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九日皇后--Lady Jane [1986]

九日女王/九日皇后(台)/简公主

7.2 / 5,548人    136分鐘

導演: Trevor Nunn
編劇: David Edgar
演員: 海倫娜波漢卡特 凱瑞艾文斯 John Wood Michael Hordern Jill Bennett (Ⅰ)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二磨

2011-06-18 02:02:31

一點歷史


給這部「戲說」歷史的言情片,來一點點不那麼「戲說」的背景資料吧:

簡·格雷,在位9天的英格蘭女王,宮廷陰謀的一顆棋子,男性權力貪慾的犧牲品。不情願地被扶上王位,如釋重負地走下來,可以偷生卻選擇抱持著自己的信仰高貴地去死,因而被視作新教的殉教者。她的生與死,代表了那個時代英國的政治氣候和宗教熱情。    

十六世紀的英格蘭處在宗教信仰的混亂之中。亨利八世為了離婚的事與教廷翻臉而改教,推行新教,造成天主教與新教的對立。簡·格雷生於1537年10月,是多塞特候爵亨利·格雷(後來的蘇福克公爵)和弗朗西絲·布蘭登(英國國王亨利八世的小妹妹瑪麗的女兒)的長女。她出生之時,也是簡·西摩為亨利八世生下愛德華王子之時。國王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歡迎愛德華的誕生,為了這個渴望已久的男性繼承人,他已經不惜與一位妻子離婚、將兩位妻子(凱薩琳·霍華德和安妮·博林)砍頭。亨利·格雷前往王宮致賀,臨行前匆匆忙忙地給剛出生的女兒起名為簡,以向王后簡·西摩表示敬意。    

簡·格雷從3歲起接受教育,以聰慧好學著稱。羅傑·阿斯卡姆在《教師》一書中回憶,他有一次去拜訪格雷家時,看到簡坐在窗下閱讀柏拉圖關於蘇格拉底之死的描述。她的父母正在獵苑打獵,獵狗的吠聲傳進屋內。他感到奇怪,問她為什麼沒有跟父母一起打獵。她卻回答說:「我覺得他們在獵苑狩獵所得到的樂趣與我讀柏拉圖所得到的樂趣相比乃是微不足道的。」十四、五歲時,她的學識已聞名於外,歐洲大陸的一些宗教學者相當讚賞她的聰明和虔誠。    

1546年,9歲的簡被送到亨利八世的最後一任妻子凱薩琳的宮中受她監護,學習社交禮儀,這在當時的貴族家庭是很常見的事。不久亨利八世駕崩,不足10歲的愛德華王子繼位,稱為愛德華六世。凱薩琳王后再婚,嫁給托馬斯·西摩。1548年,凱薩琳·西摩死於產褥熱。托馬斯·西摩付給簡的父母2000英鎊,換取了簡的監護權,籌劃將來把她嫁給愛德華六世。但他不久即因冒犯國王和攝政王被殺,簡回到家中。    

愛德華六世自幼多病,1553年更患上嚴重肺結核,眼見是活不到成年了。根據亨利八世的遺囑,如果愛德華未及大婚生子即棄世,則由愛德華的姐姐、亨利八世的長女瑪麗·都鐸繼位;第二順位繼承人是安妮·博林所生的女兒伊莉莎白。當時的權臣諾森伯蘭公爵約翰·達德利相信,如果篤信天主教的瑪麗繼位,他可能失去權力,甚至可能因為自己新教的信仰而被砍頭。於是他制訂了一個計劃,簡作為一個有用的籌碼被捲入其中,並最終為之而死。    

在瑪麗和伊莉莎白之後,簡的母親弗朗西絲和簡分別是王位的第三、第四順位繼承人。諾森伯蘭公爵開始接近簡的父母,並在1553年5月成功說服他們同意把簡嫁給諾森伯蘭的兒子吉爾福德·達德利。簡抗拒這樁婚姻,說她已答應下嫁赫特福德勳爵愛德華,儘管並沒有正式訂婚。但真正的原因並非她多麼愛赫特福德勳爵,而是她極端厭憎諾森伯蘭公爵及其全家。    

但簡的父母向她保證,她結婚後仍可留在家中與父母同住,學業不會中斷。因此她服從了,在5月底嫁給了吉爾福德·達德利。在同一個草率的結婚儀式中,簡的妹妹凱薩琳嫁給了赫伯特勳爵(權臣彭布魯克伯爵的兒子),諾森伯蘭的女兒凱薩琳則嫁給了哈斯廷斯勳爵。通過這些婚姻,諾森伯蘭成功地把自己與王室中三個最有權勢的家庭聯繫起來。    

6月初,諾森伯蘭公爵向簡的父母挑明了他的主要目的——把簡扶上王位。簡本人對陰謀一無所知,但她知道國王「病重」,她需要為愛德華可能為她安排的計劃而「做好準備」。此時,諾森伯蘭公爵已經成功地說服病床上的愛德華六世認為一個新教的繼承人會對英格蘭更有利,從而把瑪麗和伊莉莎白從繼承名單上去掉,使弗朗西絲與簡成為第一及第二順位繼承人。弗朗西絲被召到國王面前,起誓將王位讓給女兒。樞密院議員們並不太支持諾森伯蘭公爵,但他們害怕他,因而保持沉默。    

