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的琴--The Piano in a Factory

钢的琴/ThePianoinaFactory

7.4 / 1,460人    119分鐘 | 105分鐘

導演: 張猛
編劇: 張猛
演員: 王千源 秦海璐 張申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粽人府

2011-08-31 23:36:16

不正經與不正常


        有人問我看過《鋼的琴》的感受:「很感動吧?」我很認真回答:「感動沒有,只是受到感染。」
        這是一部具有很多感動元素的電影。友情、愛情、夢想、小人物,只要渲染得當,做不成催淚彈,也有成為含情脈脈的溫情片潛質。可如果真要如此處理,又會陷入俗套,也許很溫馨,但也很普遍,最終免不了「泯然眾人矣」,這顯然不是導演所希望的。
正經的題材,正經的價值,卻因為加上許多「不正經」的作料而獨具特色。它很難讓人流淚,也很難讓人捧腹,只是在戲謔中能夠感受輕鬆,在談笑間卻又察覺幾分沉重,沒有「帶著淚去笑」的動人心魄,只剩下自得其樂的淡淡微笑,濃厚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誇張但不做作,戲劇但不意外,荒誕但不荒唐。
        實話講,很久沒看過這麼「不正經」講故事、講出這麼一個「不正經」故事的中國電影了。
        正因為是「不正經」,所以故事的結局,情人有沒有回到身邊,女兒有沒有留下,根本就不重要,記住那些為一個目標去完成一件看似不可能事情的過程更加有意義。
        我們大部份生活,都是處於迷茫之中,被社會洪流推動著去上學、工作、結婚,看似是自己選擇,其實一切按部就班,激情也就逐漸磨滅消失。有時我們需要重新定義「意義」這個詞,求學、謀生、戀愛、婚姻,這些人生必經階段本身具有多大的意義?它們更多滿足了生理需求,為自己活,很多時候也是為別人活:當你上學成績不好,是不是要受到其他同學的鄙視?當你無業待在家中,會不會受到父母的指責?當你榮幸成為剩男剩女,是不是要忍受鄰居的「關心」?社會樹立了一個理所應當的衡量人的標準,而我們只有靠上去符合標準才能算作正常人。
        我們應該努力去做正常人,在一個正常的社會遵循應有的遊戲規則,整個世界才不會亂套,但倘若一生就這樣平淡無奇度過,會不會太無聊一點?
        於是偶爾做一件「不正常」的事情,也許人生會更加有意義,比如說,幾個平凡的小人物,合力製作了一架鋼的琴。
其實世界之所以如此正常,就在於用「不正常」的事情去推動和改變,再用正常的秩序去維持和維護。人不可隨心而欲,也不必迂腐死板,生活這道菜,總是要加點鹽,才會有味道,而加多了,恐怕又難以下嚥。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