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一九四二--Back to 1942

一九四二/温故1942/1942

6.9 / 3,735人    145分鐘

導演: 馮小剛
編劇: 劉震雲
演員: 張國立 徐帆 陳道明 李雪健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賊

2012-11-25 04:18:57

馮小剛有點面


馮小剛賴以成名的都市喜劇在中國數十年長盛不衰,其間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比別人更了解人民,甚至在某些階段,他的趣味與立場與人民保持了一致。在他的自傳《我把青春獻給你》中,他坦誠表達自己不可能成為象牙塔中的人物,他自始自終是人民中的一員,這如同面對一個永不枯竭的素材源泉因此馮小剛向來有著豐沛的選擇,但也正是如此的了解,有些善良下的醜陋便愈發難以掩飾。

這恐怕是他籌拍《一九四二》的最主要原因,在取得票房與聲望的雙豐收之後,他開始要對自己曾所處的階層做一次集體反思,說小一點,也是馮小剛對成功後的一次自我懷疑,這是成功者的慣用邏輯,中產階級對苦難的關注,透出的也是菁英立場,這個立場與普羅對應,所謂真相的還原、甚至連客觀都是難以成立的。這也使導演個人對歷史的悲憫會透露出幾絲不易察覺的矯飾。更因為矛盾不在一個維度,所以結局會被輕易和解。

歷史由人構成,如果人被否定了,歷史則註定失去溫度。《一九四二》成片中,馮導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人民骨子的卑鄙與奴性。其在單一到近可忽略的故事情節里,提取人性表情的手段可謂是高明,在處處平實景景寫真的歷史長卷里,人物的行為語言常帶有弦外之音的意指,也許導演想透過這些細微之處更加立體地展示那段歷史的蠻荒感,但這些細節卻如蛛絲馬跡一般提醒這觀眾進入導演已有明確答案的預設之中,這令《一九四二》的成片多少顯得不那麼誠實,或者是導演的不自信,在一個即成的事實面前,所有強加的意義與符號都將損耗故事原本的張力,如同電視劇裡的壞人,殺人越貨就代表了他的身份與品性,沒必要剃個禿子掛條鏈子腰裡再別把刀。

總之,這是種不自然。

作為馮小剛堅定的擁躉,《一九四二》是我對其較為失望的一部,(之前只有跟風之作的《夜宴》)。無論這部電影展示給了我怎麼樣的國民性,我始終都能看見馮導欲說還羞的表達,面對這樣一段歷史,三百萬人的犧牲、二十年的準備,我沒有看到寸寸山河寸寸血的殘酷,反倒是過盡千帆皆不是的模糊,我想,這絕不會是一個性情中人的本意。

那麼又有什麼原因使馮小剛對這部電影失去了誠實呢,答案只能是妥協。早期與王朔聯手階段,馮小剛曾遭遇過當局的冷遇,即使97年後馮小剛憑藉一部《甲方乙方》沉潭泛起,隨後順風順水,但之前的陰影始終沒有完全消除。馮小剛導演至情至性是真,但也僅限面對媒體時,凡遇到真正的對手,或者必須黑白分明的選擇時,馮導性格中的軟弱便彰顯出來,《一九四二》這個題材,應該觸碰到更為尖銳的問題,而並不是如此含蓄的表達,他缺少的不是手術刀,而是一顆勇敢的心。這是我對《一九四二》成片的些許感念,我依舊對馮小剛導演懷有期待,因為從這部成片中,我彷彿能看到馮導心裡那部《一九四二》的影子。

補充1:片子已上映,豆瓣評分被刷到毫無理智可言,本文只是我個人對馮小剛的觀感,以及我對電影類型的一己之好,在裡面我有譁眾取寵與苛責之處。我很尊敬馮小剛導演,這部電影的誕生很不容易,我們應該鼓勵一個導演擁有歷史的眼光與勇氣。評星是個狗屁不如的事,但我必須將二星改為三顆星與邪惡做鬥爭。2012.11.29

補充2:在公映前看過此片的人很多,我是其中之一,日期懷疑者先閉嘴,因為寫在公映前,所以寫得含糊。一直改不了評星。2012.11.29

補充3:《河南人眼中的一九四二》,其間有歷史的殘酷,鳳凰出品http://ent.ifeng.com/cehua/special/1942henan/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