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三個傻瓜--3 Idiots

三傻大闹宝莱坞/三个傻瓜/作死不离兄弟(港)

8.4 / 434,950人    170分鐘

導演: 拉庫馬·希拉尼
編劇: Vidhu Vinod Chopra 拉庫馬·希拉尼
演員: 阿米爾罕 卡琳娜卡普爾 Sharman Joshi Madhava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RS_Alexa

2012-04-16 02:27:31

與其對著所謂教育片意淫,不如看著這部喜劇片傻樂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這一星的評分給的不是這部印度電影,而是高達9.1的豆瓣評分。要是單說電影,我就給兩星,多一星給幾個搞笑段子。
《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電影名聲在前幾年也就是在中國上映之前就已經燥了,於是做事一向苦逼的我還特地在PPTV找來看,看到前面幾十分鐘,只是覺得沒看出來什麼所謂的深度,雖然還有點兒意思,尤其開頭時候那個人從飛機上跑下來的橋段。
過了那很長很長伴隨著印度鄉土氣息的音樂的片頭,時間轉入十年前。我還期待著各種無厘頭的搞笑,演員精湛的喜劇表演,可沒過多久,嚴肅的橋段卻越來越多。於是呢,既沒有看之前期待的深度(關於深度,後面細說),又沒有多有趣,一看片長遙遙無期,我就放棄了。
然後呢,今年的寒假前的期末,身在高二理科班的我聽老師留作業,其中有一條,觀看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並寫觀後感。這真是一條天雷滾滾的作業,多少年沒有過這種作業了。語文老師們是該有多喜歡這部電影啊!於是,單純而幼稚的我再次懷著期待看了這部電影,並有幸看全了整部片子。看完了之後又上網看了各種評論,開學又聽了同學的各種感想。然後,我鄭重決定,寫一篇苦逼影評。
一下影評正式開始。
一所學校。教學死板。學生擁有潛力卻被老師限制。很多學生有不幸的家庭或童年的陰影。有一些學生行為很極端,有一些很平庸,等待著被拯救。這時候跳出一個神一般的人物,他可能是老師,可能是學生,拯救這個學校的思想於水深火熱之中,當然還受著保守派的打壓……聽起來,耳熟吧?這種片子已經不是一部兩部了,從《死亡詩社》到《放牛班的春天》再到今天的《三傻》,美國,法國,印度……等等。可是,差別是存在的。怎麼說呢,題材俗不可怕,而且到現在越來越不可避免。作為一部電影,重要的是感覺,是畫面,是配樂,而最重要的,無外乎是立意二字。立意說起來飄忽不定,歸根到底還是一個情節。一部電影所有要表達的,就在一幕幕的情節里。

