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親密敵人--Dear Enemy

亲密敌人/DearEnemy

4.6 / 172人    98分鐘 | UK:180分鐘

導演: 徐靜蕾
編劇: 王芸 趙夢
演員: 徐靜蕾 黃立行 李治廷 梁詠琪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七七

2011-12-25 14:50:03

《親密敵人》:一流娛樂,二流演員,三流感情,四流金融 影評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總評分90分,中國最近幾年內地產出難得的好看,好品的電影。非常值得一看。

作為賀歲電影:一流娛樂,二流演員,三流感情,四流金融。
        
1、碰上另外兩場把觀眾當「傻子」或"偽小資"的競爭對手,除了他們盛名之下誠意欠奉帶來的放大觀影效應之外,老徐一流娛樂必完勝。

2、一流娛樂的理由:影片多地區演員風格各有特色,故事飽滿,矛盾衝突激烈,你來我往過招流暢看下來絲毫不沉悶,笑點接力多而頻,花樣絕不重疊,景觀優美,剪輯流暢,情節不拖拉交代到位,感情、商戰、博弈、個人與團隊拚搏精神,感情觀,婚姻觀,年輕人的職場價值觀,家人的力量,朋友的力量,生活工作方式,內容豐富細膩,配角作為情節的烘托力量的銜接作用一氣呵成,處處著墨,處處見功,總有若幹點能擊中娛樂的觀影心態,每個入場觀影的人無論智商情商高低都必有多點心得。台詞不譁眾取寵,但是每每有結合心靈、感情、立場和心態的上佳之作,以1部電影的資訊含量來說,數量已不在少數。誠意十足。

3、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配樂,非常接地氣,很過大腦的感覺。
商戰博弈過程中的仿桌球過招的聲音,回家賀壽時門前聽到的鋼琴重奏跟艾米翻江倒海的心境契合,到海外拍攝的時候選擇的音樂,男女主角獨處時的音樂,慢鏡頭特寫的音樂,處處給力,卻又不搶人注意力,成為烘托情節的小清新。

4、為什麼說是三流感情:
艾米和derek的感情線,從始至終沒有一個本質上的飛躍,跟商戰結合的感情戲,因為情節的某些不合理,略顯生硬,如果沒有梁的第三方和最大亮點的小男配的烘托,這齣感情戲的線路,實際上是交代的不夠的,個性的塑造上是半成品。
艾米和derek的感情多少都有以自我為中心的成份。台詞是非常棒的,比如說艾米在獨處時摔倒前發問「你到底想說什麼」父親生日聚會發問「你這麼做是為什麼」,其實都是期待derek表心意,但是最終換來derek「笑的時候,她想哭」的結果,而derek不知道該怎麼面對艾米的一些情緒,無措的演繹,跟他智商決勝項目情商決勝圈子的地位不相吻合。這樣的情商,是沒法玩轉高端投行圈的。
十年一男一女,不知道是開的哪國玩笑,是什麼樣的婚姻觀和親子觀,這個實在是太不接地氣了,離觀影者的普遍預期太遠,往往不是好橋段。

5、不知道是剪輯的原因還是什麼其他,有些情節讓人費解:梁在印度風聚會上的,退出,想表達什麼?為慶賀項目成功,在某些會員限制會所主題風格的聚會上調節身心,釋放壓力是很正常的,可是她的退出太牽強,還扯到了2012?休息1年再回來?是想強調這個圈子有蠻多的急流勇退,成功做一票大的就可以如何如何?還是剪輯掉了前期的某些?總感覺多此一舉,沒必要多此情節,又或者是交代的不到位,在影片整體格局上,和derek艾米同時接到照片的情節定位同時發生,顯得不自然。
在英國的時候,假火警,一個老外想為艾米批上西裝外套,derek為何阻止?怕艾米批一件男士西裝外套勇猛去見股東陳還是如何?百思不得其解?

