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千禧三部曲I:龍紋身的女孩--THE GIRL WITH DRAGON TATTOO [2011]

龙纹身的女孩/千禧三部曲龙纹身的女孩(台)/龙纹身女孩

7.8 / 494,669人    158分鐘

導演: 大衛芬奇
編劇: 史蒂芬柴里安
演員: 魯妮瑪拉 丹尼爾克雷格 羅蘋萊特 史戴倫史柯斯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任丘

2012-03-20 17:02:27

奧斯卡為什麼不是我的菜


又是新的一屆奧斯卡頒獎季,還是一樣的萬眾矚目,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各路媒體全是奧斯卡的花邊新聞,部落格里都是對奧斯卡的追捧,那些知名的不知名的影評人們也都煞有其事的發起了對小金人花落誰家的預測,似乎在當今的世界影壇,除了那幾部奧斯卡提名影片之外就沒有其他的電影了。更有甚者表示,奧斯卡才是世界上最具權威性最公平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獎項,坎城、柏林、威尼斯三大電影節不過只是各大片商集中交易電影的菜市場,什麼金棕櫚之類的獎項不過是幾個評委躲在小黑屋裡面鼓搗出來的玩意,選出來的影片晦澀難懂,和廣大觀眾的口味大相逕庭,難以服眾。對此言論,我只能一笑置之。因為我一向很少掩飾自己對奧斯卡的厭惡,理由很簡單,就是歷屆奧斯卡的最佳電影和我心目中的佳作實在是南轅北轍,讓我很難苟同。而三大電影節獲獎作品雖然我也不能全盤接受,但還是有很大一部份成為了我記憶中的經典,讓我盪氣迴腸不能自己。但既然有此說法,且從者甚眾,自有它的道理所在。於是乎我最近仔細研究了一下奧斯卡和三大電影節在影片入圍以及評審流程這些大家不太關注的程序上的異同,終於得出了一些屬於自己的結論,在這裡和大家分享。
        奧斯卡金像獎,是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發起和評判的一個獎項,其入選範圍是上一年在美國商業院線上映過並且主要語言是英文的影片,由學院下屬機構提名,然後經過學院裡面兩輪將近6000人次的投票,最終才有各大獎項的誕生。可以說奧斯卡的評獎過程明顯參照了美國的政治制度,基本上剔除了個人感情因素的影響,預防了營私舞弊的發生,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獎項的公平和公正,這也是奧斯卡備受追捧的重要原因之一。然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奧斯卡的先天不足同樣來源於這個看似完美無缺的評獎體系。首先,奧斯卡的入選範圍看似很寬泛,實則不然。單單備選電影必須是英語影片這一點,就把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影片都拒之門外,能入圍的除美國之外也就是英國、澳洲等英語國家。當然,非英語片可以角逐最佳外語片,這同樣是奧斯卡在世界範圍有強大影響力的另一個代表,但我怎麼看都像是美國人居高臨下的施捨,每個國家只能選送一部影片,且只能參加最佳外語片的角逐,這種霸權政策,又怎麼能號稱平等?其次,關於奧斯卡的最公正的評獎流程,6000人次的投票確實是做到了公平與公正,但電影不是體育賽事,也不是選舉總統,科學的方法沒法證明它的價值。這是因為電影有它的藝術屬性,對一件藝術品,又怎麼能說獲得最多人喜愛的就一定是好作品?要知道真正的藝術永遠是超前的,註定了在當時不能為大眾所接受。想想梵谷和畢卡索的畫作、杜尚的裝置藝術乃至法國的荒誕派戲劇、新小說,有哪一個是在出現伊始就備受推崇?不都是歷經了時間的考驗才散發出迷人的光芒,最終被各個領域的人所頂禮膜拜嗎?奧斯卡這種評獎流程,註定了最終選出的作品一定是中庸而討巧的,在商業和藝術之間達到一個折衷的平衡,既要在好萊塢的固定模式上有所創新,又不能離經叛道,節奏一定要溫和,主題一定要高尚,總之就是一定要反映主流文化,要符合美國中產階級那審慎而又狹隘的審美觀念。對於涉及敏感話題或大膽試驗性質的影片,一概視而不見。