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幻世浮生--Mildred Pierce [TV]

幻世浮生/欲海情魔/米尔德丽德·皮尔斯

7.6 / 20,786人    336分鐘 (total run time)

導演: 陶德海恩斯
演員: 凱特溫絲蕾 瑪麗溫寧漢 蓋皮爾斯 Marin Ireland 布萊恩歐拜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芷寧

2011-09-22 10:00:47

《幻世浮生》:我總是追逐彩虹,即使徒勞


(芷寧寫於2011年9月22日)
   HBO的MINI劇《Mildred·Pierce》基本上是一部女人戲,雖然男人是劇中很多重要事件發生的誘因,但在其中須承擔後果並活下去的是女人。耀眼的主演凱特·溫斯萊特在奧斯卡封后之後,選擇了這部在表演上有很大發揮空間的劇集,可見她的頭腦很冷靜。此次她的表演依然充滿了戲劇張力,將Mildred·Pierce這個角色拿捏得入木三分,彷彿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呼吸都在默默表述著人物複雜難抑的心緒。
   的確,Mildred是個遭遇坎坷、內心繁複的女人,中產階級所崇尚的教養讓她很體面地忍耐著生活中的變遷,即使趕走有外遇的丈夫時,也是在一番平淡的家常談話後。表面上的平靜並不是真的寧靜,它暗示著暴風雨的醞釀,當她最終因傷心蝕骨而瘋狂發作時,那洶湧澎湃的情感糾葛便如海嘯般襲來……可以說,凱特此番的表演依舊頗有層次感,依舊保持高水準,就在幾天前,她拿到的艾美獎屬實至名歸。
   該劇集第一季用五集來講述了一個充滿了道德窘境、倫理困局和情感糾纏的故事,經濟大蕭條的時代背景,讓窘境、困局和糾葛顯得更加窘迫、難堪和迷亂。譯名《幻世浮生》似乎要比另一個譯名《慾海情魔》要貼切得多,劇集結束時,Mildred在此期間的一切心血、努力和付出,都像泡影一樣幻滅,包括她對最引以為豪女兒Veda的愛。
   看了劇集的人大多會指責Veda的自私殘忍,Veda後來的老師甚至稱她是「毒蛇」,而個人並不討厭Veda,她只是個迷途的偏執者罷了,說到底也是個靈魂無以附著的可憐人。為了擺脫母親的掌控,Veda沒少掙扎,後來令Veda一舉成名的,並非是母親一直苦心培養的鋼琴,而是之前從來沒展露過的花腔女高音,當母親難以置信地聽到繼而看到女兒的成就時,相信Veda有一種暗爽的感覺。
   無疑,Veda是自私狹隘的,她一直執著於脫離母親那個「庸俗膚淺小商人」的「染指」,可又離不開母親的金錢支持,於是Veda成了一個矛盾體,她之所以成為一條「蛇」,和母親Mildred是分不開的,也和過份愛的養育歷程有關。和丈夫Bert離婚後,Mildred心中只有兩個女兒,在Veda露骨地表現出對母親的輕蔑時,Mildred並沒能把這種不良的苗頭熄滅,反而有所助長,在小女兒不幸夭折後,長女Veda便成她的了全部,在不知不覺間,Mildred全權安排了Veda的人生。比之母親的愛,Veda的心是憤恨的,她討厭母親的那副窮酸相不時地在提醒自己不是天生的貴族,更怨恨母親在妹妹突發急病那天的缺席,多年後得知那天母親在和情人幽會時,Veda徹底喪失了對母親的尊重。
   Veda和Mildred幾乎是互為鏡像的,Veda身上有著Mildred的影子和夢想,不同的是,Mildred在經濟蕭條期被迫磨鈍了觸角,學會了在流儘自尊的淚後,努力去養家餬口。Veda則被保護得很好,過著大小姐般的生活,她沿襲了Mildred對貴族生活的嚮往,而Mildred之所以迷戀情人Monty,並與之結婚,至少因Monty那與生俱來的貴族姿態令她神往。互為鏡像的母女在某一時刻會因看清了真相而震驚,花花貴族Monty便促成了此事。
   善導文藝片的導演托德·海因斯將該劇呈現得像一部文藝肥皂劇,而且他「因才施教」,讓該劇強化了表演,弱化了劇本。該劇的整體制作在迷你劇中堪稱中上,在場景道具、服裝造型、色彩基調上,回溯了那個年代的風韻,配樂也給人一種在聽老唱片的懷舊感。劇中有一首配樂叫做「米爾德里德的逃生」,給人劫後餘生的感覺,Mildred和Bert的破鏡重圓,算是經歷慘澹人生後唯一的安慰吧。
   除卻鋼琴名曲的片段再現和經典花腔女高音的華美篇章,在劇中用得最妙的歌曲是《我總是追逐彩虹》,這似乎是對Mildre內心和行為的解讀。Veda在演唱會上特意為母親清唱了這首歌:「我總是追逐彩虹/有些人尋找陽光/而我總期待雨滴/有些人有時只求一勝/我卻從未有所收穫/相信我/我總是追逐彩虹/等待找到一隻小小的藍色知更鳥/即使徒勞。」Veda了解母親一生的夢想和追尋,那句「即使徒勞」,表明母親追尋的不過是一場夢,而Veda則自認為她是活在夢中的人,母親只能追尋夢,而她本身就是夢。
   不論如何,浮生如夢,但總有人在追逐彩虹,即使徒勞。
http://nicolew.blog.hexun.com/68461568_d.html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