之所以說是四流金融,真的不是故意挑刺,影片犯了太多投行金融圈根本不會出現的商戰錯誤,電影難道沒有找到一個靠譜的投行顧問進行重構和專業性的定位分析麼,大失敗:

1、作為跨國大型併購,本身罕見,想要操作成功更是難如登天,電影開局即強調行業背景3家公司的話語權和地位序列,沒可能a和b過招幾輪候才想起c也是局中一份子,加入戰局,即使認定c一直隔岸觀火坐收漁翁之利也未免太過小兒科,更何況定位c為被利用的棋子;更加不會成為derek與艾米商戰博弈最終制勝的砝碼。

2、作為大型併購項目,不可能在啟動前未加現場調研和評估,澳洲礦產現場以及澳洲的森林砍伐門檻提高的政策出台,是早就應該雙方瞭然於心的默契,更是行業心照不宣不是秘密的秘密,居然能成為過招過程中你來我往互有勝負的因素,在專業性上實在的假的過了頭,這些因素專業的財經媒體都可以調研到位資訊透明發佈了,除非輿論被操縱;

3、這麼大型的併購項目,雙方所代表的不是一般的金融投行機構,想見上市公司的股東居然是在項目啟動後,雙方互有博弈時期才動手做的事情,而不是早有其他渠道搭橋溝通伏筆,另外,成為頂尖商界人物,不可能像「大股東陳」一樣不賣花旗或*盛的某些溝通通道的面子,還需要主角反覆約請,放大了股東陳的影響和能力,這在現代商業領域,是難以想像的。

4、作為想收購a公司的b公司,新聞發佈會上居然ceo還是新聞發言人的傢伙居然將虛假煙霧彈資訊未經核實,未經發佈會前團隊過會即憑藉個人意志草率公眾發表,這也是現代商業難以想像的事情,更不會成為過招中的敗因,因為這種消息的釋放通道,不在於b,而是有太多「據傳」,「有消息稱」「尚未證實」「某業內不具名人士稱」「據可靠消息 稱」無數種渠道和通路可以製造和渲染這種爆炸力的影響,過招過程更多的是見招拆招,虛虛實實,互相澄清,公告,釋放多重資訊,以博取對自己有利的輿論地位和帶給對手的壓迫心裡,混淆股東和股民的心理,影片中頂級商戰的公關公司被弱化到嬰兒的地步,現場記者的發問刀刀誘導到要害,甚至有失禮節,這跟頂級商戰發佈會多為走過場,雙方會前多有默契截然相反;

5、作為c公司,博弈最佳的局面未必是輕信股東陳,畢竟合作是可能性,眼下是彼此互為競爭對手的身份,強勢出擊加入明戰不如私下借雙方爭鬥股價大跌時,適當吸納對方 a、b兩公司的股票,謀求既定利益,再釋放煙霧彈,無意加入戰局參與任何一方的收購和反收購行動,但是對ab兩家公司的事態進展強烈關注,靜待ab底牌出盡,坐收漁利。

6、艾米作為這樣項目的操盤手,英國行居然是單槍匹馬,難以想像,且英國本地花旗毫無接應,一個假火警就讓重要約會泡湯,更是無法想像。歐洲知名5星級的賓館,免稅店或周邊的品牌名品店都是可以以酒店房間的開放者身份消費並在退房結算的時候一起結單的,假的不是一般;艾米的資歷和經驗,承接這樣的項目,本身可能性就為0.

