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千禧三部曲I:龍紋身的女孩--THE GIRL WITH DRAGON TATTOO [2011]

龙纹身的女孩/千禧三部曲龙纹身的女孩(台)/龙纹身女孩

7.8 / 496,543人    158分鐘

導演: 大衛芬奇
編劇: 史蒂芬柴里安
演員: 魯妮瑪拉 丹尼爾克雷格 羅蘋萊特 史戴倫史柯斯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朧月夜

2012-03-05 07:09:46

《龍紋身的女孩》纏綿冰火的酷感


改編作品首先要有精準的眼光和超群的才華,才能讓作品煥發新的光彩,具有新的生命力。對改編作品進行翻拍,並且在翻拍的基礎上進行再次改編,則需要更強勁的實力及更好的創造力。
《龍紋身的女孩》原作剛出版沒多久,就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而作者卻在小說影響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病逝,給這部作品及其系列留下了很多的遺憾。瑞典導演涅爾斯•阿登•歐普勒夫將成名後的小說搬上了螢幕,紮實的劇本功底和導演水準,使該片在上映後大獲成功,成為瑞典本土影片中當年票房榜上的桂冠。
2011年美國導演大衛•芬奇翻拍此片,一時成為影迷矚目的焦點。女演員魯妮•瑪拉憑藉在此片中的精彩演出獲得2011年度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一時間成為好萊塢炙手可熱的新晉女星。作品本身也獲得了最佳剪輯、最佳攝影兩項提名,最終拿到了最佳剪輯的小金人。
似乎這部作品本身具有魔力,誰碰誰沾光,一支作品從小說到電影,再到翻拍,一路都是風風光光,讚譽加身。憑什麼,這樣一部偵探作品可以紅得如此徹底,如此讓人心悅臣服?這得益於原創作者的故事很有可塑性,在女性的話題方面也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小說作者的文筆功力了得,處理人物彼此之間的關係時,對各個角色的性格做了很特別的塑造,使之具有很鮮明也很獨特的個性,讓觀眾第一眼就過目難忘。
多重線索的敘事本身就是當下較為流行的電影敘事方式,男女主角不同的身世背景,不同的做事手法,給作品的劇情帶來了不少的趣味。北歐獨有的文化特點經過導演特別的藝術加工之後,營造出更強烈的陰鬱氛圍,多種優勢幫助電影呈現出很有文藝氣質又不缺乏商業素質的品貌,獲得觀眾追捧也在情理之中。
尤其是大衛•芬奇的版本,為了避免出現瑞典版的枯燥,他在社會現象的探討上減少了戲份,增強了偵破過程的細節,強化了人物衝突。為凸顯角色的個性,他在角色的造型上也下足了功夫。非常特別的是魯妮•瑪拉很朋克也很詭異的模樣,在《社交網路》中還以青春鄰家女孩示人的她在這部影片中,非常中性的打扮加上冷酷、憂鬱的性格,非常符合芬奇導演黑暗的特性。至於丹尼爾•克雷格,與瑞典版本的男主角有著很明顯的差別,他更具有偵探的氣質,少了記者的文藝酸味兒和隱隱約約的靦腆。
在芬奇的作品中,場景也變得很奢華,這是好萊塢的一大特色,總是讓故事活在夢想的層面,而相較之瑞典的版本顯得老實多了,也更貼近現實,只是沒有華麗麗的外表很難引發觀眾的遐想,所以芬奇的版本無論如何在觀眾緣方面更勝一籌。由此也能看出,快餐文化的審美在某些時候還是非常具有優勢的,而傳統的美學觀念反而顯得拘束且呆板。
更有趣的是,大衛•芬奇在進行純粹的北歐環境表現的時候採用了非常冷酷的基調,硬朗的線條和冷色調交織成令人不愉快的北歐風貌。與這股冷氣形成強烈反差的是男女主角之間火熱的情感,尤其是瑪拉對克雷格的情感與她酷酷的外形有著天壤之別。這種戲劇性的處理方式增強了影片的娛樂效果,再次體現出好萊塢的審美取向。
多重作用的發揮,讓《龍紋身的女孩》有著好萊塢特色的北歐情節,各種元素摻雜出的冷熱交融不斷將影片的精彩度推向高潮。很難說這部作品更具經典的氣質,但是對於娛樂至上的今朝來說,大衛•芬奇始終是個傳奇,而他的手筆也成為了一種專屬於他的標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