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已註銷]

2012-05-15 22:54:27

為什麼那巴赫特的童年也要充滿絕望。


      起初以為是死亡詩社,放牛班的春天那樣。一個老師帶領一群或許頹廢或許體制的學生完成一段成長曆程。 可在這裡,沒有前來拯救眾生的上帝,空氣里、蛋糕里、黑白照片裡都是毒藥。絕望的氣息濃重扼住了每個人的神經。有青少年的問題擴展到了成人世界,家庭環境,牽涉進了整個社會**** 其實我更親睞它的核心問題講的是家庭,而不是學校。

   巴赫特並不是想像中的拯救眾生的人,他不陽光,連眼神都流出哀傷悲涼。一眼望不穿的難以啟齒的往事。他並不絕心要做出一番驚天的事業,由代課老師轉正,亦或是像放牛班的老頭一樣來一次革命,革了那些混亂和迷失。

   相反,他的腦海里——女人的屍體,白色藥片,狹隘帶著腥氣過道。他的現實——所謂外公,外公去世之前巴赫特改口叫外公「父親」… 含糊中他說他的媽媽可能遭受過什麼和他外公相關的不幸,每次睡覺前媽媽都告訴他把房間的門關上—— 看完外公回去的路上 ,在幾乎形變的鏡頭裡,車廂里他悲痛流淚,兩行眼淚抓著回憶追溯到痛苦的根源——他的童年青少年留下的陰霾。他甚至沒有能力去拯救一個自卑的胖姑娘,最後胖姑娘吃下了毒蛋糕,重演了腦海裡的那一幕毒藥與死亡的纏綿。 在現實里,他是那樣的愛莫能助,甚至都難以自救。


   可以說,他的學生們的童年,就是他自己的童年。一樣的充滿不幸,尤其是在家庭的層面上有著巨大的傷痛(這和他的學生是一致的)。在這個人物關係上,某種共性讓他們聯繫在一起。最後巴赫特代課期滿,同學們和《放牛班》《死亡詩社》裡的同學一樣,對他不捨。但那種追隨,並不是巴赫特讓同學們的成績變好,亦或是巴赫特幫同學們達成了夢想。 而是——理解,對彼此共同情懷的悲憫,理解。 記得第一節課上,巴赫特就和試圖對他大吼的黑人學生說「我理解你的憤怒,我從前也和你一樣憤怒……」
    

   巴赫特並不是救星,而是和同學們一樣,需要人引導,扶持,去看懂並在這個世界上頑強的生活下去。所以最終,這種關係的處理讓它有了更高的起點和落腳點。
   
   那個落腳點在哪裡,我覺得可以這麼說。
   影片一開始,很多老師便面對鏡頭進行這獨白,巴赫特自己訴說著自己的心聲。那是在一個鎖上,不許被打擾的昏暗的小房子裡訴說的獨白:大多數的老師起初一度認為,自己能夠改變什麼。我明白那有多重要。能有個人來指導你,能夠…幫助你理解這個複雜的世界。孩子們自己,是無法成熟應對的……接著是巴赫特寫文字,(前面一些話說了自己的無助)最後的一句話是,而這一切不幸的所在……鏡頭切到了學校。

   無論那個銜接,(一切不幸的所在,和學校的銜接)是不是有意而為。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學生所處的大環境就是—— 家庭破碎、陰暗,無法盡到家長該有的引導作用,學校里老師們苦苦探索可最終教學和環境卻還是一塌糊塗。其中,有一個片段是,留聲機里傳出「學校應該恢復體罰體制…」等等的憤怒咆哮。並且出現了多次 家長學生辱罵老師的場景(由此再次看到家庭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來說起到了怎麼樣的作用),黑髮女老師破口大罵女學生將來什麼都做不好只能被男朋友 「X」,只能成為整個社會裡的百分之八十的低收人人群(引入社會)——可見相當一部份社會成員是由那樣的學校輸送的 。老師們絕望悲憤。

   青少年需要引導,老師需要引導,社會需要引導——可是誰去引導呢。 "^-^ " 想想那個結局吧。

   巴赫特或許只是一個幸運的長大的當初的「學生」,不是上帝,不是拯救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