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虛妄之冠:亨利四世(下)--Henry IV, Part 2

亨利四世:第二部分/空王冠3/虚妄之冠:亨利四世(下)

7.9 / 1,132人    121分鐘

導演: 李察艾爾
編劇: 李察艾爾 William Shakespeare
演員: Alun Armstrong Will Attenborough Conrad Asquith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彼得堡午夜陽光

2012-08-24 05:07:17

亨利五世成長史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看了一下午,終於看完了。決定把兩部份放在一起評。

說實話,看這部電影的初衷完全是衝著抖森去的,但看完之後,卻不完全是因為抖森才給出這麼高的分數。

對於英國曆史的了解,似乎只是從高中歷史書學到的那一點點,所以很慚愧的說,對於整個英國皇室的歷史幾乎都是空白,幸好在看電影之前還查了一些影評和相關資料。

不得不承認,BBC確實製作精良,而且演員們功力極深,即使是沒露過幾面的配角,那動作,那眼神,都演的恰到好處,再配上莎翁精彩絕倫的台詞,精緻的配樂,堪稱完美。

說到台詞,雖然沒看過莎翁原著,但從參考的影評來看,絕大部份台詞都是莎翁原創的,有些古英語,對於現代來說有些晦澀難懂,但韻律和節奏都極其美妙,詩一般的語言和獨白,真是一種極大的享受。

演員方面,艾恩斯的老國王演的實在是太棒了,把國王的威嚴,對兒子的極端的愛和恨其不成鋼的矛盾心理,刻畫的入木三分,一位君王的更加入性的一面也展現的很好,和兒子之間的衝突那一幕實在是經典之極,而臨死前對兒子說的那些話,也體現出一位父親的良苦用心,這確實是只有老戲骨才能做到。

同時,當然要順便表揚一下抖森,伊頓和劍橋培養出來的那種從骨子裡帶來的高貴而憂鬱的氣質,十分適合哈爾王子這個角色,而且與老國王的幾次對白,也表現的非常出彩。說實話,雖然事先通過幾篇影評已經了解劇情,但開頭看到一位堂堂的王子混跡於市井之中,到處胡鬧的時候,還是覺得很不可思議。其實到現在也不太理解為什麼他要以這種方式去面對世人?如果真是他自己獨白里提到的那樣,韜光養晦,讓世人看到一位浪子真正回頭,太陽衝破雲霧而感到無比歡欣的話,也不至於用這種讓他父親心痛的方式進行吧?也許,像另一篇影評里提到的,他知道自己身負重任,因此想盡辦法逃避他父親那種生活,逃避權位,相比較於宮廷中的勾心鬥角,市井間的插科打諢自然更加輕鬆,也更易於韜光養晦吧。

不過如果在中國的話,他這個樣子,估計早就被罷黜太子之位了吧。難得他父親儘管痛心疾首,卻還真正相信他的能力。

幸好開篇有那段堅定之極的獨白和我們能看得到的歷史事實,否則,不僅連那個時代的人,就連我這個看電影的人,都難以相信他能夠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但轉念一想,整個王國都是他的,擁有無數的財富和權利,對於那些雞鳴狗盜之事,也只是作為玩樂而看待吧,並不存在像其他損友那些想發財,想陞官的慾望,說實話,我一直都覺得他是以一種戲謔而憐憫的態度去看待他的玩伴,他的那些可憐又可恨的子民的吧,由於本身身份之高,才不至於被那一點小名小利蒙蔽雙眼,才能一直保持自身內心的高貴。

