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異星戰場:強卡特戰記--John Carter of Mars

异星战场/异星战场强卡特战记(台)/异星争霸战尊卡特传奇(港)

6.6 / 287,022人    132分鐘

導演: 安德魯史坦頓
編劇: 安德魯史坦頓 Michael Chabon
演員: 詹姆斯柏爾福 馬克史壯 泰勒基奇 琳恩·柯林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電影發狂

2012-03-18 23:33:09

【電影發狂】《異星戰場》,迪士尼意淫之困(影評)


《異星戰場》再度印證了迪士尼作為腐朽帝國的必然沒落。該片貼著太祖標籤,卻處處向人偷藝,拙劣的模仿和抄襲讓本片對其他科幻題材的效顰隨處可見。故事缺乏新意,設定缺乏原創,主題不夠分明,敘事不夠順暢是該片的幾大硬傷,小3D也無法彌補影片不足。
 
大概是迪士尼太想有喬治·盧卡斯《星球大戰》那樣一本萬利的周邊收益,太過渴望繼續從《阿凡達》的成功里分一杯羹,因而再次打造了一部拼湊痕跡嚴重的山寨電影。儘管《異星戰場》的故事啟發了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達》,但在《阿凡達》誕生之後推出的這部影片卻並未在故事和視效上再有突破,就連3D景觀也同《阿凡達》相去甚遠。此前迪士尼就有過在超能英雄盛行時期投機搞過半吊子的《超人高校》劣跡,但山寨終究是山寨,沒有新的東西輸出,很快會被人遺忘。
 
同樣,《異星戰場》沒能重新定義火星,片中東拼西湊的藝術設定,不靠譜的生態混搭都讓影片呈現出一種與真實脫節的擰巴。本片呈現的火星與觀眾印象裡的火星並無太多差異,火星上多是紅色岩石與沙土。這樣的地貌本應演化出毒蛇、螞蟻、蠍子、禿鷲、蜥蜴、駱駝式的生靈,但不論神族、人族還是獸族都有著明顯溫帶雨林哺乳動物體貌特徵,從演化角度無法自圓其說。《星球大戰》中的種族混搭其實有生物學考量,甚至還有流民文化,因而看來極為真實。同樣,《阿凡達》里身體閃光的小藍人和各種怪獸是熱帶雨林產物,有著令人信服的體徵。而《異星戰場》裡的生物看來極其古怪,不論智能生物還是風馬牛,感覺都與環境格格不入。
 
除物種與環境搭得擰巴外,種族服飾也很擰巴。綠獸薩克族的顏色與火星地貌的混搭十分扎眼,對比強烈。這種不單沒有保護色,反而膚色醒目的弱小民族如何一路存活至今,仍是個謎。西雷姆族和佐單格族基本是戴了隱形眼鏡的人類。片方似乎還有強烈的《魔戒》情結,片中人族鎧甲充滿凱爾特風。沙漠裡一群蠻人掐架,穿的卻是精緻的叢林精靈盔甲,看起來非常扭曲。而德加公主精靈族服飾與印度鏈子的混搭也山寨得讓人雞皮疙瘩一地。唯一原創的服裝是神族的韓版麻棉褶皺棉猴。這套行頭太拉風了,點根煙能直接升仙。
 
本片貫穿始終的是陰謀與反陰謀,這讓人想起此前迪士尼還算成功的《波斯王子》,然而《異星戰場》劇本較《波斯王子》弱了許多,不論影片節奏還是演員表演都無法與《波斯王子》相提並論。《異星戰場》節奏沉悶,缺乏對觀眾思維定勢的打破。結尾處的將計就計有些許亮點,但不足以讓整部影片躲避平庸。而且,影片缺乏一波三折的神奇歷險,動作場面也乏善可陳。成了戰蛙的約翰·卡特儘管在火星上力大無窮,但始終讓人感覺是個得了瑟的小丑。影片對他的身份背景交代得不清不楚。他在美國內戰戰場上為何英勇,為何失去妻兒,為何厭倦殺戮,為何又愛財如命,都沒有合理解釋和鋪墊。卡特與德加公主的愛情也進展神速,感覺倆人初次見面就恨不能立馬開房嘿咻。
 
本片導演安德魯·斯坦頓在迪士尼工業體制下顯得有些手足無措。斯坦頓此前參與過多部皮克斯電影,但此次同樣泥足深陷。迪士尼施行封閉管理,只雇用自己旗下編劇,因而《異星戰場》劇本很弱。劇本弱的情況下,導演又沒能完好把握節奏,影片因而顯得拖沓冗長。而胡亂混搭的山寨設定也讓本片視覺景觀淪為笑柄,毫無賣點可言。更悲劇的是,動畫導演的怪癖又讓大牌明星躲在幕後配音,浪費了威廉·達福這樣的影帝級影星,反而讓一群菜鳥在螢幕前呆若木雞。
 
《異星戰場》是典型腐朽王國迪士尼的產物。自麥可·艾斯納統治迪士尼的中後時期,迪士尼各部門鮮有佳作問世。此後迪士尼一路坐吃山空,往日輝煌不再。迪士尼近來較有影響的真人影片是《加勒比海盜系列》《波斯王子》和《愛麗絲夢遊仙境》等片,但前兩者是迪士尼生搶的布魯克海默製片產物,後者是撿的蒂姆·伯頓功勞。從前靠創意平地崛起,坐擁豐厚版權的迪士尼如今已經走上不歸路,一面意淫豐厚利潤,一面山寨各種大片。《異星戰場》本可以十分好看,但這部影片因為迪士尼,所以非常迪士尼。(電影發狂/灌,轉載請註明出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