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赱馬觀♣

2012-08-05 23:49:55

太多了危險!


作為一部反烏托邦電影,本片並沒有太多新意,且核心思想也基本可以概括在帝國董事長與他的執行經理的一段對白中,「為什麼需要一個獲勝者?如果只是為了恫嚇各街區,隨機抓捕二十四個一起處決不是更簡單嗎?……希望!比恐懼更有力度的是希望。但小點的希望是有效的,太多的希望就危險了!」
但本片導演似乎並沒有充分理解這段意識形態色彩的台詞延伸開去依然適用於電影敘事的意義,「如果只是宣導主題那隨便編排一幫演員互相砍殺不是更簡單?……核心角色!比平均主義群戲模式更有力度的是存在一個核心角色。但小核心才是有效的,核心過了頭就危險了!」
本片最大問題就是核心過了頭。如此密集的鏡頭覆蓋,使觀眾不過二十分鐘就已知道女孩將是這場生存角逐的獲勝者,於是影片唯一懸念就只剩下:她是如何獲勝的?可不幸的是,這一過程從始至終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缺陷。
1、抽籤之後自願代妹出征的不公性便被老艾伯特敏銳察覺:如果飢餓遊戲是殘酷的,你死我活的,只能唯一倖存的,那18歲姐姐替代12歲妹妹的勇敢卻違規的行為因何能被其競爭對手接受?……潛台詞就是,刻意煽情主人公的完美品性,卻無意間弱化了遊戲所需的真實殘酷的氛圍營造。
2、訓導老師一再告誡「學會交友才能讓你利於不敗之地」,可女主人公還是被對手組團圍捕被迫孤身逃亡上樹避險?顯然對手的交友意識要強過她許多。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她是絕對核心,她是女蘭博。你什麼時候見到蘭博要跟人交朋友?於是老師的告誡在鏡頭緊密團結在核心角色周圍的大原則前就變成一句空話。此外,樹上脫困一場戲,更細節的邏輯層面上也是說不通的。為什麼箭和飛刀就射她不著?戰力為10的兄弟們竟然想不到以其他手段趕人下樹而非要消極地樹下守候?!
3、黑人小女孩的助陣稍微緩解了一下上面的自相矛盾,但隨即又帶來新的問題。即便是暫時擺脫困境的親密合作,也無法化解唯一倖存法則所造成的兩人間的根本利害衝突。不過恩將仇報自然是不可以的,完美英雌的塑造模式不允許這樣的黑色逆轉。所以為給女主人公道德脫困而不幸死於之後的某場絞殺便成了小女孩可以預期的唯一歸宿。
4、女主人公的精神品質與人格魅力意外引發暴動,算是本片除了小清新可人的詹妮弗·勞倫斯之外為數不多的亮點。亮的原因,不僅在於為討喜的幸福結局開闢了一條出路,更重要的是明確呼應了上面提及的主題思想:小的希望才是有效的!顯然,當外部環境發生突變時,「小」的範疇也必須跟著「量化寬鬆」才行,兩人倖存便成了特殊形勢下的「有效」。就如同影院槍擊事件後,軍火集團對於大幅削減國防預算的容忍度就要變得稍微寬鬆。但這抹亮色也只是體現在宏觀架構層面。敘事細節依然差強人意:為什麼就能煽動?暴民情緒激發的社會心理基礎是什麼?統統沒有鋪墊,直接就往上招呼了。即使本片長達兩個半小時。
5、數字火球惡犬是最大敗筆。科幻電影無論軟硬都需有個能自圓其說的故事體系。尼歐和史密斯的終極對決一定發生在數字虛擬時空;楚門出海所遭遇的世界盡頭也要在物理現實角度給予合理的解答。但你整一堆數字狗出來算是什麼意思?強調飢餓遊戲本身就是個電子遊戲,完全不必當真?還是少數派報告知後積攢下的虛擬特效模組成本最低,不用白不用?……荒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