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人山人海--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人山人海/PeopleMountainPeopleSea

6.2 / 182人    91分鐘

導演: 蔡尚君
編劇: 顧小白
演員: 陳建斌 陶虹 吳秀波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木衛二

2012-08-26 21:48:39

看不清的臉


有人評價影片的原型故事(一則社會新聞)說,那真是盪氣迴腸,傳為佳話。豈不料,改編成電影是沉默加失語,一黑到底。最後黑壓壓的礦洞,影片更是有如垂直落體,不停往下掉。
    
視覺氛圍的整體營造上,《人山人海》製造了一個白晃晃的、近乎刺眼的開頭。末了,黑暗把一切全部吞噬。然而,無論光明或者黑暗,無論地上或者地下,在這個國度,隨時隨地都有在上演毫無動機的兇殺。無動機的兇殺,引發了無動機的追兇。萬里追兇,引爆了更大的事件。
      
電影前半部是傳統的找兇手戲路,第一處出現馬頭琴配樂的時候,老鐵騎著摩托車,開始了追兇。第一個主觀鏡頭處,影片在重慶的破屋爛棚裡遊走,捕捉到了眾生百態。由重慶開始,《人山人海》開始暴露了創作者的潛在動機:即對中國現實的曖昧展示。這種展示來自吸毒,來自老鐵的粗暴發洩,更來自礦井裡沖澡的一干裸體。常看內地獨立電影的觀眾肯定會發現,這幾樣東西,往往是一些導演們的法寶離奇。事實上,去掉它們,並不見得會損傷電影的主題,然而,它們湊一塊出現了。
      
重慶里寧浩式的訛詐和酒瓶爆頭,礦洞裡李楊式的絕望和人性黑暗,夾帶上有如賈樟柯作品一般的鏡語風格,失語或者缺少話語的邊緣人物,種種跡象表明,《人山人海》有著驚人的野心,導演不惜弱化戲劇性,運用了多處省略,把一個驚險絕倫的故事改裝成悶到爆的小藝術片。但可以說,即便得知了吳秀波存在和出現的事實,一直到電影結束,在我的印象中,《人山人海》裡的兇手都是一張模糊的臉。後半段,鏡頭兩次掃過熟睡的礦工們,他們看上去毫無分別。說到找兇手跟臉,影迷很容易想到《殺人回憶》,兇手長了一張普普通通的臉。在看不清真相的背後,老鐵走向了毀滅性的爆發。
      
在導演的闡釋里,老鐵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人,缺乏責任感。那段相當突兀的舊情人和送小孩,那也正是為了服務該主題。只是,在責任感缺失的背後,他又承擔起了追兇責任。正如沒有渲染殺人矛盾何起,電影裡也沒有兄弟情深,這跟結尾的處理一樣,震撼之餘,同樣是缺乏動機的。在失語的背後,老鐵這個人物失去了深化的可能。
      
我曾猜想,在看不清的臉背後,聯繫到老鐵一路遭遇,《人山人海》充滿了對現實的不信任,對整個社會的絕望,以致於要同歸於盡,毀滅一切。現在來看,我根本無法理解他在礦洞裡到底幹了些什麼……
      

【本評論基於香港國際電影節(HKIFF)版本,即去年威尼斯電影節版,所敘述內容如與內地公映版本有較大出入,實屬正常。】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