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鍋蓋頭--Jarhead

锅盖头/平头日记

7 / 207,543人    125分鐘

導演: 山姆曼德斯
編劇: 威廉布洛勒斯 安東尼史沃福
演員: 傑克葛倫霍 彼得賽斯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鐵馬冰河

2011-06-27 06:17:57

We are still in the desert


最近美國終於計劃要從阿富汗撤兵了,加上之前開始的伊拉克撤兵、本•拉登被擊斃,似乎美國終於要從這兩場看不見盡頭的戰爭中抽身了,只是這個世界似乎並沒有因此變得更好,而是更壞了。利比亞還在流血,中東還在動盪,塔利班、基地組織還在四處報復,自由、平等、民主、人道也許真的存在,但你只要看看新聞就會明白,那些整日在螢幕裡宣揚這些價值觀的大國政客們信奉的絕對不是這些。我突然想起電影的最後一句台詞:We are still in the desert.
電影上映於2005年,故事背景是1991年的海灣戰爭,但無論是我這樣觀者,還是電影中的演員,似乎都無法避免那場發生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的影子。憑心而論,1991年的海灣戰爭,聯合國軍在道義上是有理的,無論背後的原因動機如何,聯合國軍都制止並打擊一個強權國家對於另一個國家的侵略。影片本不應該如此壓抑、悲傷。
影片從開始時的活潑明快,到戰爭開始時的亢奮激昂,再到中間時的喜怒無常,直至影片最終的迷茫消沉,由揚而抑,一點都不像那場「主持公道」的海灣戰爭,倒是像極了2003年那場由假情報開始,摻雜了太多大國野心、政客私慾和公眾盲從的伊拉克戰爭。那個練就了一身殺敵本領的男主角卻在戰爭中找不到一個可以殺人的機會,這像不像在伊拉克戰爭後人們都在尋找,卻最終一無所獲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真難以相信當初入們竟會以這樣的藉口發動一場殺人無數、遺恨無窮的戰爭。也許我們真的在用鮮血換石油。也許那些政客在演講台上、談判桌前、發佈會中的醜陋表演也是我們內心的某種投射和反映吧?
電影的男主角傑克•吉倫哈爾身上有種亦正亦邪的氣質,看過好幾部他主演的電影,給我的印象都很特別,有文藝氣息十足的《死亡幻覺》,有紀實風格的《十二宮》,也有秀肌肉、秀特技的商業片《波斯王子》,總的來說他的電影總帶有一種陰鬱的壓抑感,甚至包括那部《波斯王子》,當然也包括本片,這可能跟他本人氣質和表揚風格有關。有時我總想拿他與我很欣賞的尼古拉斯•凱奇比較,總覺得他們有些相似的氣質,但是傑克•吉倫哈爾卻在陽剛的氣質上弱了尼古拉斯•凱奇一籌,也許是他還沒有遇到能展現他這方面特質的電影吧?我很希望在尼古拉斯日漸沉淪的今天,能有一位合格的接班人出現。
在寫這篇評論的時候,無意中查到desert這個詞還有「應得的賞罰」的意思,一時恍惚,想到網上看到的一句話:心有妄求,永無寧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