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聽說桐島退社了--The Kirishima Thing

听说桐岛要退部/听说桐岛退社了(台)/桐岛失踪后(港)

7.4 / 1,534人    Japan:103分鐘

導演: 吉田大八
編劇: 吉田大八 喜安浩平
演員: 神木隆之介 橋本愛 大後壽壽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2013-02-20 19:47:15

茶杯裡的風波,茶杯外的我又想了很多。


電影的群像描寫真實而服帖到讓我默嘆,這才叫真正的」等身大「!各種微妙明暗參半的心理情緒都細細密密地滲透在鏡頭裡。平淡不驚卻把我完全帶入(回)那個世界。非痛非癢但心裡一直有些什麼隱隱糾扯至片終未停,只要曾經上過學的觀眾都不會不被牽動某條曾經熟悉的神經。

所有主要人物們大致可以分為兩組,所謂的イケてる組、イケてない組。(這個概念真不好譯,但每一個曾經是學生的人都懂,就是豆瓣簡介中的「金字塔頂端/底端」,有的翻譯成受/不受歡迎,總之就是學生群體間最威風主流的那個幫派和其他人。)兩組人在影片裡正好以有無參加社團區分開,又可以「桐島」的退部及失蹤事件後各自反應來區分。

追隨傳奇人物「桐島」的三個男生、 桐島的校花女友和她的女伴,而這位「第二校花」又和桐島的哥兒們菊池(桐島後的「第二」)是一對。以上代表イケてる組都為歸宅社(無參加社團)。在「神」般地位的桐島忽然消失前,桐島的三個哥兒們每日放學後schedule就是邊閒耍籃球邊等待桐島的排球部活結束,而兩個女生也是以「等男友」為課後活動重心。直到某一天桐島消失,這種平衡因他們共同擁護的中心「桐島」的消失而被打破。一直在等的「桐島」成為「戈多」,而以「等待」作為日常重要組成部份的各位失去這個重心後惶恐不安。

和兩個イケてる女生「一起玩」的原有另兩位羽毛球部的女生。在「桐島」事件前這個女生小團體 以心之所向/性質的不同 已埋裂痕(真心熱愛羽毛球且認真部活的實果明白兩位以等男友為主要任務的」校花「不可能明白她或排球候補小泉)。在事件發生後,各自的屬性和意願之異放大顯現出來,以之前一直曖昧溫和的霞給紗奈的一巴掌正式打破了這種表面和諧。

以前田為首的電影部代表學校中最無存在感的otaku群體。本與」桐島「一族不沾邊,在最後的天台短暫的」殭屍的逆襲「一戰,象徵了校園中的underdog的反抗起義(就算只存在於這群影迷otaku的映畫/臆想世界裡)。作為桐島事件的旁觀者的イケてない組代表前田對著尋找桐島的イケてる組喊出了」奇怪的是你們吧!!!「——一句戳破了一直維持的假像,揭露了所有以」桐島「為幌子的人迷失後暴露出的真實的空虛質地。

電影中與被」桐島「事件攪得心神不安的一廂形成鮮明對比的另一廂是各自潛心投入部活的各個社團的學生:
不想違心拍老師指定劇本的電影部,在前田帶領下毫無存在感地在校園的角落裡拍自己所愛的殭屍cult片。
羽毛球部的實果和霞最終無法苟同順從」校花組「對自己所珍視之物(部活、小泉、前田 = 各自夢想的純粹熱情和為此的努力)的嘲笑。
一直暗戀菊池的女生澤島任負責穩重的吹奏部部長,每日苦心孤詣地在菊池等」桐島「時能夠看見的暗處假裝練習,希望對方注意到自己。終於在這個」秘密部活「的最後一次中,在菊池和女友的故意接吻表演中死心落跑。努力平復氣息後歸隊,終於合奏出最完美的一次。
還有讓菊池怕面對的一心一意全身心獻給棒球的隊長——菊池這個角色的中途半端、曖昧不明、猶豫不定在群像中非常扎眼(其實霞這個角色也是):在小團體中的相對寡言、心意的不明、對待女友的不咸不淡、面對棒球隊長時的膽怯。在最後一場只剩菊池和前田的天台戲裡,對比自知無法成為導演但擁有電影夢的前田的坦誠無悔,菊池在前田讚嘆著他」果然好帥(カッコイイ)「的鏡頭裡慚愧自卑得流下了淚。

菊池和前田,代表著所謂的」イケてる組「、」イケてない組「的兩方,哪一方才是真正的 カッコイイ ?

表面風光、人人艷羨的那方的幼稚空虛迷茫在」桐島「這場茶杯裡的風波後全部暴露。在影片中一直位於處於イケてる組中曖昧和迷失菊池在片終被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前田的衝擊震撼甦醒,淚流跑下樓,背對鏡頭面朝球場,此時電影將周圍雜音濾去,在只剩下他所面向的棒球隊的訓練聲響中撥通了桐島的電話。 他要和桐島說什麼=他最終要和自己說什麼?他最終能不能找到/敢不敢面對桐島= 他最終能不能找到/敢不敢面對自己?

最後電影cast字幕裡,除了歸宅社員們每個角色名字後面的小括號里寫著各自社團,而值得細心注意的是菊池這位(原)歸宅社的名字後面有了個空的小括號。意味深長點明了電影意旨。從頭到尾看下來,比起海報上的前田,其實菊池才更像是這部電影裡的隱藏著的第一主角。

而最後一群等待、尋找「桐島」的各人最終有沒放下這個一直面目模糊的焦點,先尋找各自早已迷失不知散落在哪的自己?

現在從校園裡走出來後回望過去,才發覺「學校」不就是一個社會縮影麼。比起其中清晰卻又如此虛無的群體、階級劃分,感嘆一生懸命地將時間和熱情投入到自己所愛的事物上才不算青春枉費。在那個曖昧的階段,在仍然穿著校服的身體上認識自己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認同著什麼、喜愛著什麼.....然後日後回想,哦...原來屬於自己的人格在那時已經塑造成型了。

風光閃亮的風雲人物也好,默默無聞自有小宇宙的平凡學生也好,成年人低頭俯視或者當這群少年將來回望,這場茶杯裡的風波不過是如小孩過家家的那點兒屁事兒。學校里那誰退了社、那誰三不參加社團、放學後時光是怎麼消磨的、和什麼樣的同伴交往......不過芝麻綠豆。但把這些換個說法:能否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什麼才是自己追求,選擇怎樣的方式生活,自己賴以生存的東西是什麼...... ——卻是決定今後各自人生的最重要的東西不是嗎。

想起那部成為青春片表表姐的電影裡那句最有名的台詞:「留下了些什麼,我們就成為怎樣的大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