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決戰時刻--The Patriot

爱国者/孤军雄心/决战时刻

7.2 / 293,443人    165分鐘 | 175分鐘 (extended version) | 142分鐘 (workprint version)

導演: 羅蘭艾默瑞克
編劇: Robert Rodat
演員: 梅爾吉勃遜 希斯萊傑 裘莉李察森 傑森艾塞克 克里斯庫柏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謝甲德

2012-05-25 20:58:49

自由和平等先從自己開始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愛國者是本世紀初的電影了,第一次是在中央六台的佳片有約看的,那時候只覺得場面精彩,仗打得忒好看,甚至有些情節都還不清楚。今天再看一次,發現著片子遠不止「場面經常」這麼簡單。

    梅爾吉普森通過《勇敢的心》和這部《愛國者》樹立了他的硬漢形象,以致於他在一部很柔的片子《what women want》中扮演不懂女人的角色比諸如Jude Law or Hugh Grant更有幽默氣氛。

    說回片子本身。

    整部片子的主線是主角的精神轉變。從一個family protecter 變成一名「愛國者」。剛開始的馬丁並不想捲入戰爭,可房子被燒,兒子慘死,讓他意識到自己保護家庭的責任。於是這位參加過對法戰爭的父親也參加了軍隊,為了保護自己的兒子,還有家。再後來兒子也死去了,Mratin幾乎對這場戰爭絕望,可是當看到兒子留下的布袋裡面的美國星條旗,他似乎是決定完成兒子未完成的夢想,此時的馬丁我覺得還不能算一個真正的愛國者。之後再與英軍的決戰中,馬丁面對拯救潰退的美軍和為子報仇之間的艱難選擇,完成了成為一「愛國者」的蛻變。

    不管是愛國還是愛家,都會在某種程度上要求這個人具有一種犧牲精神,國家要無償徵稅,家庭成員要承擔起保護家庭的義務。甚至國家會有很多要求你為之犧牲的時候,比如堵搶眼的黃繼光,炸碉堡的董存瑞。但在愛國之前先有的感情是,愛家。甚至再在愛家之前的感情是,愛自己。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說上世紀80年代發生的「潘曉討論」開啟了一道中國人從被教育要先愛國到發現是不是該先愛自己的大門。我想,愛自己並不是自私,更應該說是鄭重對待自己的生命。中國人有沒有個人主義精神?我想大概是沒有的吧。就像南宋末年抗元失敗,陸秀夫報小皇帝跳海,或者更早的齊國田橫一人自殺,五百壯士隨之自刎。人死不能復生,西方的上帝都反對自殺。任何一個有濃厚個人主義色彩的民族都不會有這種事發生。但我們不是。我們是一個不知從什麼時候就開始被教育,要為國獻身的民族。所以主流言論會認為代表國家維和而死去的人是英雄,為了養家餬口掙錢被腳手架砸死的人不是英雄。

    愛國並不是一件壞事,可怕的是當愛國成為一種主義,然後就像個人主義一樣,有了此主義,別的統統都是錯誤,要批判,打到的!難道這些情感就一定不能並存嗎?

 

    《愛國者》有一段很有意思的照應。

    開頭馬丁花了很大力氣坐了一把搖椅,當他小心翼翼的坐上去的時候,椅子塌了,他頗為挫敗的把椅子砸到一邊,鏡頭遠處的角落還有很多把廢棄的椅子,看來都是他實驗後的失敗品。後來馬丁去英軍陣營中談判,在主帥的屋裡發現一把類似的椅子,馬丁又一次小心的坐上去,椅子沒塌,於是他趕緊下來研究這把椅子的構造。但英軍主帥進來時,馬丁臉上露出了小孩被發現私藏的玩具時那種天真的表情。在這部充滿血腥與殺戮的片子中,讓人看到了人與人之間和睦的一面。這或許也是導演企圖表達的一點點反戰思想。

 

    自由和平等是美帝國主義歷來標榜的精神,比如華盛頓關於奴隸參加滿12個月的戰爭就能獲得自由的法令,比如馬丁兒子告訴黑奴,我們打仗是為了一個人人平等的世界,比如黑人在獲得自由身後以自由人身份參加最後的決戰,比如白人開始對黑奴不識字的嘲笑,到最後對他說,能和你一起戰鬥是我的榮耀。

    我的感受是,自由和平等也是先從自己開始的。黑人對自身自由身份的認可,還有傲慢的白人嘲笑華盛頓的政令,都從正反面說明了自由先是自我解放,平等也先是對自身認知的不高不低。空說,是無意義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