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戰慄遊戲--Misery

危情十日/苦难/米泽丽

7.8 / 235,872人    107分鐘

導演: 羅伯萊納
編劇: 史蒂芬金 威廉高德曼
演員: 詹姆斯肯恩 凱西貝茲 Richard Farnsworth Frances Sternhage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甘藍

2011-10-26 03:30:15

被困住。


可能是因為提前就知道:「懸疑」的標籤,在Paul寫完小說走上茫茫雪路時,就在猜想,是不是之後發生的故事都只是他小說中的一部份,幻境而已。而中文譯名之一的「危情十日」,讓我腦袋直愣愣地跳出「十日談」的場景,著實跟片中的故事風馬牛不相及,最大的關聯性可能就是,被困住。

起初就覺得Annie的笑咋會那麼詭譎,暗藏殺機,明亮得如響雪止後響晴的天氣,如看不見的烈風,割得人眼角抽痛。1990年製造的畫面,20年後看來,有當下的憂鬱的小清新,而Annie本身就是不折不扣的森女腐女咆哮女。她的衣服的色調即使有暖色都跟浸染了墨色,變得灰濛濛的,而她和那隻神奇大隻的寵物豬倒在床上吃著薯片看娛樂節目的場景,與白領回家變身凌亂腐女的狀態如出一轍。

在Annie咆哮出對Paul新書「粗劣語言」的極度憎惡時,一直以為「她是救命恩人」的Paul茫然不知所措,他的神情暴露了他的潛意思,這並非Annie偶然的情緒失控,只是文人總是頗敏銳,他開始第一次打量所置身的環境,第一次有了無助感:開往外面世界的路,是不會被修好的。

此後Annie的病態越發的明顯,我覺得她的內心總是有一種絞痛感,即使如湖面泛起漣漪般得微笑。她推出那個焚燒爐時,她的絞痛從隱忍走向了莫名的悲壯,有那種「TMD,你到底要怎樣?!我是來救贖你的,你這不知天高地厚的混球卻不理教數,非得讓我殺掉你嗎!啊?!」的悲壯感。

後來Paul學乖了,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頭腦活絡的小說家也無法參透這個痴女的邏輯,她的人性和幻想充斥在不可平衡的臆想中。從她將自己假定為Paul的小說人物Misery開始,Misery的難產,使護士出生的Annie擁有了走不出的悲傷,不禁在想,倘若小說中Misery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是不是Annie的人生將是另一番天地,或許她的偏執神經強迫等多元因素會因為心存美好而漸漸平息。人總是難以找尋到內心的平衡,Paul假借於寫書排解,而卑微無名的Annie假借她的小說。這就是一個怪圈效應,一旦跌入,因果關聯,沒有消停。

那頭豬可真是壯碩,進入畫面時,我以為它是被「派來」把Paul的爛腿吃掉的,可能西部連續劇「Deadwood」中豬作為屍體證據處理器的影響在我的腦中有些紮根,總是對什麼都吃的豬,有幾分忌憚。還好,它只是個打醬油的,僅出鏡三次。

跟豬相比,本以為老警察會是故事的終結者,沒想到,劇情發展得如此陡然,使這個帽子很酷、外套很好看、查證思維很奇特的老警察成為了不折不扣的打醬油。可醬油哥打得好,他的出現總是給人緊繃的心理,期盼與失望,特別是最後那個「回馬槍」,在極大的希望中絕望的倒下,如同忽然卡掉的老式錄像機。然後在戛然而止稍微空白的詫異休止符之後,來了個更陡的,這跟交響樂的起伏轉折不謀而合。

故事環環相扣,十分緊湊。安妮的大臉微妙又狂暴地變化著表情,她的人性在無奈和掠奪中雙向滋長。後來的後來,Paul回到了紐約的都市生活中,在高檔的餐廳,腦子卻浮現出Annie的臉,Annie困在他不令她滿意的小說結尾中,他困在Annie如影隨形的陰霾里。

片外話
0我總是一不留神寫很多,就這麼草草收尾,免得擾了未看者得興緻。
1現在回想起,就會浮現annie拿著paul本藏再床縫裡的刀如幽靈般梁艷放空痴痴地說:「你在找這個嗎?」
2 跟我同看片得一個姑娘說,還是像中國這樣,家家戶戶挨得近點兒好,有個什麼動靜還可以知曉。
3安妮的房子可真是複雜,那麼多雜貨,沒有一絲灰塵。即使那麼偏遠的一個小鎮,房子都那樣的好,還有地下室。
4史蒂芬金的作品,拍成電影,總是有意想意想不到的大驚奇。
5 還好看了凱西•貝茨的其他片子,不然第1提到的情景持續不知得在腦中縈繞多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