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的琴--The Piano in a Factory

钢的琴/ThePianoinaFactory

7.4 / 1,460人    119分鐘 | 105分鐘

導演: 張猛
編劇: 張猛
演員: 王千源 秦海璐 張申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李純潔

2011-07-18 05:56:27

鋼的琴,彈得並不那麼動聽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看完電影出來,在地鐵上開始查張猛的資料。查到了出生在東北遼寧的張猛,給趙本山寫過小品的張猛,大學讀舞台美術系的張猛。於是一個《鋼的琴》張猛就變得順其自然起來。故事背景設置在東北一個鋼鐵廠,電影中出現的東北味兒十足的包袱,在鐵廠的那一段印象深刻的舞台演出,這些都變得非常好理解,甚至是理所當然。因為這就是張猛生活的年代,這就是他所目睹的生活,所以大家都說這是一部有誠意的電影,意義也正在這裡,因為這個故事、這些場景是有根源可尋的,是接地氣兒的。
     因為上期的南周文化版做了《鋼的琴》,協助跟了版,所以看之前基本都劇透了。但毫不否認,它依然給我帶來了驚喜。它並不是一個父親為了挽留孩子辛苦地做鋼琴的親情片。而是在做鋼琴的過程中,能最大程度地把鏡頭鎖定在這個東北的廢舊鋼鐵廠里,做鋼琴的過程也充分地展示了切割、焊接這一系列鋼廠的運作過程。由鋼鐵廠引出的鋼廠倒閉、倒賣廢鐵、以前備受尊重的工程師、大量的蘇聯歌曲、蘇聯的《鋼琴製造》、炸煙囪、朋友的女兒被懷孕後小年輕出去闖世界,這些才是張猛真正想要說的東西。
     在破舊的鋼鐵廠里,工程師對著下崗的老職工發表了演講,演講中充滿了詩歌化的表達,甚至語言過於文學化顯得有些不真實。張猛士導演,也是編劇,如果這段演講詞出自他之手,那麼這場演講則是電影最好的致辭。短短幾句話中洋溢著的理想主義和浪漫想像正是張猛對過去時代的追憶和懷念。他不厭其煩地把鏡頭對著那些機器,對著火光四射的焊接機,對著靈活的起重機器,不顧一切地想把屬於這個年代的記憶用鏡頭保留下來。
     最後,煙囪還是被炸了。在巨大的空間中,兩根向上的矗立的煙囪轟然倒下,形成一種很奇異的視覺效果。這些意味著鋼鐵時代的結束,消費時代的到來。這一段讓我想到賈樟柯的《三峽好人》裡面移民的樓房被一點點拆掉,留下破敗的牆面尷尬地在那裡立著。無論是煙囪還是樓房,它們都意味著在時代的節點上。而對於新時代的來臨,張猛只是非常輕微地在賣廢鐵那一段提到「以後這土地會用來開發」,我並沒有看到這部電影中對消費時代的
反映,無論是欣喜也好,焦慮也好,都沒有。倒是在《三峽好人》里,鏡頭對準移民的小孩子,孩子口中唱著網路流行歌曲,歌詞的內容與孩子的純真形成對比,這個地方我把它理解為賈樟柯的些微反思或者說不安。
     印象最深刻的應該就是在工廠裡的那一出舞台劇了。無疑,秦海璐是一個非常有張力的演員,火紅的裙子、金色的樂器和黑乎乎破舊的機器形成鮮明的對比,甚至帶著些許的魔幻色彩,節奏強烈的樂曲已經用意明確地在歌頌這個機器年代,
     音樂應該是這部電影最加分的地方了,大量的蘇聯音樂和故事背景非常契合。這種歌舞劇的表現形式、大量音樂的使用讓我不停地想起郭濤演的一心要造飛機的電影《高興》。
     如果非要比較,同樣是描述某個特定年代的底層人物,如果說賈樟柯的電影是苦的澀的,那麼張猛無疑要溫和得多。我看到的只有他滿滿的懷念,滿滿的致敬,滿滿的不捨。裡面有幽默,有樂觀,有生命力,但是相比而言,雖然賈樟柯或許有些做作,但有更多思考的內容。
     這部片子未映先熱,大家都說它是個有誠意的片子,那麼誠意到底是什麼?是導演對自己懷念和想像的年代的真實再現?是對音樂的認真挑選?還是說其中很多元素讓觀眾尤其是經歷過那個時代的觀眾引起共鳴?真誠是一部片子的底線,因為太多不真誠的片子,所以這個竟然成了一個最高標準了。在片子中,其實並沒有看到太多對歷史節點的思考,其中一些包袱笑點也顯得很陳舊,造鋼琴之前太多的鋪墊甚至有幾分鐘我快睡著了。
     今天我在的影廳,我數了一下,估計也就三十幾個人。《鋼的琴》一部份投資來自韓國,一部份是張猛和他的朋友自己湊的,真切地感受到這種小成本電影的票房壓力。無論如何,這是今年到現在為止,看到的「有誠意」的片子,推薦一下。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