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的琴--The Piano in a Factory

钢的琴/ThePianoinaFactory

7.4 / 1,460人    119分鐘 | 105分鐘

導演: 張猛
編劇: 張猛
演員: 王千源 秦海璐 張申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Hamburger

2011-08-30 18:55:29

心若在,夢就在,煙囪不在


       三分現實主義,三分理想主義,兩分幽默,一分敏感。其實看電影時一直有一個擔心,生活有很殘酷的一面,就怕導演毫不留情的把那一面展現出來。看完後才放下心來,故事裡穿插了理想主義與一些幽默,要不然恐怕看完會太難受。
    說起代表90年代中後期的下崗大潮的音樂,我第一印象就是當時劉歡唱的一首《從頭再來》。但這是一種主流歌曲,有其目的所在,並沒有完全讓人感受到當時人們的….算是不解吧,還不至於絕望。看完電影恍然大悟,俄羅斯音樂90年代在大陸的流行有其必然原因。緩慢抒情的曲調,用手風琴那本就夾帶憂傷的音色演奏出來,實在是太符合當時人們的心境了。有一些鬱悶,不理解為什麼生活就沒有出路,但是看看身邊的人都是這樣,也沒有什麼好抱怨的,於是就自己期期艾艾的唱些憂傷的歌吧。
    理想,愛情,友情真的是不可缺少的東西。煙囪炸了,我們去實現新的理想;愛人走了,肯定還有新的會來;朋友背叛了你,最後也大有可能一笑泯恩仇。反正一樣都不能缺。但理想這東西,一般都是不好實現的。尤其是在那個年代。為了能給女兒一個會出聲的鋼琴,向所有能借錢的朋友借錢,借不來錢乾脆就自己做鋼琴,想所有朋友尋求幫助,沒有合適的木頭我們就用鋼代替。好傢夥,最後當這個鋼的琴華麗麗的出現的時候,我們才發現只有用吊車才能吊的動。能出聲的鋼琴,出不了廠。
    最後,桂林和他的愛人,前妻,朋友們一起看著她女兒演奏這台鋼的琴,這台註定出不了廠的鋼琴。最後這一刻他們到底在想什麼?是最後讓女兒彈上鋼琴的滿足感?還是對於整個時代,對於理想的無力感?
    89年我出生,記得出生時就已經有架鋼琴在家裡等著我。5歲開始學琴,媽媽也曾經跟我喊著:「注意手型,沒聽老師說要像臥雞蛋一樣的嘛?」剛從俄羅斯工作回來的爸爸就總在我耳邊唱《三套車》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在父母的庇護下,我未曾感受到下崗大潮的衝擊。那些年國家公佈的失業率為3%,這個數據在世界上算是低的。但「下崗職工」和失業並不一樣,所以下崗職工並沒有算在失業率里,但在老百姓心裡,下崗和失業其實只是半步之遙。到底那些年下崗和失業的人數是多少?沒有人統計過,只有人估計過,大約是1900萬人。但說不定估計要比統計準確的多。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