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的琴--The Piano in a Factory

钢的琴/ThePianoinaFactory

7.4 / 1,572人    119分鐘 | 105分鐘

導演: 張猛
編劇: 張猛
演員: 王千源 秦海璐 張申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魚兒

2011-07-17 01:43:25

最後的鬥牛士




終於看完了期待已久的《鋼的琴》。小放映廳,坐了十幾個人,好些都是單男單女,應該都是因為口碑專程來看的。

一開場悲傷的蘇聯老歌,黑色雨衣下誇張搖擺的小樂隊和王千源那扭曲眉頭下回味自己心事的哀傷眼神,就奠定了全劇的基調和氛圍,一種努力自娛的哀傷。音樂是這部電影的亮點之一,適時響起的老歌,具有象徵意味的歌詞,不斷訴說著主人公們對逝去時代的緬懷和內心的無奈。

老工廠無處不在的破敗氛圍,渲染著那個無法挽回的時代。所有人的人都在和逝去的命運抗爭,挽回孩子,換回具有象徵意義的兩個煙囪,留住他們的輝煌時刻。

在鑄造鋼的琴的過程中,明亮的鋼火象徵著過去的時代和生活,曾經每個人都是充滿希望而有秩序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價值,而不是被遺棄,被忽視,被抹去,身份被徹底改變……所以製造鋼琴的過程,音樂和畫面充滿儀式感,因為這是他們在向過去致敬的時刻,是緬懷自己逝去的驕傲的時刻。但即使在此時,他們也知道,這一切都是徒勞的:即使鋼琴做好了,孩子可能也會選擇媽媽,那是一種價值觀被重新定義了的新生活。導演讓王工說出他們的心聲:他們只是想至少做點什麼,為了曾經的記憶,即使失敗,至少曾經努力。

桂林早已經意識到這種掙扎都是徒勞的,無論是孩子還是逝去的這一代,所以他中途選擇了放棄。但最終為了完成這樣一種努力,完成一種對命運抗爭的姿態,他們選擇完成這架鋼琴。即使它外形醜陋,音色奇怪,但這是他們共同完成的最後一曲鬥牛士之舞,這是他們對世界的回答。

看的過程一直有點悲傷,因為我知道導演無力給出一個光明的結尾。在這樣一個糟爛的時代,任何一個光明的結尾都是虛偽的。所以,孩子出場了。老人去世,孩子誕生,「只有孩子是真的」,孩子演奏著鋼的琴,寄託著這一代人無法完成的夢想。這一代人再掙扎也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除非像孩子媽媽一樣出賣自我,那麼只好讓孩子、讓生命的延續給自己最後的希望,他們,會幸福的。

攝影很棒,影片裡很多追逐鏡頭顯示了導演和攝影的技術,偶爾插入現代話劇舞台聚光燈下的內心獨白,也是這幫中戲出身的演員們神來之筆。除了憑此片獲得東京影帝的王千源,其他幾位演員也非常不錯,沒有太多表演的痕跡。

總之,這是一部真正有誠意的作品,雖然這個詞已經被商業片用濫了。中國真的不缺好演員,也不缺好故事,或許我們缺好的觀眾,因為真正用心的作品無人觀賞,投資商只能粗製濫造一些速食麵滿足口味奇特的大眾。

題外話:讓孩子出場,是所有人在無奈之後的選擇,但是在今日中國,下一代真的會幸福嗎?我很懷疑。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