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狂沙十萬里--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

西部往事/狂沙十万里/万里狂沙万里仇

8.5 / 349,811人    Italy:175分鐘 | 165分鐘 (international version) | Finland:137分鐘 (1970) | USA:145分鐘 (theatrical version)

導演: 塞吉歐李昂尼
編劇: 達利歐阿基多 Sergio Donati
演員: 亨利方達 克勞蒂亞卡汀娜 查理士布朗遜 傑森羅拔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ionysus

2011-11-21 18:35:09

Ennio Morricone的表達方式【轉自黃小俗


西部往事有很多個譯名,有的很火星,個人認為《荒野大鏢客》是個非常火星的名字,當時看錯了一個偏旁,嚇了自己一跳。但是這畢竟是義大利西部片的經典,和美國的西部片感覺差別很大,雖然一樣的有很多把人物的臉塞滿鏡頭的特寫----灰色的基調、被風沙刻畫的頭髮,遙遠的不明所以的眼神,粗燥的皮膚,有很多移軸嫌疑的拉鏡頭的航拍來從前景展開西部荒涼而廣闊的的景色,有一些民謠的音樂。經典是有經典的理由的,它代表一種情結。

這部電影給我一種徐緩又緊湊的感覺。要說明一下這個句子並不是一個類似於「爸爸的臉又短又長」的低級語病句。
徐緩的是電影的節奏,就像開頭,導演有足夠的信心去考驗觀眾的耐心,吱呀重複的木樞聲和煩悶燥熱的氣氛一路鋪墊下去讓人有些莫名其妙,觀眾和電影中的三個炮灰人物一起感受那種冗長的等待,直到口琴的出現,布魯斯口琴的雋永和淒涼的音色像《四季套曲-春》中突然激烈的小提琴(原曲中為了表現閃電和春雷)一樣拉開了序幕,如果這個比喻太裝逼,那也可以說,這一段兒憂傷而富有深意的口琴彷彿在食堂的湯裡發現了一塊排骨一樣令人驚訝和興奮。此後的劇情,從三條線----從良寡婦吉爾,口琴男哈莫尼克,鬍子比頭髮還多的夏安份別展開,不久以後這三條線融為主線,西部片一貫的傳奇色彩,撩撥著每個人心中對自由的崇拜和殺戮的慾望,不同於平時溫柔美麗的景色的西部風光又讓你覺得自己無比渺小,無垠的荒地讓你心裡很空,於是那個時代就顯得非常美好了
緊湊的是電影的情節。這幾年在電影院看國產片兒的最大的感覺就是不知道它在講什麼,以致於看到後面並不是為了欣賞電影而是為了等一個結局,看有沒有驚喜。這部電影長達兩個多小時,但並沒有讓我產生等結局的感覺,反而我覺得似乎它根本沒有兩個多小時。一切都自然而順利的展開。
要在緊湊和徐緩中找到那種從容不迫的大氣是非常困難的,我們國內的大片有很多就是典型的失敗品。

但是關於這部電影我想說的是音樂。談音樂容易談成二逼青年,但我還是決定冒著這個風險去試著說一說。因為配樂的是我最喜歡的電影配樂大師,Ennio Morricone,義大利國寶級人物。
第一次聽他的配樂是廣為我們這代所熟知的《海上鋼琴師》(the legend of 1900),後來在某家偽裝成水果店的打口CD店買到了它的原聲碟。貫穿影片的主旋律也好,1900情竇初開時彈的那段「a Mozart reincarnated」也好,還是我個人最喜歡的1900為了幫助MAX忘記暈船彈的華爾茲the magic waltz,都出自於這個可愛的老頭,ENNIO MORRICONE。後來我看《戰火浮生》(the mission,也有翻譯成《教會》的)的時候覺得音樂很大氣,去搜索,又是他。搜《天堂電影院》的配樂時發現是他已經不那麼驚訝了,當然《無恥混蛋》這種昆汀的所謂的暴力美學的片子也因為他的配樂有了驚心動魄力量。
第一要說的是主線音樂的選擇。他沒有狗血的去選擇一些美國西部片裡喜歡用的藍草風格的民謠,或者大面積小號演奏以營造緊張的殺氣騰騰的氛圍。他選擇了布魯斯口琴這麼一個獨特的樂器來作為主線。這種樂器富有表現力,首先因為它頻率高,旋律容易浮現出來,其次因為它可以表現很多情感,在這部影片裡它是雋永的,銳利之餘不乏多情,在天使艾美利里它和風笛一起表現了截然不同的風格,輕快的,充滿靈性的。有次我上群里看到有人在罵這個片兒的音樂,噴的最厲害的就是這個口琴了。但這也說明了E.M.的睿智,無論如何他讓你記住了口琴。在整個影片裡口琴的時聲音代表著哈莫尼克的出現,他神秘而強大。他剛剛登場時單調的口琴打破了吱呀的聲音,也打破了緩慢的步調,然後隨著電吉他的琶音,緊張的氣氛在四個人之間升起。看起來哈莫尼克是弱勢的,但導演給了一個鏡頭,把他作為前景,劍拔弩張中他還能自得的製造音樂。這個鏡頭非常用心,它把哈莫尼克放的很大,把那三個人放的很小,暗示了力量的懸殊。在沙漠的酒吧里、與吉爾的相遇、被抓上火車、乃至最後的決鬥,口琴總是伴隨著哈莫尼克的出現,巧妙的是最後才交代了口琴背後隱藏的故事------他童年面對對他哥哥的殘忍的絞刑。使得這音色中的神秘有了一個最終的歸屬,懷念、傷感、仇恨。片尾有一首混的比較厲害的音樂(就是哈莫尼克騎馬出現離別小鎮的時候)中再次出現口琴時,節奏加快了,暗示這釋然和新的故事的開始。
第二是他對於管絃樂的把握。這從來都是老頭子的拿手好戲。再西部往事裡雖然不及戰火浮生裡的管絃樂來的壯觀,但也是自成一體。在吉爾下了火車坐馬車向農場駛去的時候第一次出現了管絃樂。隨著鏡頭拉高,西部荒野的廣闊的景色呈現在眼前,輕快的鋼琴小提琴和民謠吉他的聲音升起,表現吉爾對未來生活的嚮往。最後一次出現管絃樂是在對決中,凝重的步步為營的氣氛在低音樂器和中音樂器以及電音中表現出來。很多段子是重復出現的,比如像吉爾剛下火車卻發現沒人來接車時小提琴和風笛的配樂,在吉爾躺在床上(那個透過黑紗拍的鏡頭)以及後來她對夏安說亡夫的故事和他們原本的打算時都重復出現,這段音樂是為了暗示她堅強下的脆弱,傷心的情感。另一段屢次出現的配樂是民謠吉他為主音在敲擊節奏的音樂,它在哈莫尼克在酒吧時帶手銬的夏安要酒保打開手銬、吉爾聽到口琴聲拿著獵槍到窗口,法蘭克的人和夏安相遇等等緊張的情節中都出現了。但在片尾一段輕快的藍草風格(也是唯一一段)中這段音樂再次出現,不過此時已經有很多裝飾音了,顯得輕鬆而自由。
很多影評都評價這部電影是傷感的,這種傷感不僅僅是導演都色調的把握和情節的控制上,也很大程度歸功於配樂的用心,以致於這種配樂也成為了義大利西部片的標準格式,創造一些音樂不難,但是他能創造一種風格,這就足以體現Ennio MorriconE天才的手筆
 原文地址:http://www.douban.com/note/185357402/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