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巨魔人--The Tall Man

高个夜魔/巨魔人(台)/高个子

5.9 / 35,058人    106分鐘

導演: 巴斯卡勞吉爾
編劇: 巴斯卡勞吉爾
演員: 潔西卡貝兒 裘岱兒佛蘭 史蒂芬麥克哈蒂 威廉戴維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ucifer

2012-08-12 10:49:22

為了孩子?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這是一部屬於母親的電影。
在評論之前,我希望那些已經身為人母的,即將身為人母的,將來可能為人母的女人們思考一個嚴肅的問題——如果你懷孕了,但自己的境遇不好,生存環境惡劣,經濟狀況不允許,遇男不淑……你是選擇生產還是墮胎?如果孩子出生了,你是選擇自己勉強將她撫養,還是將他送到能提供更好生活環境的家庭?

這一段內容引自《魔鬼經濟學》。
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城市犯罪率急劇上升,居民們人心惶惶,彷彿世界末日就要到來。槍殺,已經變得司空見慣,偷車、搶劫、強姦……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原因在於所謂超級掠奪者——骨瘦如柴的城市男孩,手裡拿著一把廉價手槍,腦子裡只有殘忍和暴力,這樣的超級掠奪者無處不在成千上萬。有人預言,這些年輕的新生代殺手將把整個美國帶進萬劫不復的災難之中。1995年,犯罪學家詹姆士 Alan Fox給美國司法部長寫了一份報告,其中詳細談到了青少年犯罪浪潮的到來,裡面提到「新一輪犯罪浪潮將給人們帶來巨大的恐慌,相比之下,1995年簡直是太平盛世」。
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實讓人大跌眼鏡:犯罪率不僅沒有不斷上升,反而下降了,一年比一年下降,下降,並且一直在下降,幾乎各種類型的犯罪,大到人身襲擊,小到盜竊汽車,都是如此。有人將此歸功於美國一路狂飆的經濟增長率,有的則認為是新的槍枝管理法案和警察巡管方案發生了作用,但有一位行為經濟學家史蒂夫n Levitt認為還有一個主要因素被忽略了——Jane Roe墮胎案的勝訴,美國最高法院於1973年1月22日宣判Jane Roe獲勝,全美實現墮胎合法法。
研究表明,出生於不幸家庭環境中的孩子成為罪犯的可能性要遠遠大於那些出生在幸福家庭的孩子。在在墮胎合法案之後,成百萬上千萬女性到醫院實施墮胎手術,這些人大都是那些貧窮、未婚或者是未成年的女性,如果她們的孩子出生的話,他們成為罪犯的可能性要遠遠大於普通孩子,正是由於這個法案,這些未來的罪犯沒有出生,多年以後,犯罪率開始急劇下降。

我堅信,那些超級掠奪者的母親們絕大多數都深受自己的孩子,甚至「為了我的孩子, 可以去死」。偉大的母愛!但是,從理性和現實的角度來說,良好的願望和有效的行動完全是兩回事,陷入未成年懷孕、未婚先孕、貧窮之類麻煩的媽媽們已經面臨困境,生育和撫養孩子只會使情況雪上加霜。最終,愛並沒有改變什麼,她們大多數都還活著,即使她們真的「去死」也不能夠阻止自己的孩子成為罪犯,傷害他人,最後像死狗一樣被遺棄在街頭。

人,總是被環境左右,而不是左右環境。
社會和人類學家告訴我們,人性是可塑的。生存環境在塑造人性,工作在塑造人性,簡言之,一個人的世界塑造了一個人。雖然人們傲慢地以為自己生活的世界是地球,人群,宇宙,但事實上,一個人終其一生都主要生活在一個固定區域,認識固定的人群,從事固定的工作,這些構成了一個人的世界,這個世界又構成這個人的人性——糟糕的生活環境更容易培養出糟糕的人性,優越的生活環境更容易培養出優越的人性。
雖然也有例外,比如懦弱無能沒有工作的母親和酗酒吸毒家暴成性的父親的女兒考入大學,從事正當職業,在大城市結婚生子,但是,這種例外也有另一個名字——「奇蹟」!奇蹟就是不太可能發生,像電影中那樣,女兒被媽媽的男友搞大了肚子,媽媽被家暴之後一家「四口」過上了和諧的生活,才是常態。這種狀況不斷延續就形成了茱莉亞所說的循環:家庭受教育程度與生育率成反比,家庭收入與生育率成反比,越窮越生,越生越窮,兒童做為一個人的物品管證、潛力開發和人生夢想也就越來越渺茫。如果沒有強大的外力介入,這個循環難以被打破。

電影中,茱莉亞和她假死的丈夫就是用最極端的方式來打破這種循環,拯救這些陷入循環中的孩子——綁架孩子,把他們交給合適家庭撫養!
電影一開始,我們就看到了一個正在走向死亡的小鎮:Our town is six years dead.天空灰黯,建築破敗,垃圾散亂堆放,野狗在街上游蕩,大人們無所事事,孩子們目光呆滯,陽光照不到這個角落,艱難就寫在人的臉上。這是一個已經被上帝拋棄的小鎮,除了死氣一無所有,彷彿就是《寂靜嶺》中那個與世隔絕的小鎮——非常巧合,本電影中扮演Jenny的那個姑娘恰好在《寂靜嶺》中扮演 過 Alessa。小鎮也曾經有過自己的輝煌,那時,茱莉亞的丈夫是德高望重的醫生,茱莉亞是天使一樣的護士,後來礦坑關閉收入斷絕,絕望使曾經正直的小鎮居民們滑向了道德深淵,小鎮上的孩子們成了這個逐漸腐爛的世界的殉葬品。不能接受這種慘狀的茱莉亞夫妻倆從此便用自己的方式拯救無辜的孩子們。
可惜,由於一個意外,茱莉亞身陷牢獄,她的丈夫在送出了第19個,也是唯一的一個主動請求被送走的孩子Jenny之後也暫停了活動。但是,拯救活動不會中止,這不是起源於一兩個好心人的偶然行為,而是遍及全球人員眾多的有組織救援,這些後來者也大概都是像茱莉亞一樣寧肯堅稱自己將18個孩子全部殺死拋屍被處死刑也要為救援行動打掩護的信仰堅定者吧。

到此,按照電影中的思路,那些無力保護自己未成年孩子卻堅持生育的母親們是不值得同情的,那些不負責任只是順從本能的父親們是不能被諒解的。那麼,那些像茱莉亞一樣擁有高尚情操冒著生命危險拯救孩子們的人,就是正確的嗎?那些被拯救的孩子們的看法又是什麼?
電影結尾,已經過上了優越的生活、發展了自己潛力、離夢想越來越近的Jenny在公園徘徊「I remind myself I wanted this life. I wanted it.I made it happen.I guess it's better this way,right?……Right?……Right?……」

Right?

============
9月3日補充
截止到9月3日,IMDB上有3620名用戶為此電影評分,平均分5.9。引起我興趣的是IMDB對用戶評分的統計。

Aged under 18--------------------7.6
Males under 18-------------------7.7
Females under 18----------------7.3
Aged 18-29-------------------------6.0
Males Aged 18-29----------------6.0
Females Aged 18-29-------------6.6
Aged 30-44-------------------------5.9
Males Aged 30-44----------------5.9
Females Aged 30-44-------------5.8
Aged 45+ ---------------------------5.8
Males Aged 45+-------------------5.8
Females Aged 45+----------------6.0

有兩個反差令人注目:
未成年人給出的評分遠高於成年人;
18-29年齡段女性評分異常地高於男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