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三個傻瓜--3 Idiots

三傻大闹宝莱坞/三个傻瓜/作死不离兄弟(港)

8.4 / 434,950人    170分鐘

導演: 拉庫馬·希拉尼
編劇: Vidhu Vinod Chopra 拉庫馬·希拉尼
演員: 阿米爾罕 卡琳娜卡普爾 Sharman Joshi Madhava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胤祥

2011-11-10 05:57:39

On 「3 Idiots」


1、本片最有趣的一個切入點,好像沒有什麼人談到,是那個關於太空筆的笑話。這個笑話的最初版本是,美國人為了解決那個問題耗資數百萬研發了太空筆,而蘇聯人(注意哦親,不是俄羅斯人)用鉛筆。這個笑話濃厚的冷戰意味在於首先是「星球大戰」的背景,其次則是究竟是最初蘇聯人用來嘲笑美國人脫褲子放屁來彰顯自己的民族智慧,還是用來自我吐槽?然而這個笑話曾經登上《讀者》(注意哦不是讀者文摘),也被用於中學議論文教學,而最為症候性的一點是,對這個笑話的解釋,逐漸從「鼓勵逆向思維」(鉛筆派)過渡到「重視提出問題和應用研究」,因為太空筆的研究帶來一系列基礎研究的進展,這個變化其間的妙處好像說了很多事兒。而在這部片子裡,校長給出了自己版本的解釋:因為零重力下折斷的鉛筆尖很危險。

2、於是這個故事當然可以看做一個「尋找另類出路」的同構命題。強調競爭和個人奮鬥的學院制度顯然被處理成資本主義制度的同構體,而Rancho同學對抗的正是資本主義父權(校長)和資本主義子一代(Silencer),不過他的選擇是一種後冷戰的烏托邦:利用資本規則,收編資本,卻不受制於資本。影片結尾處由Rancho建立的「生態社區」正是這樣的一個像徵,而已然是跨國資本肉身代表的Silencer的臣服也印證了這一點。說大一點,Rancho不僅試圖向兩個兄弟提供「One no many yeses」的yeses,自己通過超越學院和主人兩重束縛而形成了某種意義上的「內爆」,看上去,他甚至找到了資本主義全球化的邊界。當然,那也僅僅是一片文化留居地。

3、好像也沒有影評關注階級問題或者種姓問題,「毫米」這個人物顯然是一個賤民,「Silencer」大約是吠舍(經商),試圖掌握印地語也表明他想擺脫階級身份,其他的大概要專家出來說了。只是在我看來,這部片子帶出了高種姓在印度現代化過程中從宗教菁英向技術菁英轉型的過程,在影片邏輯中,男孩子的理想職業是工程師,而女孩子則是醫生。當然這裡面還有諸如「窮人的智慧」這種經典表述,結尾也是某種超越階級的表述。

4、與中國觀眾的耦合之處在於故事層面對教育制度較為深入的反思,鼓勵追求個人夢想,這是很多大學生的切膚之痛。恐怕還有諸如「五年之後你的同學買房買車你就後悔了」這樣的真實困境(找工作什麼的)。雖然撫慰方式是塑造了一個贏家通吃的天才,但起碼在「主體」上是可以投射和指認的。有趣的是行動主體和敘事人仍然是分裂的,恐怕敘事人才是可供投射的位置。

5、電影媒介自反的部份都很好玩。除了Raju家的黑白段落(連視聽語言都是50年代印度電影的味道),尚有歌舞段落對寶萊塢商業片的無限吐槽。

6、於是影片最終呈現出一種「印度人自己的選擇」的味道,在那個太空筆的笑話裡,校長的最終解釋和Rancho的人生選擇都在引證這一點,他們既沒有走美國式的技術之上,也沒有走蘇聯式的「逆向思維」,而是試圖通過馴服技術和資本,以一種新的可能性加入全球化的進程。Rancho這個人物的妙處就在於沒有僅僅停留在「鉛筆」的層面上。大約最深層次的撫慰和想像性解決正在於此。可是現實世界,好像仍然是面對全球資本主義牢不可破的犬儒主義困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