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蝙蝠俠:開戰時刻--Batman Begins

蝙蝠侠侠影之谜/蝙蝠侠前传侠影之谜/蝙蝠侠开战时刻(台)

8.2 / 1,585,337人    140分鐘

導演: 克里斯多福諾蘭
編劇: 大衛高耶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米高肯恩 連恩尼遜 摩根費里曼 蓋瑞歐德曼 渡邊謙 凱蒂荷姆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馬可new仔

2011-08-20 22:19:42

從【蝙蝠俠5:俠影之謎】淺析諾蘭導演的螺旋形故事結構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在開始前,先聲明,這不是一篇專業文字或者電影分析,僅僅是一些個人的感想。

 

已經第三次看【俠影之謎】了,比起看1時對蝙蝠俠人物的一無所知,到2時候重溫精彩片段和人物刻畫,到第三部可以非常冷靜的讓自己前四部電影和後兩部前傳都看過之後,可以去細細品味其中的異同,更仔細的去看待諾蘭重新啟動蝙蝠俠魅力的原因所在。

 

【俠影之謎】成功的最大秘訣,是----螺旋形的故事結構。

 

在看過這麼多諾蘭作品之後,發現諾蘭確實是一個故事大師,而且每部都在保留自己標誌性的一些拍攝特點之外,添加了不同的故事結構。最初的【致命追蹤】和【失憶】更多的是採用失憶和插敘的方式,將各張故事牌打亂重新洗牌後產生的懸念效果;【致命魔術】則是將故事的真相一直牢牢地攢在手中,不斷利用兩位男主角之間的角力,在兩者之間周旋,最終在結尾處利用閃回揭曉謎底;【全面啟動】則是令人驚嘆的將建築學的奇妙原理和夢套夢的瑰麗故事巧妙結合。

 

【蝙蝠俠:俠影之謎】和【蝙蝠俠:黑暗騎士】,則是採用了螺旋形結構。當A人物通過B物品和C人物,與D人物和E物品產生交集,他們本身的角力之外,B物品和C人物也會在適當時刻令D人物或者E物品繼續去產生和F人物和G物品的交集。這樣的敘事模式會讓觀眾在看片時產生一種奇妙的錯覺,電影在這些人物和物品之間產生了一種異樣的循環,只不過他的循環不是封閉式(例如【恐怖郵輪】、【原始碼】這樣的),而是開放式,將故事引領至未知的深淵。

 

比如布魯斯-韋恩的父母造了哥譚市的火車線,在展現布魯斯小時候與父母的家庭生活同時,將布魯斯家族的正義責任感、哥譚市總體印像風格以及他和城市之間的關鍵樞紐關係一併帶了出來,這三者又分別會和電影中布魯斯繼承家業和正義慈善事業、電影整體的現實寫實風格以及反派Henri Ducard妄圖利用火車線散佈毒藥、和蝙蝠俠火車大戰的內容一一對應。

 

這只是整個螺旋結構的冰山一角,布魯斯父母小時候和布魯斯之間的另一段故事,就是他們遭到歹徒搶劫並遇害的情節,這段內容在前三部蝙蝠俠中都有提到,但是都沒有給出一個最合理的解釋,這次,諾蘭的版本將它設計為:布魯斯害怕蝙蝠,於是提出提早回家,這讓他們三個遇到了歹徒,並最終父母遇害,布魯斯對蝙蝠的陰影,分別又會引出小時候和rachel的青梅竹馬、自己和父親的深厚感情以及之後稻草人幻影氣體襲擊布魯斯時出現的蝙蝠夢魘畫面。這樣一個套一個的情節互相串聯成了這部蝙蝠俠的發家史,一舉把原先4部的漫畫感去除乾淨,同時把反派的一味愚蠢破壞也升級為了更高智商的犯罪(為之後的【黑暗騎士】小丑升級做了鋪墊),更重要的一點是,將每個人物的出場介紹做到了最流暢和最合理,讓他每個武器和裝備的由來,他和管家的關係,父母之死對他的影響做了透徹的分析,讓蝙蝠俠內心的黑暗和壓抑得到了真正的釋放,成為整個目前已經上映的6部作品裡,對蝙蝠俠角色篇幅最多的蝙蝠俠系列電影。

 

前傳1成功的利用螺旋形故事,讓蝙蝠俠系列起死回生,並在3年後的2008年讓【黑暗騎士】成為年度話題和史上最佳漫畫英雄題材電影,讓蝙蝠俠帶領著各大片往更深層次的陰暗恐怖面挖掘,不得不說,擁有一個超強大卡司陣容、超牛逼配樂陣容、超聰明編導團隊,2012年的黑暗騎士崛起會有更多關於蝙蝠俠角色的深入,期待2012!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