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大上海--The Last Tycoon

大上海/TheLastTycoon

6.6 / 2,060人    107分鐘 | Singapore:118分鐘

導演: 王晶
編劇: 文雋 呂冠南
演員: 周潤發 黃曉明 袁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王奮鬥

2012-12-22 09:05:18

《大上海》——需要提煉的愛情,長芯引爆的情節


       《大上海》,標誌性地反映了王晶的強項與弱項:男女情愛,不是王晶的擅長;引爆情節,卻是王晶的招牌。

        這部稱為「正劇」的電影,少了以往王晶影片的嘻鬧,影院裡也有幾次淡淡的笑聲,因為王晶還是很自然地流露了他的搞笑強項。「去拿把刀來」,觀眾以為是要火拼,卻是用刀來削鴨梨哄女孩。「殺人的感覺怎麼樣?」觀眾當時還處在殺人的驚恐之中,聽到的卻是老實巴交的「不太好」。

      「正劇」似乎需要看起來復雜一些,周潤發、黃曉明的相互穿插,使影片的結構好像有些「文藝范兒」了,卻也無法掩蓋故事的平淡。花了大約80%的時間,講了主角的身份變化經歷,卻沒有讓觀眾產生共鳴,也沒有對人物認同,因為觀眾感覺不到主角有什麼性格,甚至感覺不到情感。打架殺人,結交朋友,被人賞識,之後,主角就實現了「站在那個樓頂上,把大上海踩在腳下」。一個場景完成一件事,一場一場間缺乏連貫,只有事情的交待,沒有人物的塑造。主角的幾場戲,幾乎就是上海灘杜月笙的傳奇片斷,主角拜的師父也像極了歷史上的黃金榮。可能歷史上的杜月笙、黃金榮,留下來的也更多是傳奇事件,他們的性格、情感卻鮮為人知,精打細算的王晶也懶得做額外的考據搜集了。

       「愛情」,是王晶宣傳本片的重點。相對於之前的作品,這部電影的「愛情」,王晶已經很努力了。王晶讓主角被女人包圍著:一個,絲毫沒有技術含量地稱諾「再也不分開」;另一個,大傻妹似地說「我想永遠都是你的女人」;還有曖昧的一個,人之將死,說「我一直等著你來」。這幾句對白,大大有失王晶的水準。或者,剛好反映了他的水準,他擅長《精裝追女仔》那種在玩笑中表達愛情,讓女人們嚴肅地示愛,王晶就只能通俗易懂,以致索然無味。

        電影,從產生之初,就是運動的視覺藝術。如果讓電影重回語言文字,只能證明編導還不擅長把握電影。所以,用對白表達愛情,肯定是電影編導的笨拙。電影史上,所有讓觀眾刻骨銘心的愛情,都是通過眼神與動作。眼神,取決於演員,《大上海》中包括周潤發在內,所有演員都沒有做到。

       《大上海》中的談情說愛,好像就是一場屋頂洗腳。而這場戲的起鏡,是從女人的大腿開始。接著,大腿連著的小腿,被男人抱起來親了一口。觀眾卻倒了胃口,加上之前一個女人臀部的近鏡頭,觀眾會聯想到王晶擅長的情色。因為是「正劇」,王晶的本色有所控制,用了幾次吻戲,對真愛的人幾次都沒吻上,做給旁人看的吻老婆卻讓觀眾躁亂——這些有愛情感受嗎?如果說有一些感受,完全歸於淡淡哀傷的音樂,還有為兩個女人分別唱了一首歌。似乎,沒有歌詞的音樂更有感染力。

        女人被挾持,男人當然要營救,兩次的對比,反映了人物情感的深化與性格的成熟。第一次,男人主動開槍,女人害怕而離開;第二次,女人要求開槍,男人選擇丟掉槍。兩次中的變化,是因為雙方都與另外的人結婚了,經歷了缺乏愛情的婚姻,會對愛情倍加珍惜,為了心愛的人,甘願用自己的生命去冒風險。而幫助他們打敗壞人的,卻是那個沒有得到愛情,卻一直付出愛情的人。

        愛情,王晶基本還是用情節來表達的。而且,似乎也只有這最後一場,才打開了觀眾的情感。觀眾在對情節分析後,會提煉出一些愛情的感觸。細膩的愛情,《大上海》中沒有,也許王晶應該與擅長纏綿的女導演合作。

        王晶在《賭神》系列中,都會突然揭開「計中計」,觀眾在驚詫之餘,看到「壞人」失敗地垂頭喪氣,觀眾會獲得如釋重負地愉快。本片,依然是在最後引爆,觀眾體會的卻是驚心動魄。這的確是一個爆炸的效果,卻是在太長的平淡之後,為了埋伏這次爆炸,王晶用了太長的引芯,讓觀眾在太長的時間內,只看到男人爭搶女人。

        最後三分鐘,事件有結果,人物有生死,節奏快速、資訊密集,讓觀眾呼吸急促。——這是本片最精彩之處,萬不可劇透。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