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驚悚末日--Melancholia

忧郁症/惊悚末日(台)/世纪末婚礼(港)

7.1 / 196,078人    130分鐘 (original 25 fps)

導演: 拉斯馮提爾
演員: 克莉斯汀鄧斯特 夏綠蒂甘絲柏格 基佛蘇德蘭 亞歷山大斯卡斯加德 約翰赫特 夏綠蒂蘭普琳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hudoku

2011-09-13 08:04:22

Melancholia不是一種病症,是一種精神狀態


「Melancholia這一詞彙中包涵了一種超越了 depression(憂鬱症)與anxiety(焦慮)的元素,它尤其與病症不同。這是一種精神狀態。憂鬱的情感雖然有痛苦的一面,卻也有一種特殊的甘甜,因此我更傾向於用英語裡的longing和德語裡的Sehnsucht去定義它。這是一種突然而來的強烈慾望,對某件失去的、曾經美好的事物的懷念」,Lars von Trier 在《Positif》電影雜誌中回復記者的採訪時如是說。

憂鬱是一種不可治癒、不可逆轉、無處不在的常態,由心而生、終將摧毀人類的狀態。也許這是Lars Von Trier在這部偉大而唯美的電影中所想體現的。

『Prelude』

電影的構造如一部氣勢磅礴的歌劇一樣,由一個震撼、宿命感、悲劇感十足的片頭開始……雖然這個片頭的形式不幸讓我聯想到了今年嘎納節拿獎的那部比該劇差了十萬八千裡的片,而萬幸的是,Lars Von Trier 在之後的兩個多小時內底氣十足地用充實的內容向我證明了他的高明之處。

比起Malick,Von Trier 的高明之處在於,他不會那麼直白地去說教:「看,這是一部哲學片,人性是這樣這樣的,世界是那樣那樣的,我們應該這樣這樣……」 他在似乎傳統的敘事方式中布下了足夠的線索和提示,讓觀眾積極參與思考,去追蹤他所想表達的意思,並讓觀眾自己去悟出其中的哲理。也許正是因此,看完《Melancholia》以後,觀眾才會有如此深的感觸與共鳴,才會有那麼多人表示,自己被片子強大的憂鬱趨勢所感染了。

憂鬱 Melancholia一詞來自於希臘語裡的「μελανχολία」,意為「苦膽汁「…… 它是歐洲浪漫主義的關鍵詞,於是,Lars Von Trier在鏡頭和佈景中啟用了大量浪漫主義油畫的元素,如Ophelia,如 Caspar David Friedrich……甚至連音樂都用的浪漫派代表作,華格納的歌劇 Tristan und Isolde中的Prelude。而在對憂鬱的來源探討中,取用了大量浪漫主義文學中的元素,如失去的天堂、無聊、逃離,先知者的痛苦、無知者的恐慌……可以說,Von Trier用電影這一新藝術表達方式復原了19世紀浪漫主義的面貌,並藉助兩名女主演的特徵,重新闡釋了一個擬人化的憂鬱象徵。


然而,作為一個在Justine身上找到了諸多與自己的共同點的觀眾,我卻認為,這是一部悲觀而清醒的電影,它在讓我更清楚地認識到了自己的憂鬱的本質與來源後,更加豁達開朗了。



『Act I : Justine』


Justine的婚禮是揭露外表陽光活潑的她深藏已久的憂鬱的機會,也是一切悲劇的引發點。

今天,她是受眾人矚目的公主,是被寵愛被嬌慣被吹捧的主角。除了她的母親,所有人都在提醒她:「親愛的,我們給你提供了最好的條件,你也是最優秀的。你必須幸福」。可是她像一個不識趣不合作、被慣壞的任性小孩一樣,逃避著自己的責任:從遲到到拒絕她的新郎,從辭職到故意出軌……她在拖延,拖延所謂「幸福」到來的那一刻。也許她知道那不是她想要的幸福。

在真理面前,所有的偽裝掩飾是不堪一擊的。於是,在她母親道出婚姻的虛偽之後,Justine再也不能麻痹自己,再也不能強顏歡笑了。與她那花天酒地的父親不同,她不能欺騙自己一輩子。她不願再三與這場鬧劇,她開始逃避客人,逃避自己的家庭責任(人妻)與社會角色(廣告設計總監),她甚至開始在那昂貴的18孔高爾夫場地隨地大小便……



電影中憂鬱的源泉:


(寫了半天只寫了個開頭,先去吃飯去,回來接著寫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