先說說《放牛班的春天》,首先音樂肯定是一大亮點,而情節方面也不弱。馬丁老師所做的是一種拯救,拯救「放牛班」的孩子讓他們回到這個社會之中。很簡單,是不是?可是很感人。他不放棄,他堅定,可是他也在掙扎。他不是一個聖人,他具備作為一個男人的所有人性。所以他有血有肉。正是由於他掙紮著拯救這幾十個社會底層的孩子,有成功,也有犯過錯,才使電影如此簡單甚至單薄的劇情如此感人。
反觀《三傻》的主人公蘭徹。你說他是個什麼合適呢?理論上他是個人,可實際上他是個神。為什麼《放牛班》的馬丁老師這麼讓人感動?就是因為,其實我們每個人就像他一樣,也許不幸,也許永遠也無法得到自己想去追求的東西,或是愛情,或是事業,卻總可以用自己的一點優勢去幫助、去改變他人。可是《三傻》呢?有很多人說它感人,說自己都看哭了。事實上,作為一部電影,讓人哭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了,說白了就是煽情,稍微有點經驗的導演都會做的事。你看國產電視劇還有不少人能看哭呢。煽情和感人就是兩碼事。
蘭徹究竟讓不讓人感動?至少對於我這樣一個頭腦簡單的16歲小女生,完全沒有。他跟我有關係嗎?
一個窮人家的孩子隱姓埋名替一家富人的孩子唸書,只為了對這個專業執著的追求。畢業後,他完全不享用文憑,他答應的目的,是他想要學習而且需要錢。我們必須認為「他要學習」這一點原因佔上風,否則對這個人物性格上的塑造就跑偏了,他不能是這麼一個養家餬口的勞苦大眾,而應該是一個極富智慧的學者一般的人物。他不跟著學校學習,只憑著自己的興趣學,他來學校幹什嗎?只為錢而來的可能性已經被否掉了。他不按學校的那一套走,自己愛怎麼學怎麼學,卻次次考試考第一、相信上過學的人都能理解我想要吐槽的地方。然後,他竟然成績超好,順利畢業了。以上這些,還是那句話,相信在中國上過學的人都能明白這劇情的荒唐。可是我還是忍不住再贅述:哦,他天資聰明,真是聰明啊,全世界估計都沒幾個比他還聰明的,所以他有這個資本在這裡反抗。而我們呢?我們情何以堪啊,只能像他那兩個悲慘的朋友一樣。而劇情有趣就有趣在,他那兩個朋友,尤其是那個黑黑胖胖的,在他的慫恿之下就這麼放棄了學業,拿起了一竅不通的相機攝影去了,結果還出成了書!坑爹啊!按這一套理論,我喜歡搖滾音樂,我吉他彈得湊合,我的夢想是組一直金屬樂隊去演出,而現在我在讀高二,我不喜歡學數理化,可是還是要堅持著高考,然後學個合適的專業,畢業好工作;所以我現在應該退學,是不是?我應該拿起吉他去搖滾,是不是?我會堅持上十年,然後就會成為一支著名樂隊的吉他手在世界巡演,是不是?是不是?這個世界就是像意淫當中的那麼美好,是不是?更不要說他偷卷子,捉弄自己不喜歡的同學等等,根本就不是一個正面人物該做的事,卻被渲染成為光輝偉大的英雄人物,這豈不荒唐?
劇情與人物方面的不合邏輯說幾天幾夜也說不完,那麼就忽略這些邏輯,從另外的角度說說。
另一個我很受不了的就是結尾。結尾時整個劇情的亮點,是立意該有所昇華的地方。
拿《死亡詩社》來看。它的結尾是代表反叛的基廷老師被開除,他的學生們以他的方式送別他。就這麼結束了,反叛者看似失敗了,可他給予的精神將永遠留在學生們的心底,伴他們走過餘生。雖然大部份人還是無法接受他的思想,可是少部份人已經覺醒了。老師離開了,這是悲劇性的,可是他看著學生們的改變,心裡一定又泛起欣慰,他最後嘴角淺淺的笑容,有點苦澀又有點欣慰,認真的說了一句,「謝謝你們」。在這樣一個結尾,我們先看到絕望,轉而又看到希望的光芒。沒有人知道在老師離開後這些年輕人會不會保持老師給他們的信得思想,可是,我們有理由充滿希望。這是一種力量。這是有力量的電影結局。
再次反觀《三傻》的結局,我是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先是大團員結局,讓人挺高興的,可是也僅僅是挺高興的了。主人公鬧騰了這麼一趟留下了什麼?他成功了。他成功的標誌是什麼?是他富了。哈哈,富了。讓我們再想一下這其中的邏輯:主人公,這麼一個天才,視金錢如糞土,願意打破常規隨性而活的聖人,到最後還是免不了進入這主流的價值觀中;或者說,這麼一部充滿反叛精神的電影到最後證明白己所描述的有悖於社會普遍價值觀的生活方式的正確性的方式恰恰是自己所批判的東西,成功等於富有。請原諒我語言表達能力的匱乏。我只是想說,就從這一點來看,就可以說這部電影整個就是一場鬧劇,連編劇和導演都不知道自己要表達什麼,只不過是炮製了一場深受社會主流思想迫害的人們喜聞樂見的一場逢迎,沒有絲毫誠意。再者,這是一個大團圓結局,比《死亡詩社》的要好很多,可是我卻無法在那裡面看到希望。三個主人公是成功了,可是卻不見和之前在性格上有任何區別。大反派被打敗了,可是無數個和「大反派」一樣的人仍在,並且這次不再有男主角那樣的聖人去拯救他們了。等於是說,男主角折騰了十幾年,帶來的結果,自己富了,朋友富了,然後就沒有了。他什麼也沒有留下。
這就是一個疲軟無力的結尾,即使前面的劇情沒有這麼荒唐,這樣的結尾也只會造就一部平庸的電影。
所以,作為一部劇情片或者所謂教育片,這部電影是真的沒有什麼觀看的價值。至於我為什麼要拿另外兩部《放牛班的春天》《死亡詩社》來和這一部比較,是因為我實在無法理解,這三部影片題材相似,《三傻》高達9.1的評分,與《放牛班》一般高,比《死亡詩社》還要高。這真的就是觀眾心目中有內涵有深度的好電影嗎?
這不是什麼教育片,這是名符其實的意淫片。要是世界就像這部影片意淫的那麼美好,哪裡還會有這麼多我們正經歷著的苦難?
不過,《三傻》確實有一個亮點,就是把一個沉重題材拍成了喜劇,這也是我能一直堅持著把它看完的原因。有幾個段子裡主演的表演還真的是可圈可點,讓我忍俊不禁。
所以,真的,看《三傻大腦寶萊塢》,不要期待著什麼隊社會的抨擊和反思,那樣到最後只會剩下意淫,要抱著看香港喜劇片的心態看,消磨時間的同時還能享受傻樂的快感,也值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