確的擬聲在國產動畫中很難見到,這些現代化的特徵在《功夫熊貓2》上打下了自己的烙印:夢工廠。

國際一流團隊的合作讓這部電影的視覺效果達到了接近完美,3D效果的逼真讓那些看過了2D電影加點立體字幕變成3D效果的假把戲不攻自破,國語配音更是用盡了「給力」「神馬都是浮雲」等時尚前沿的網路詞彙,增加了電影的新鮮感。夢工廠把古老的中國元素放進熔爐里熔煉出了時尚成份很高的現代產品——正如《功夫熊貓2》中沈先生把鐵和火藥放進熔爐製成了大炮。只是火炮轟炸時人們到處逃匿,文化炮彈打來時人們越聚越多——在部份人的謾罵和責怪中我們應該有這樣的胸襟去接受他人的先進,用「靜心」這一招製造出更多好作品才能對得起嗷嗷待哺的國內觀眾。兩部《功夫熊貓》的成功給了我們更多啟示:沒有人比中國人更懂中國元素,但中國電影中展現的中國元素基本都不倫不類,讓人不吐不快。中國元素是好東西,也不能讓它披著粗製濫造衣服,掠走觀眾的期待。中國電影和《功夫熊貓2》中的阿寶一樣,需要戒急戒燥,用更加開闊的視野去尋找一些新的模式。如果說兩部《功夫熊貓》是打在臉上的巴掌,面對疼痛,我們更需要冷靜。

《功夫熊貓2》中還特意加入了一些哲理層面的元素來拔高影片的內涵——就算是大製作的「視覺遊戲」也要讓你在看完之後有所收穫:「靜」孕育的「動」力量無窮大,而表象的真假和個人的記憶有時候也會有差錯。阿寶的小時候的記憶始終不能與曾經的真相融為一體,但「靜「孕育了一切真相,讓他成為一個手中掌握真理之人。影片依然延續了《功夫熊貓》中關於信任的話題,《功夫熊貓2》中又加入了關於親情、友情的深度思考。雖然故事模式難逃俗套,但夢工廠的這種努力很值得國內電影界借鑑和效仿:商業模式也可以有思想,甚至可以讓電影主角擔任「教導主任」的角色,只要掌握了分寸便可。

「尋根」成了《功夫熊貓2》的全新的主題。阿寶想要知道自己身世的努力符合東方人的思維模式和傳統倫理,而阿寶的這一舉動恰恰是影片重要的催淚因素。如果看《功夫熊貓2》只能笑,那隻看懂了電影的一半,為了鵝爸爸的責任心和無私的愛我們完全可以哭一場——雖然鵝爸爸有時也有只顧小家不顧大家的嫌疑。

阿寶的親生父親在電影的最後一幕出現,且只說了一句話。別小看這句話,或許這句話將會成為《功夫熊貓3》的第一句話。而這期間手握「中國元素」王牌的中國電影需要做什麼?這是我們看完電影應該「靜心」思考的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