不過,這麼做的好處確實是能讓他更多的了解到真實的世界,遠比做個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貴公子更好。不過在此應吐槽一下英國百姓吧,居然和王子嬉笑怒罵,沒有絲毫敬畏和顧忌,而且是在哈爾必然會繼承王位的情況下,不僅大法官可以叱責王子,連普通百姓都可以肆意調笑他,不知道確實是民風淳樸,等級制度不夠森嚴,還是哈爾自己努力營造出來的結果,反正這在中國古代,甚至現代,都幾乎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印象最深的,出了與他父皇的幾段對話意外,就是在他父親生病後還和那些狐朋狗友出去「鬼混」時偶爾透露的真心話了,他問朋友,其實看到父親病了,他比誰都痛苦,但如果父親病重,而他不去照料父親,卻在外面和朋友鬼混時哭了,別人會怎麼看他?朋友回答說,那一定會認為你是個偽君子。他說,他知道,所以即使心裡再哭,他也不能在外面哭。當時他的表情,真的是比哭還難看的心痛。但他清醒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要留給別人的是什麼印象,所以即使心裡難受,也必須維持住。這也是身為一位王者必須擁有的品質。但個人覺得,這也是他自己刻意放浪形骸帶來的壞處,為了登基時瞬間的一飛衝天,瞬間的浪子回頭的改變,在之前的他,就必須一直維持他放浪形骸的不羈形象。但看到這段時,心裡卻在想,這又是何苦呢?
總體來說,抖森整個人物形象都刻畫的很飽滿,唯一就是笑裂的時候,瞬間洛基大人附體,讓我有點穿越。。。不過憂鬱的時候,生氣的時候,難受的時候,那種威嚴,那種憂鬱,與生俱來的高貴感,都是完美至極的啊。

不過想吐槽一下劇情,傳說中的叛亂確實就像是兩個村子群架,場面是完全沒法和中國比了,而且是各種混亂瞎打,折騰一會就打完了。。。而且形容的叛軍勢力各種強大,形勢各種危急,給老國王都折騰病了,最後卻輕輕鬆鬆的都平定了,既看不出國王的智慧,也看不出哈爾的才能,只能判斷出那些叛軍真心是沒長腦子,造個反都弱爆了。。。

表揚一下衣服,抖森的服裝都很漂亮啊,當然和他極好的身材是絕對分不開的(自動腦補蔚藍深海。。。拍飛腦殘粉。。。)感覺除了老國王的衣服看起來破了點之外,大多數貴族的衣服設計的還是不錯的。話說那王宮也夠破的,怎麼看都像是個山里挖的窯洞。。。不知道當年的英國人就是這個樣子,還是BBC經費不足?

表示看到大小姐的時候,真的很開心,而且大小姐的古典氣質非常符合角色的要求,雖然戲份不多,但演的都非常到位。話說演她丈夫的那位也很不錯。

最後想說一下那胖老頭,這麼精明的一個老頭,怎麼就不懂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呢?我絕對認為哈爾其實還是很喜歡這老頭的,只要他能收斂一些,哈爾必然不會虧待他,但這胖老頭實在是不懂得什麼叫見好就收,最後不得不用於殺一儆百了。而且從假扮國王那一次開始,哈爾就已經明確告訴他結果了,之後卻還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戰哈爾的底線,特別是在戰場上,不英勇殺敵也就算了,居然不把劍借給王子,在兩個亨利單挑的時候裝死,在哈爾勝利之後搶功,用腳趾想想也知道自己的下場會是神馬啊,居然還敢沒事挑釁,在怎麼親密,也不是你生的,也是未來的君主啊,真是老糊塗了吧。只是不太明白的是幹嘛要給這老頭那麼多鏡頭呢?

整體來說,整個亨利四世中,提到亨利四世的部份也確實不多,簡直就是亨利五世前傳,完全就是一部帝王成長史。只是這位帝王的成長經歷完全是自己選擇好的道路,不過市井中的經歷,交往的這些人,也確實給他帶來更多識人的經驗,市井中那些快樂的生活,確實就像一場夢,一場可以逃避現實的夢,但是夢必然要醒過來,哈爾自己也從來沒有迷失方向,一旦夢醒,便是一個全新王者,需要用君王的視角去思考問題了,對人心的洞察,也更為明了,內心也更加強大。畢竟身為一位君主,說白了,也就是御人之術而已。

期待這位新王的更多成就,期待亨利五世的傳奇,天祐吾王!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