而三大電影節的評選方式和奧斯卡截然不同,以坎城為例,首先入圍影片的範圍就比奧斯卡大得多,由坎城電影節主席吉爾斯•雅各布及其委託機構負責在全球範圍內遴選,特別是鼓勵在藝術上有所創新的影片並積極扶持新晉導演。評委會主席由吉爾斯•雅各布指定,再由評委會主席選擇不超過十名的評委組成評審團,評委必須是在電影藝術領域有卓越貢獻者,然後由投票方式決定最後大獎的歸屬。這種評獎的方式確實有它的偶然性,但是,因為入選影片的高質量以及對藝術創新的鼓勵,導致很多名不見經傳的導演在坎城上一舉揚名,走向世界。比如科恩兄弟的《巴頓芬克》、昆汀的《黑色追緝令》以及大衛林奇的《我心狂野》,同樣是美國電影,很難想像這些電影放到奧斯卡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沒有在坎城的成功,這些導演則很難在藝術探索的路上堅持下去,並給影迷帶來一部又一部的經典之作。
聯繫到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角逐,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奧斯卡的評審脈絡。在九部提名影片中,《後裔》和《相助》一個講家庭倫理,一個談種族歧視,都是老生常談,雖然為廣大美國觀眾所喜愛,但在既有題材上中規中矩,難有突破,自然和小金人無緣。《戰馬》是史匹柏吃老本的作品,同樣是描寫戰爭中的人性,但不進則退,對他的作品估計評委們都審美疲勞了,很難再現輝煌。《生命之樹》則過於形而上,用discover的形式來表現宗教,觀看快感幾乎為零,這種電影只能在坎城獲得青睞,在奧斯卡註定只是過客。
        其實在今年的奧斯卡提名影片中,我個人最中意大衛芬奇的《龍紋身的女孩》。在美國電影界,很多我喜歡的導演都在好萊塢體系之外,比如劍走偏鋒的大衛林奇、把黑色幽默延續到底的科恩兄弟以及伍迪艾倫這位紐約學派的知識分子導演。之所以這些導演都選擇了游離在好萊塢體制之外,是因為好萊塢這種過於成熟的電影工業體制,限制和扼殺了他們的創作自由,讓他們空有一身本領卻無法施展。但大衛芬奇絕對是個例外,既能在好萊塢的體制內生存,還能保持自己獨特的個性,的確難能可貴。和很多編導合一的大師級導演不同,大衛芬奇幾乎沒有自己寫過劇本,他的電影都是改編自他人的作品,卻能在他人劇本的基礎上再進一步,銘刻上屬於芬奇自己的標籤。從《火線追緝令》開始,芬奇就把自己獨特的黑暗、陰鬱的基調融入到了他的影片之中。不管是《火線追緝令》裡面利用聖經的完美犯罪以及最後絕望的黑色結局,還是《搏擊會》裡面一個普通人從正常的生活陷入癲狂的世界,都和好萊塢主流影片大相逕庭,同時也遭來了不少非議。面對那些質疑,芬奇表示:「我不認為電影就只扮演取悅觀眾、娛樂大眾的角色,有很多人認為我的電影是黑色的,是陰鬱的,同時也有些扭曲,但我並非故弄玄虛,我只是想引發大家的思考。」正是由於芬奇的堅持,我們才看到了《十二宮》、《社交網路》等一系列佳作的出現,在好萊塢這塊貧乏的土壤之上,執拗的結出了芬奇式的妖冶之花。
《龍紋身的女孩》改編自瑞典推理小說家斯蒂格•拉森的作品《千禧年三部曲》裡面的第一部,延續了芬奇一貫的陰冷、黑暗的基調,並用高超的敘事技巧和令人眼花繚亂的剪輯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北歐的驚悚而又懸疑的犯罪故事。和瑞典版《龍紋身的女孩》相比,芬奇沒有用過多的筆墨來描述瑞典繁榮背後畸形而又變態的社會倫理問題,而是更多的把目光集中到了薩蘭德這個叛逆而又獨立、堅強的女孩身上。薩蘭德雖然身世悲慘,被代表著強權的男人們屢次侮辱和蹂躪,但她沒有就此屈服和沉淪,而是憑著自己雷厲風行的獨特行事風格進行著反抗,雖然偶爾也會渴望男人的懷抱,和男主人公暗生情愫,但一旦發現所託非人,立刻將承載著自己柔情的風衣丟進垃圾箱,高昂著她那驕傲的脖頸揚長而去。怪異的造型、陰暗的基調、令人窒息的氛圍以及無處不在的暴力和色情場景,可以說這又是一部芬奇風格的集大成作品,同時也理所當然的被奧斯卡評委們所揚棄。而《龍紋身的女孩》最後獲得的那個令人尷尬的最佳剪輯獎,或許正代表著奧斯卡的尷尬,一味的奉行中庸,非要在藝術和商業以及主流文化之間找到一種平衡,最後的結果往往就是最終獲獎的最佳影片商業院線不買帳,藝術上又無特別出彩之處,左右不討好,讓人啼笑皆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