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懂姑娘

2012-05-20 05:04:42

The pain in us.


又是一部意識流電影,和《生命之樹》、《羞恥》一樣,將情緒放大到無數倍直擊人心的電影。和《鋼琴師》里化身猶太人慘遭二戰納粹毒害的那個鋼琴藝術家不一樣的是,Brody憂傷的眼睛在這部電影裡傳遞了太多痛苦、難堪以及無奈。
羅素說,他一生追求三樣東西,一是對知識的追求,二是對愛情的渴望,三是對人類苦難的同情。
「人類苦難」,簡單的四個字,卻蘊藏了太多內容,我們的生存困境、道德困境、對身份的焦慮、對現世的懷疑、對無數未知的恐懼、對真理的困惑、對孤獨的忍耐以及對死亡的想像。影片中,不聽話的孩子都說著滿口粗話,誠然,他們有他們的世界,他們不理解大人、不理解老師,他們有他們自己的迷茫、苦悶,而每個老師其實在最開始,都是以為自己能改變點什麼,就如Brody在影片最開始的地方講的一樣,這些孩子需要一個指引,需要有人引導他們去認識這個複雜的世界,去感知存在、情感、生命以及成長。這個跟Brody飾演的Henry的成長經歷有關,他從小沒有父親、母親服毒死了、外公從此糊塗,而Henry一直孤寂,他在認識這個世界的漫長路上,經歷了、體會了、真真切切地感受了成長的痛苦和艱辛,所以他說,在長大成人的路上,我們需要一盞燈,照亮我們前進。而老師,在教育普及的世界裡,除了家長之外,就是學生接觸最多的人了,一個好老師,一個可以做點什麼的老師,是多麼的重要,一個去掉想要擁有眾多光環的教育者,是應該關心成長、關心心靈、關愛每一個學生的。
顯然,電影裡那所學校的學生的父母親並不關心他們的孩子,也許他們在忙著賺錢、忙著享樂、或者在忙著各種可能根本不重要的東西,撇開這點不談,影片表達的主旨不是家長的態度,而是關心成長的「老師」,如何去保護學生、引導他們、幫助他們,發自內心地去感受他們內心種子發芽破土而出的那一份真切,站在一個理解的角度去看待他們,去懂得,去發現,而不是發怒、發狂、撂狠話。
Meredith死了,她的絕望、不被理解、絕望、絕望還是絕望,也許就算那個該死的女校長不在那個時候出現,Meredith同樣會選擇自殺,因為她彷彿抓住了Brody這跟嘗試理解和包容她的救命稻草一樣,不想鬆開,事實是,她沒有對這個世界的正確認識,沒有自立人格意識,想要依附於某一個特定的人身上去汲取自己想要的一切,那是不可能的,永遠也做不到的,就像Hrenry考慮到自己不能和艾瑞克a久住一樣,同樣,Henry也不會和Meredith保持過於親密的關係,他知道,這樣的影響在成人世界裡是不被認可和看好的,只會帶來誤解和傷害。
關於影片中提到的《1984》和doublethink,你知道一件事情的好,但是同時你也得知道這件事情的壞處,要真切地知道,才能明白自己的處境,所以我們要不斷地去求知,去看清事實,去找尋真相,去閱讀,去找尋答案,這讓我想起Jobs在史丹福演講中的一句話:Keep Looking, donot settle.無論是對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還是在思維上,我們都必須keep looking,真切的知道,才不容易被控制,這樣,才能做自己思維的主人,不任人擺佈。
不難發現,電影傳達了無數情感中的「冷漠」,夫妻之間的0交流,感情在這些內心的掙扎面前突然變得蒼白無力,生活頓時變成了一張白紙,夜晚一個人靜靜承受,白天又帶著心事去工作,沒有歸屬,漂流在海上,被空洞吞噬,這樣無助。那個虐殺貓的男生,他說,他覺得自己像那隻貓一樣被圍堵著。
比起那些所謂的「幸福論」,我更願意相信,我們的人生是充滿苦難和艱辛的,我更願意相信我們靠著我們的意志生存,而不是靠著某種使命或者責任,所以,我們不能停下思維,不能不去感知,不能不去識別,不能不去面對。
那個老師站在柵欄那裡,雙手緊抓那些鐵絲,仰頭站立,你看到他的存在的嗎,那個活生生的人站在那裡,他存在著,你感受到了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