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伴娘我最大--Bridesmaids

伴娘/最爆伴娘团(港)/伴娘我最大(台)

6.8 / 309,752人    125分鐘 | 131分鐘 (unrated version)

導演: 保羅費格
演員: 克莉絲汀薇格 蘿絲拜恩 瑪亞魯道夫 艾莉坎波 瑪莉莎麥卡錫 溫蒂麥莉登康薇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蠟筆瓶

2011-09-18 23:59:22

阿帕圖的浪漫愛情性喜劇


       正兒八經寫影評總是有點心理壓力,還是隨便說兩句吧。
    如果說近幾年來好萊塢喜劇電影最大的驚喜,那一定就是賈德阿帕圖了,從《四十歲老處男》的票房口碑雙贏,到之後接連推出的《一夜大肚》,《太壞了》,《菠蘿特快》,《滑稽人物》,《別惹佐漢》,《前往希臘劇院》等等電影,幾乎每一部都獲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贏,阿帕圖或者擔任編導,或者充當製片人,成為好萊塢喜劇電影最炙手可熱的人物。
    上世紀90年代美國最受歡迎的喜劇是以梅格瑞恩和茱莉雅羅伯茨為代表的「美國甜心」主演的女性向浪漫愛情喜劇,《西雅圖夜未眠》《電子情書》《風月俏佳人》《我最好朋友的婚禮》《諾丁山》皆為經典;和以金凱瑞為代表的男性向的誇張搞怪鬧劇,這兩個類型在經歷了90年代的輝煌之後後慢慢開始走下坡路了,這些「美國甜心」年紀漸長,不再適合成天談情說愛了,後繼又缺乏有穩定票房號召力的女明星,金凱瑞在經歷了事業巔峰後也急於轉型,拍攝了《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零數23》等片,挑戰穩重的角色。儘管瑞斯威尼斯彭主演的一些列浪漫愛情喜劇獲得了不錯的成績,以《美國派》為代表的青春校園性喜劇也俘獲了不少男性觀眾,但都不是長遠之計,威尼斯彭獲得奧斯卡影后之後開始轉型,校園性喜劇開始越來越色情低俗,好萊塢喜劇似乎陷入了困境。
    2005年,阿帕圖導演的《四十歲老處男》橫空出世,獲得了過億的票房和甚好的口碑。我覺得他算是開創了一種新的喜劇類型,他綜合了前兩喜劇的長處,一方面他的愛情喜劇大多是男性的視角,一堆所謂的loser男主角,或者四十歲了還是個處男,或者老大不小了還像個孩子一樣不懂什麼叫責任,這些男人大多聚在一起開一些屎尿屁的玩笑,抽大麻,愛看A片,黃段子層出不窮,可是不見得他們不懂浪漫,或者說不見得阿帕圖不懂浪漫,他電影中的愛情總是浪漫的,男主角儘管一副衰相,但在遇到真愛時總是會長大,會像個愣頭青一樣承擔起照顧女主角的責任,在關鍵時刻給女主角安全感,因此相信女性在看這些電影時也會對男主角產生認同感。正因為如此,阿帕圖的喜劇顯得那麼有親和力,不似女性向的浪漫愛情喜劇那樣浪漫的不切實際,又不是單純的賤男飢渴性喜劇,他達到了一中和,一種生活化的男性向的浪漫愛情性喜劇。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通過他的電影成名的一大堆演員,在這方面我覺得阿帕圖貢獻太大了,《四十歲老處男》讓史蒂夫卡瑞爾大紅大紫,變成繼金凱瑞之後最具票房號召力的喜劇電影明星,還頂替金凱瑞主演了《冒牌天神》的續集,他也很果斷地結束自己漫長的電視劇生涯,推出《辦公室》專攻大螢幕,同樣《一夜大肚》的凱薩琳海格爾也是退出了《實習醫生格蕾》專攻大螢幕,甚至有成為新一代美國甜心的架勢,她之後百搭各位男演員,主演了《27套禮服》《醜陋的真相》《整編特工》《我們所知道的生活》等一系列浪漫愛情喜劇。詹姆斯弗朗哥之前大家只隱約記得他是《蜘蛛人》裡的大帥哥,男花瓶,可是《菠蘿特快》他顛覆形象,演了一個搞笑衰男,大獲好評,漸漸變成了好萊塢認識到他的才華(確實是很有才華的文藝青年),塞斯羅根通過《一夜大肚》也是大紅啦,他胖胖的憨厚形象也是深人人心,還會編劇,也是很有才華的。還有週六夜現場的保羅路德,《太壞了》裡的兩個小屁孩,搭上阿帕圖的亞當桑德勒,真多啊,全都紅了,或者更紅了。
    阿帕圖非常聰明,在製作了一系列男性向的浪漫愛情性喜劇後,又瞄準了女性向的浪漫愛情喜劇,《伴娘》的成功再一次證明了阿帕圖的才華和精準的眼光,《伴娘》還是阿帕圖式的性喜劇,黃段子也不少,主角也是個LOSER,一把年紀了,開個蛋糕店把自己的積蓄全部耗空,找不到男朋友,只能充當別人第三號炮友,在珠寶店工作又被老闆開除,沒錢交房租被房東趕出門,好姐妹要結婚了,又發現好姐妹多了一個閨蜜,一大堆的麻煩事,一切都不順心,然而《伴娘》又充滿了女性的細膩,儘管她們開著男性生殖器的玩笑,偶爾一夜情,但她們還是渴望婚姻,渴望安全感,渴望不變的友情,會嫉妒和冷戰,農村主角和警察的愛情戲還是傳統的浪漫愛情戲碼。整部電影算是一個女性勵志喜劇,但是它不說教,生活化,開得起玩笑。
     最後再說一下這些阿帕圖電影的演員,真是個個都很有才華,本片的女主角克里斯丁韋格,在《週六夜現場》的搞笑表現令人印象深刻,還是本片的編劇,才女啊(保羅路德同樣出自《週六夜現場》,藏龍臥虎的地方)!塞斯羅根會編劇,詹姆斯弗朗哥不用說了,標準文藝才子,導演,主持,還是耶魯大學的博士,長得又帥,感嘆上帝不公平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