1553年7月5日,愛德華駕崩。簡在9日才得到消息。此時她因病正在切爾西莊園休養。她妹妹的妯娌瑪麗·西德尼受諾森伯蘭公爵之命到來,把她帶往諾森伯蘭在泰晤士河邊的宅邸西昂莊園。簡的身體尚未痊癒,但她不得不服從。走進西昂莊園的大廳,簡驚訝地發現所有的人都向她行禮。諾森伯蘭公爵宣佈愛德華已經駕崩,指令簡繼位。簡對此深感震驚,昏了過去。醒來後說「王位不屬我,也不能使我高興」。但她沒有權力決定是否接受。    

次日(1553年7月10日),她被用船沿泰晤士河送往倫敦塔,河岸上擠滿了人,想要看一眼他們嬌小的女王。她在白塔行加冕禮。11日,王家司庫威廉·保勒拿來王冠讓她試戴,但她令人吃驚地拒絕了,說自己沒有要看這些珠寶。保勒對她說:「您必須大膽地接受它,很快我還會給您的夫婿帶來另一頂。」簡到這時才真正明白諾森伯蘭公爵的用意,他是想通過簡來使他的兒子成為英國國王。簡沒有被嚇倒,她召來樞密院議員,宣佈她不會使夫婿成為國王,而只封他為公爵。諾森伯蘭公爵對此當然極為不悅,簡的夫婿和婆婆也嚴厲斥責她。    

如果說瑪麗·都鐸對事態的發展感到不快,實在是用詞太輕了。在諾森伯蘭公爵的安排下,瑪麗和伊莉莎白被宣佈為亨利八世「私生的雜種」。諾森伯蘭公爵的兒子羅伯特·達德利前去拘禁瑪麗,但她已經在支持者的幫助下先一步逃走。瑪麗捎信來要求簡放棄王位,否則她就要用武力來奪回。簡曾經見過瑪麗,她不願意觸怒這印象中可怕的女子,也不想要王位。在她執政的短暫生涯里,簡極度壓抑。樞密院要求她父親去抓捕瑪麗,但她要求父親留在自己身邊,於是諾森伯蘭公爵替他去了——這被證明是一個致命的錯誤決定。    

諾森伯蘭公爵離開之後,後院立刻失火。樞密院對他的權力提出質疑,並於18日全體離開倫敦塔,前往貝納德城堡舉行秘密會議。他們在那裡宣佈諾森伯蘭公爵是叛徒,立瑪麗為王。7月19日,簡的父親從貝納德城堡接到命令,要求他女兒放棄王位。他來到城堡,簽署了瑪麗的公告,然後回到倫敦塔,發現女兒坐在王座上等他。他說:「下來吧,孩子,這裡沒有你的地方。」然後叫簡脫下王袍。簡回答說:「我脫下它們,比穿上時要樂意得多。為了服從你和媽媽,我犯大罪過了。現在我很願意放棄王位……我可以回家了嗎?」父親沒有回答。    

簡如願以償地退位,但她未被允許離開倫敦塔。7月20日,諾森伯蘭公爵被捕,簡的父母丟下女兒和女婿出逃。簡和夫婿被拘禁,兩人被關在兩座相鄰的塔里,不能見面。諾森伯蘭公爵為了活命而放棄新教的信仰,向瑪麗女王乞憐,但他還是在8月23日被砍頭。簡認為諾森伯蘭公爵沒有骨氣,死得太不光彩,希望自己和朋友不要這樣死掉。    

瑪麗清楚簡只是個受人操控的棋子,兩人在倫敦塔內共同進餐時,她給了簡一條生路:放棄新教信仰。簡拒絕了,雖然她也不想死。此後不久,簡和夫婿被判死刑。事實上直到這一步瑪麗還未必真的想殺掉簡,但另一件事最終決定了簡不可逃避的命運:她的父親被發現參與一個反對瑪麗選擇西班牙王腓力為夫婿的叛逆組織。瑪麗開始相信,如果讓簡活著,終究會是個威脅。    

1554年2月12日,簡的夫婿吉爾福德首先在塔外被處決。死前他曾要求再見妻子一面,瑪麗准許了,簡卻拒絕了。她說,見面會擾亂他們為死亡而準備好的神聖的寧靜,只會使夫婿更加軟弱而非堅強。他的屍體被送回塔中時,簡當眾哭泣。隨後,她在塔里被秘密處決。簡平靜地走向死亡,遺言是耶穌在十字架上的話:「主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    

簡被埋在塔內教堂的地板下,亨利八世那些被砍頭的妻子們旁邊,沒有葬禮。瑪麗繼位後,軟禁異母妹伊莉莎白,逆轉父親和弟弟推行新教的作法,重新將英國帶回天主教門下,對新教進行殘酷鎮壓,人稱「血腥瑪麗」。她的政策使帝國進一步分裂,社會動盪。1558年瑪麗崩,沒有子嗣,伊莉莎白即位,恢復宗教改革,重振國威,引領英國進入黃金時代。很可能是為了防止重蹈瑪麗的婚姻的覆轍、不讓婚姻將自己和英國捲入西班牙與法國的爭執,伊莉莎白終身未嫁,史稱「童貞女王」。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