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挪威的森林--Norwegian Wood

挪威的森林/挪威森林/Noruweinomori

6.3 / 12,522人    133分鐘

導演: 陳英雄
演員: 松山研一 菊地凜子 水原希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林風而舞

2013-01-18 19:28:19

心理的自我成長,自我救贖之路


      剛剛看了日本版的電影《挪威的森林》。21歲的時候讀了村上春樹的小說《挪威的森林》,那時我以為這是一本寫青春的憂鬱和性的小說,那麼多性的細節描寫,是青春的荷爾蒙。31歲的時候看了電影,又重新走入了那本書。不可否認,電影拍得很忠實於原著,內容的取捨,細節的描述,留白,是一部拍攝手法很不錯的好電影。電影簡單、直白的帶我讀懂了小說的內容,讀懂了作者想告訴我的東西。原來人真的是要經歷的,經歷愛情、經歷痛苦、經歷心靈的洗禮,才會成長,才會明白那些歷經更多的人想要告訴我們的事情。
      人的心靈,思想真的是一件很奇妙的上帝賜予的禮物。其實村上想告訴我們的事,不過是人的心靈成長史,是人的心靈選擇史。我選擇我要的,我忠於我自己。
      電影的導演一定是村上小說的領會者,電影裡只表現出他最願意表達的四個人物。渡邊、木月、直子、綠子。很顯然這四個很年輕的孩子都不像是那個年齡最普通的孩子,他們的心靈都很奇特。
      木月和直子是抑鬱症患者,或許兼或自閉症。木月死於17歲,故事沒有交代木月自殺的更多原因,他愛直子可是選擇放棄。永遠的逃避,或許對自己來說是解脫的一種方式。直子也是抑鬱症,她的內心一直在不斷的衝突。她對渡邊說因為木月的死讓她不知道該怎麼和人交往。她說她不知道什麼是愛,她愛的人卻不能讓對方分享自己(性),對著她不愛的人卻打開了自己。她說是因為和渡邊這一生唯有一次的打開自己(做愛),讓她不停困惑,矛盾,質疑,衝突。表面上看直子是在不停的質疑她和對方的關係,可實際上她一直都在質疑的是自己。她從沒有喜愛和接納過自己。電影裡有一首歌:「I wants had a girl ,oh,should I say , she wants had me ,she should me her room , it isn』t good ,like nuwel’s world ,她叫我留下,讓我隨便坐坐,我環顧四週,沒有一把椅子,我坐在一快小地毯上,喝著她給我的酒,等待屬於我的機會……」這首歌是唱給直子的。直子最終死於對性的糾結中。對她來說性代表著接納。她和木月,包括和渡邊都不能做愛,只有唯一一次在她生日的時候。生日意味著誕生,誕生是從母體中赤裸裸的來到這個世界,這是不是是意味著本我的開始。而那次的性,其實是一個找尋自己的機會,可是直子沒有意識到,人要認清自我真的很困難。對於抑鬱症患者接納、喜愛自我,到打開自我是一個多麼艱難的過程。
      渡邊是一個很有自我意識的正常男孩,經歷了好友的自殺,因為一次性,抱著拯救者的心態去愛朋友的女友,像他自己所說,他有一種責任,代替木月不放棄直子。他遇見綠子,愛上綠子,可是仍然要堅持他的責任。他經歷了兩次所愛的朋友的死亡,他逃避過自己,迷失過自己,可是仍然選擇了堅強,選擇開始新的生活。挪威的森林,也許是冷清的,熱的溫度卻只能來源於自己。小說更像是渡邊的心靈成長史。有能力愛自己,有能力愛別人,有責任感。
綠子是裡面最讓人喜愛的角色。因為她本身就充滿了愛。經歷過苦難,家庭的變故,父親的死亡。可是她始終是愛自己的,忠於自己的內心。她總是很誠實的表達自己最原始的渴望,她堅守自己的道德感,勇敢的追求內心的願望。接納自己,也接納所愛的人。愛自己,也愛對方。她就像一股愛的泉水,充盈自身,然後溢出,感染到渡邊,吸引到渡邊。
      電影裡還非常簡單的刻畫了另外兩個人物,永澤和純美。永澤也是某種典型心理特徵的人物,就像台詞所說,他既擁有令人驚嘆的高貴精神,又是無可救藥的世間俗物。他對自己有著高度清晰的認知,完全的接納自己,愛自己,甚至到控制自己。把自己上升到一定的高度,鄙夷和玩弄可以控制的人。不需要來自於別人的認可,也沒有打開自己心靈,分享情感的需求。而這樣的人,恰恰會吸引到純美類型的人。既想去拯救別人又需要別人的拯救。全身心的去愛,又需要別人的回應來認可自己的愛。像故事裡,她沒有任何條件的愛著永澤,可是當最終無法得到永澤的愛時,她沒有了價值感,選擇了自殺。當愛著又過份在意回應時,這樣的愛是健康的嗎?或者單純的去體驗愛著的美好,或者接受不愛、勇敢的放手,這才是愛。愛原本只是一個人的事情。
      渡邊之所以活著,劫後重生般活下去,是因為他最終選擇了自我成長,選擇了勇敢的接受,選擇了堅強的站立,選擇了不放棄責任,選擇了忠誠於自己的內心。綠子之所以活著,健康美好的活著,在於她選擇先愛自己再愛別人。悅納了自己,才能悅納別人。愛從來都不會枯竭,也不是有限的,愛像泉水,充盈、溢出,所到之處開花結果,孕育出更多的源泉。
      20歲的故事在30歲的時候終於讀懂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