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搜索--Caught in the Web

搜索/CaughtintheWeb

6.5 / 1,157人    117分鐘

導演: 陳凱歌
演員: 趙又廷 高圓圓 姚晨 王學圻 陳紅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2012-07-30 18:27:02

現實主義,抑或概念主義


        相對靠後的影評使我們有時間整理一下影片剛上映時蜂擁而起的各種觀感。我羅致了一下,分列如下。
        「公報私仇論」,這種觀點認為《搜索》的拍攝動機是陳凱歌為了報六年前《無極》的饅頭血案之仇。當時的陳凱歌仍然擲地有聲地把自己的電影和尊嚴聯繫在一起,惱羞成怒地反擊胡戈「無恥」。不過,現在看來,《無極》的大而無當反而顯得失盡尊嚴,倒是胡戈這部充滿幽默的短片直接開啟一股惡搞潮流,給那些興奮地摸不著頭腦的華語大片迎面潑了盆涼水。而下大片導演的理念不也從大明星、大場面過渡到了「我想給觀眾講一個好故事」。網路空間的惡搞和影院電影之間的互動本身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陳凱歌現在不也要唱著最炫中國風為自己的電影做宣發嗎?我想,現在的陳凱歌可能更加坦然,也不把自己放的那麼高。至於說,拍一部批判媒介暴力的電影為自己復仇,我覺得這倒是一種非常具有惡搞色彩的解讀法。我還是更願意提供另一種陳凱歌一貫以之的思路,對「烏合之眾」的警惕,這是他踏踏實實來自文革的個人體驗。
        正因為放下身段,所以有一種觀感就認為《搜索》「疑似馮小剛」。我一直特別佩服馮小剛與時俱進的時代嗅覺。90年代借商品主義的東風用小市民消解崇高;進入新世紀小市民成了新中產,他又能抓住各種解碼符號深入中產背後的危機;並且也順風順水拍攝了一部古裝華語大片引來一片倒彩;最近的動向是利用民族苦難史給分崩離析的大眾社會灌注向心力。說了這麼多,好像跑到馮小剛那裡去了。其實我們還是要說陳凱歌。和馮變動的主題相比,陳就是充滿中心思想的執念。苛刻的評論認為《搜索》把「一件屁大的事情放的虎虎生威」,到頭來這似乎又是一件饅頭血案。我個人覺得,不讓座事件倒還不是核心問題,最要命的是陳凱歌這個電影人對電視媒體了解草草。某些電視媒體的後台展示,看起來倒也煞有介事,但總體邏輯失真。這種新聞會以《搜索》所展示的面貌在我們的電視媒體中運轉嗎?恐怕不太可能。一部好的電影,應該把看似不可能的事件放到真實的邏輯中運行,馮小剛的市民喜劇不就是把一些無厘頭的故事講得彷彿就在你我身邊嗎?而《搜索》恰恰把一件可能之事放置到了一個不符合現實的邏輯中。這嚴重虛弱了影片所謂的現實色彩。
        說到底,接地氣對陳凱歌來說是種奢談,他本來就是打概念牌的,成於此敗亦與此。以概念對概念的話,《搜索》對媒介暴力的批判很好地體現了社會學、大眾心理學的理論要點;若以一個中國現實故事論之,裡面太多想當然的地方。此外,我覺得搜索、部落格的到來給我們的社會帶來了更多的積極意義。《搜索》的警惕之聲當然足夠有意義,所以我們要善加利用手中的工具,少進行不明就裡的道德圍剿,多做點北京大雨之夜的正能量行動。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