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丁丁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Tintin: The Secret of the

丁丁历险记/丁丁历险记独角兽号的秘密

7.3 / 243,369人    107分鐘

導演: 史蒂芬史匹柏
編劇: 史蒂芬莫法特 埃德加懷特
演員: 丹尼爾克雷格 賽門佩吉 傑米貝爾 凱瑞艾文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auvey

2012-06-29 06:43:26

全球化與情懷


(舊作。貼上來,算是存檔。)

對「丁丁迷」們,這是一部必修的電影,因為可以在螢幕上追憶逝去的年華。對於大多數其他的人,這也是一部值得也應該去電影院的電影,因為你會為它華麗的視聽效果,細膩的技術處理而讚嘆。

《丁丁歷險記》改編自比利時漫畫家埃爾熱(Hergé)的同名系列作品,今年已是原作誕生的第82個年頭。電影由史匹柏和《魔戒》系列導演彼得•傑克遜聯手打造,採用「表演捕捉+CG動畫」的方式進行拍攝。史匹柏曾表示,之所以沒有採取真人演繹的方式,是希望「丁丁」能儘量保持原來漫畫的獨特形象。但不可否認的是,技術本身也可以成為一個重要賣點,《阿凡達》就是最好的證明。

作為一個看過書的非「丁丁迷」,我不知道該以怎樣的心態去欣賞這部電影,是應該去追憶童年,還是單純去享受又一部好萊塢大片?看過之後,我覺得這是一部製作精良、「好看」的電影,並且不乏精巧有趣的細節。那條專門負責「賣萌」的狗狗Snowy絕對是大亮點!在豆瓣上,「技術」「視覺效果」得到了最多的肯定,而對於內容,有人讚賞「童年的美好記憶躍然屏上」,有人卻批評電影缺乏情懷。

著名影評人張小北顯然是認同後者的,他說:「影片失去了最重要的東西:情懷」。但究竟什麼是情懷?什麼又是這樣一部電影該有的情懷呢? 他沒有給出答案。

對於像張小北那樣伴隨《丁丁歷險記》成長的一代中國人來說,最正宗最經典的丁丁應該是那個八十年代初的黑白版。用當時的話說,丁丁就是一個「純潔、善良、勇敢、聰慧, 不怕困難的孩子, 是一個理想少年的化身」,於是這種既能引起孩子們的喜愛和嚮往,又符閤家長進行教育需要的特點使得它紅極一時。但事實上,黑白的丁丁加入國際版權公約前的產物,原版的早就全是彩色的了。

而對於歐洲人來說,史匹柏版的丁丁恐怕也與他們心目中的丁丁有所差距。電影的故事是三部丁丁的雜糅,巧妙地避開了原作的政治、種族等敏感因素。但是原作區別於一般兒童連環畫的最突出特點之一就是它的現實感,而其記錄的歐洲大陸人對世界的態度和政治立場正是其最深入的現實感所在。

那這是美國人的丁丁嗎?就像很多人批評的那樣是另一部《第安納瓊斯》?恐怕太也不是。丁丁和美國式那種「平凡中偉大/偉大中平凡」的英雄有太大差距。他支持君主政體,反對無神論,反對革命,反對美洲那裡的猶太式資本主義;他推崇「舊錢」,壞蛋通常是炫耀的暴發戶。與美國式的近似超級英雄不同,丁丁的能力很有限,它解救朋友、識破騙局,但對更大的問題,比如政治的,卻往往無能為力。丁丁研究者Charles Dierick曾評價道:「丁丁系列的關鍵在於他'生於小國'的慣性思維。」史匹柏拿到版權二十多年後才著手拍攝,也種文花上的差異也許正是原因之一。

影片於11月在中國上映(歐洲是10月),早於美國的12月,這對於好萊塢大製作來說是十分罕見的現象,可見發行方對其在美國的表現缺乏信心,這樣做應該是希望《丁丁》在老家歐洲先取得好的口碑,然後用這種口碑去影響美國人進影院。全球化之下,丁丁的位置可謂有些尷尬,好在還有技術撐著,這差不多是全世界人民都懂得欣賞的一種東西。

走出電影院,我問同去的朋友,「你覺得丁丁是哪國人」。她從未看過原作。

 「電影裡沒說吧,但我覺得應該是美國的」,她回答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