7、C公司女CEO在塵埃落定前,面對股東陳的氣急敗壞,不自然,不真實,不可信。

8、其實也是有亮點的:derek跟消息靈通小男配的對話,我要真相,你要獨家,小男配的回答就甚是精彩:「……我要真相……」,種種台詞反映出小男配對derek立場的本質還是尋求利益,求「富」反映了部份青年小智商男的社會責任感和理想主義情操。在被用作喉舌後,能公正公平公開的跟進報導雙面利弊的資訊,雖然小男配的角色個性塑造過於出彩過於理想化,能力靈通的真實性過於存疑,但是瑕不掩瑜,小男配對商戰博弈和感情兩條線的遞進推動作用設定比較到位,結合自然真性情的演技演繹,和個性塑造,大成功。


角度二、作為商業電影:一流投資回報率,一流故事情節主副線明暗線,一流美景,二流演員,三流廣告植入,四流劇本專家顧問。

1、影片本身的票房號召力絲毫不用質疑,投資回報不會太低。這樣「誠意9足」的電影票房表現不好,除非是中國觀眾集體素質提高到菁英級,對電影的品味達到金球獎評委級。

2、故事情節集商戰、感情、各種(人生、價值、年輕職場、婚姻、感情、朋友等)觀念,明線暗線皆豐滿。

3、美景可餐,剪輯流暢,景戲相得益彰,賣點突出。

重點要說說廣告植入的利弊:
1、聯想台機和筆記本機,跟實際行業的辦公用機習慣差異大,身價拉抬的有點明顯,不是那麼自然;
2、海南航空選擇國際航線之間的關聯,呃,實在是沒有底氣;
3、成都某科技館,最無厘頭的植入?
4、滿桌賀壽西式餐點,搭配成都小吃的台詞,說服力欠奉,甚至小惡搞的感覺;
5、某手機廣告植入勉強合格,還算和諧;
6、與幾個月前到處電梯轎廂出現的老徐做某品牌車代言的廣告,當時讓人覺得實在是格格不入,不知道這種不合拍的代言是誰促成的,直到看到電影才發現,無論是澳洲行,香港,內地,都是植入某品牌車的某型號,但是讓人鬱悶的是商戰的機密洩漏剛好是在該車上發生,讓人不由得聯想到該車不適合頂級商務,保密性欠奉,司乘人員間滋養間諜空間,這對該車企可絕對不是個好植入;

角度三、作為老徐導+演電影:一流導演功力、一流觀眾心理和市場把握力,二流演員選角能力,二流演技。

1、徐本身的演技也無突破,甚至有退步跡象,強勢和小睿智90分,情感流露生硬、急躁、疲憊的感覺總是游離,嗓音條件台詞功力一直是老徐的弱項,絲毫不見改善,即使不想以年齡,皮膚,身材來評價老徐,但是思維總也離不開這些點,讓人小糾結。專心做導演吧,期待期待期待,演員的身份還是讓給別人吧,挑選演員上再用點心吧,值得一說的是,好的導演一般具備造星能力,這一點老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的新星打造是否成功還有隨機和偶然性,可能過多的在平衡自己個人的商業價值以及團隊明星價值之間沒有平衡到位的辦法和想法。

2、雖然香港演員在國語版本和演技上偏弱,但是老徐成功的將成名的眾港台製造包裝的明星的演技弱勢放大到極致,除了老司機在家的場景戲比較齣戲和梁以半公半私與derek的2次對手戲,1次電話1次當面交心對談不歡而散演技外,其他演員的多場景整體表現實在是乾澀無味,黃立行的個人背景的確適合這個角色,形象屬於儒雅中的小霸氣貴氣,還有形象上非偶像演技上的可塑性五官上的小糾結,都很適合演繹情商低,感情世界中的孩子氣這兩點吻合影片角色定位,可惜的是,這樣的智商男不吻合現代女性成熟擇偶觀,影片角色定位和個性塑造,到最終的歡喜結局依然無法避免艾米和derek早前分手的原因,即使加上一條略顯感性的derek認錯的道歉,份量依然無法跟婚姻觀和情商在婚姻中的重要性具同等地位,角色的塑造上,男主的個性塑造淺了一層。所以男主角和女主角註定無法跟失戀33天的成功相提並論,演技有,但是總體上還是遺憾。梁從出場的跟艾米剃頭擔子一頭過熱的甜心貼心朋友形象,討好觀眾感覺強烈到假,弱勢公關小姐李艾其形象連花瓶都稱不上,a公司CEO的內心虛火形象弱化等等不一而足,唯一的亮點小男配意外之喜,純的有理,靈的合情。

