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hase

2012-05-20 04:58:40

The Hollow - A State Of Being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A state of being.

我不知道多少人和我一樣,在電影的進程中腦海中迸出無數的似曾相識,《死亡詩社》《時時刻刻》《追憶似水年華》…捏著下巴開始思考時間、回憶、人生、永恆……揪心皺眉地開始反省並幻想對未來的生命做出顛覆性的改變……
於是電影結束的一刻,我死命想找一支筆,想記錄,這些繁雜的思緒的糾葛。即使我並不知道我能不能順理成章地敘述。但真的,已經好久好久,沒有這樣強烈的抒發的衝動。

我從宿舍的單人床上趴下來,其間撞到了頭——似乎天花板的碎片便開始無止境的墜落;我開了門往外走——似乎無數的紙屑和枯葉在風的推搡下一下迎面而來;我走到盥洗室接水,熱水滑進玻璃杯——無聲中水光和玻璃碎片嘩啦四濺;我顫巍巍的握著手裡溫熱的杯子往回走,腳底打了一小滑——於是我的世界再不能直立回來……
在我生命這麼多年裡,機械地做了無數遍的這些事情,第一次,讓我感到了無處不在的不安全感。並且這種不安來得理直氣壯,因為,慌亂的不是我的內心,而是這個充滿欺騙性的世界的表象的背後的——Mess, chaos, miseries, tragedies。
和主人公一樣對世界的懷疑和無望,悲觀主義的本質。

我想,這類電影的意義,也許很大一點在於開啟,一種新的視角和可能性。而教師的身份,更讓主人公「引領」的功能浮出水面。看他上課,聽他獨白,似乎我們也成了他的學生,在安靜深沉的言辭中,生出欣悅的崇拜和衷心的認同。
在他的第一堂課,他就自我描述過,「我和這個公文包一樣,沒有感情,所以你們無法傷害我」。此言一出,旁觀者的我不禁一驚,一顫,一愣,繼而一冷。似乎這個角色的基調已定。我自作聰明地聯想標題,DETACHMENT帶有某種傾向地被翻譯為「超脫」——再聯繫簡介,「一個有著與學生進行某種情感交流天賦的老師」——哦,我恍然,這就是他的訣竅,拋卻感情,拒絕交往,不信長久——把自己放空。
所以當校長因對這所無藥可救的學校付出的無數無效的時光、經歷、感情而躺倒在辦公室的地板上失聲痛哭;當一個個老師為這群不思進取的學生瘋狂地擔憂和竭盡全力地拯救;當年輕貌美的女人孤單並且孤獨的時候……他待在自己的「減法」世界裡,一輩子一件事的,自給自足著,不溫不火,不感動不糾結也不痛苦,散發著負值的,但是獨特而神秘的光和熱和魅力。
想起求學時代,一旦喜歡一個老師,會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地逼近了他的語氣,習慣性動作,甚至筆跡和思維。隨著影片漸入佳境,這種消失已久的單純的「想變成他」的想法重又在潛意識中蠢蠢欲動起來。
看,他對療養院護士的本真的原生態的嘶吼;他對街上一抓一把的自甘墮落的女孩再溫柔不過的呵護;他一次次直接和間接對胖女孩的鼓舞和安慰;還有他的課堂,「讀書是為了保衛和維護你的思想」——忽然解開了之前我對「既然一兩個鏡頭就可以閃過的畫面為何還需要連篇累牘的贅述」的閱讀意義的疑慮,不正是因為文字背後的思想的力量嗎?(他在講那個例子的時候,我想起的是伍爾芙《達洛維夫人》的開篇,「達洛維夫人說自己去買花」——因為露絲有活幹了——陽光傾盛的倫敦的早晨——走在街上不自覺地想起久遠之極的往事——彼得微笑著對她說的話,用盡世界所有溫柔的話)……

但這美好而溫潤的糖衣包裹的實核從來不曾被同化,一如既往的銳利,在需要的時候便刺穿這假像。
支離破碎的猩紅回憶,遙遠而深刻,躲在記憶的表層,像是一顆定時炸彈。
終於彰顯。推開胖女孩的肢體接觸,衝著內心孤寂的女教師和沒有情感的桌子椅子發洩,念叨著「你需要的不是我」二話不說的送走了脫胎換骨的孤女……
那般決絕的高處不勝寒,是需要代價的。就像吸血鬼,關閉了人性的按鈕,自然過得愈加無憂無慮地愜意,然,那些情慾,那些柔軟,不是誰都割捨得掉的。
於是一瞬間動搖了,放棄了,做不到的。之前一個多小時的堆砌中已然奉為圭臬的「想變成和他一樣無堅不摧的人」的信念——還是玻璃心的不忍和無能。這方才想起開頭那句「我是不能被傷害的,因為我沒有感情」。冰冷到無以復加。心情跌落到谷底,胃又敏感的攪動起來,有些朦朧的淚眼……內心對自己說:「終究還是入戲太深,做不到detachment,輕易地相信,所以現在崩塌的一刻這麼傷心,不是嗎?」

幸好還有一層轉折——毋寧說是寬慰。像是陰雨散去,太陽未升的過渡。灰濛濛的,未知,所以有無限的希望和可能。
——他在最後,去找了那個女子,緊緊地抱住了她。讓人想起Klimt的傑作《The Kiss》的親密。同時兼備著不言而喻的情色,和至真至純的虔敬。
終究還是開放性的結局。自己的人生還是自己去走。
所謂「空」,也不過是思維的一種存在方式。一個個例。而已。
但足以發人省醒。在一個不曾想過的角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