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小賈斯汀:永不說不--Justin Bieber: Never Say Never

贾斯汀·比伯:永不言败/贾斯汀·比伯:决不说不/贾斯汀·比伯:永远不说永远

1.7 / 76,442人    USA:105分鐘 | USA:115分鐘 (Director's Fan Cut)

導演: 朱浩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寄身石火光

2011-07-02 16:36:40

歌童賈斯汀的勵志片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上個週末,我在家看了一部電影,片子是世界盡頭讀書會共享的《賈斯汀•比伯:永不言敗》,這部傳記片讓我對這位加拿大歌壇小金童的生平有了全面的了解。應該說,這個出生於1994年的少年之所以成功,原因和《一萬小時天才原理》完全相同——激情、一萬小時精深練習、伯樂——三個條件缺一不可。他2-3歲就表現出音樂天賦,進入媽媽朋友的樂隊,從打架子鼓開始了自己的藝術生涯。其後,他在街頭賣藝,在劇院參加比賽,慢慢成長。一個偶然促使他意外崛起——他媽媽把他的幾段演唱視訊上傳到YouTube上,被一個經紀人無意中發現,力勸他去美國發展。就這樣,在伯樂的幫助下,他開始了風靡世界的旅程。
    片中有6個細節讓我印象深刻:
    1、賈斯汀•比伯從12歲開始去美國發展,他在經紀人和助理的陪伴下,穿梭於一座座城市,在一個個公園、電台里演唱。一天工作結束之後,他就回到自己的「房車」上,簡單吃點東西,然後在睡眠中行駛向下一個陌生的城市。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不能上學,不能隨心所欲地玩耍,不能和同齡人在一起聊天,甚至在廁所化妝時,歌唱老師也會督促他繼續練習,連上廁所都不能鬆懈。全世界只看到了他在台上的無限風光,誰又知道他在台下的種種艱辛。
    2、距離賈斯汀•比伯在紐約麥迪遜花園廣場的演唱會只有9天了,為了減壓,他回到加拿大老家,在家中休養。第二天起床後,他把被子一蹬,跳起來準備和幾個哥們出門去逛街,卻被媽媽喊住:「兒子,把房間收拾好再出去好嗎?」母親的潛台詞是:「管你是什麼天皇巨星,在家裡你就得有做兒子的樣子,你得儘自己的義務,我不會因為你在事業上取得成功就驕縱你。」多麼可敬的母親,她的存在,讓賈斯汀不至於迷失自己。這就是中西教育的差距。
    3、賈斯汀•比伯在紐約麥迪遜花園廣場的演唱會當天上午,醫生為了保護他那剛剛消腫的聲帶,給他調配了一大瓶營養液。賈斯汀喝了一口,皺眉說:「這味道像恐龍尿!」助理勸他:「你必須靠這東西保持活力。」賈斯汀反駁:「我今年16歲,活力無窮!」助理再勸:「你不會永遠是16歲。」賈斯汀不再說話,拿起營養液一飲而盡。一個聽得進勸的少年,不是一般的少年。至少我在他這個年紀的時候,可是油鹽不進,逆反得很啊,呵呵。
    4、賈斯汀每次演唱會都會自己掏腰包買20多張門票,讓助理們在演唱會門口尋找那些買不到票的粉絲,出其不意地給他們一個驚喜。這種做法花費不高,卻深得歌迷愛戴,是一種籠絡人心的有效技巧。
    5、每次演唱會上,賈斯汀的助理都會在現場隨機選擇一位「不再孤單女孩」,邀請她到舞台上坐在一把椅子上,然後由賈斯汀獻花、獻歌,把她當女友一般寵愛。把那些相貌平凡的女孩們感動得淚流滿面,從此成為賈斯汀的死忠分子。
    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永不言敗》是一部很有意思的偶像勵志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