一流市場的把握能力:
1、為什麼植入「花旗」,卻易名「*盛」,不簡單的地方,在於香港市民對於花旗歷史悠久的特殊感情,比較容易讓香港觀眾買單,恰逢經濟危機之際,很多香港觀眾依然希望花旗能像之前2個輪迴一樣帶給他們希望和力量;

2、經歷了07年以後的股市、基金、內地財經界發展,財經新聞更多的進入千萬家,70、80的主要觀影群體,對投行和特殊行業界商戰的的背景看熱鬧的心態,以及對財富遊戲的趣味,都放大了觀影人群的癢癢肉的輻射面積,早上5年,該片就無法像在今日一般獲得如此大的反響;

3、影片的賣點到底是什麼,不同層次的觀眾可以給出不同答案,多重復合賣點在影片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可以看風景,可以看感情戲和被有張力的台詞感染,女主渴望「被理解」,男主渴望「被自由」,即使看不到門道,也可以看熱鬧,矛盾衝突你來我往拉鋸戰與感情拉鋸互相作用,可以在2個相對自我的主人公周圍的人身上察覺到職場觀、拚搏、人生婚姻價值等多重正面觀念,全無說教的性質,符合目標受眾的心理,讓人是那麼自然溫和的共鳴或回味,不同的人都可有不同心得,甚至聽影片的配樂都可以感受的到的小清新,哪怕是看看華服和生活工作環境和方式,都讓目標受眾感覺值回票價。影片中沒有任何卑劣或負面因素讓觀眾沉重,唯一一次間諜行為,還發生的那麼的讓人同情,搭橋接線都是在泄密之前。故事各條線路都很豐滿有力。

4、高智商剩女的從容淡訂婚姻觀,執著的愛情觀,藉由老徐的表現力,必將引爆剩女的共鳴和觀影熱度,區別在於,是堅持智商男還是改選情商男,還是妥協於艾米姐姐的一番言論,在察覺到對方所有缺點分手之前,賭一回鳳凰男?

5、選擇檔期,與其說老徐有信心,不如說是年輕導演,對市場的看法,跟早已功成名就的老邁導演,一廂情願低俗化民眾口味的認知,和所謂的單邊改良賣點,單一自我驗證和實驗性質的挑戰嘗試而事實證明這些都無法走進觀眾心裡不同,老徐給出的是誠意,是心血,是合拍,是尊重絕大多數觀眾的口味,中國觀眾長期處於本土電影精神食糧供給不足狀態,在長期不接地氣不表現實的娛樂中,陸續抽離的七七八八,乾柴上的一點點星火,都可引爆巨大能量。

6、大股東陳身份為中國人,睿智、價值觀獨特形象的樹立,大氣和商業敏感原則秉性,與c公司博弈的智慧,以及最終談判主動提出唯一代價是中國區獲得50%的產品分配權力,個人更是一舉獲得行業主導地位的公司的控制權,處處讓國人觀眾內心受用。

7、人文關懷,與人為善。團隊的彼此信任和共享輸贏,相互支持和支撐。在對待司機的事情上,雙方所呈現的態度,實情居多,假意為少。在團隊的配合上,更是少職場暗戰,多積極配合。規避暗礁,陽光化職場。

8、在對待感情線的起伏,商戰的起伏,此消彼長,不讓小鬱悶影響了整個電影的娛樂性,沒有主角連續的工作感情鬱悶雙重疊加,讓觀眾的心理一直可以小激動和小起伏的看完還自覺酣暢。這也是唯一一個理由能接受商戰的過於不專業,情節的不合理。畢竟專業性不是電影的決定性因素,情節的戲劇化,才是首要目標。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