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口白人生--Stranger than Fiction

奇幻人生/口白人生(台)/离奇过小说(港)

7.5 / 236,689人    113分鐘

導演: 馬克佛斯特
演員: 威爾法洛 瑪姬葛倫霍 艾瑪湯普遜 昆琳拉提法 達斯汀霍夫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梓秋

2013-02-23 02:26:06

fall in love with life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主人公哈囉德是個國稅局審計員,與無限數字打著交道,有些強迫症的他生活也是精準無比:清晨刷牙76次,前後38次上下38次,以近57步一街區的速度跑過6個街區,正好趕上八點十七分的那趟巴士。通過這些誇張的戲劇化描寫,構成了他單調而乏味的生活。忽然有一天,他聽到了一個聲音,抑揚頓挫的英語細密而甜美地講述著他的一舉一動,甚至他的死亡。聲音來自於一個女作家,嗜煙如命,在城市的另一端。她渴望再寫出本優秀的小說,她已經很久沒有出版好作品了。她對死亡如此著迷,以致於她筆下每個主人公的結局都是死亡,自然也包括主人公哈囉德。兩人相遇之後,哈囉德在巴士上專心看完了她的小說,並告訴她,就應該這樣寫完,他已經準備好第二天慷慨赴死,只有這樣寫小說才稱得上傑作。而他自己在得知自己即將死亡之前,生活漸漸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邂逅了愛情,學會了吉他,變得美好起來。最終,女作家並沒有讓他死,在打著「dead」時,她停住了,眼淚流了下來,她知道自己的小說不會成功,但是她依然選擇了這樣的結局。她的慈悲拯救了哈囉德,自己也終於換上了件有女人味的衣服,與人交往……
       一支筆,奇幻了誰的人生?
       或許我們的生活本身就是平淡無奇的,百無聊賴地向前推進,那是因為我們覺得死亡還很遙遠,只有當它突然降臨的時候才會幡然醒悟,原來人生是如此短暫。電影用戲劇手法讓我們發掘並珍惜這白駒過隙間的美好。編劇通過愛情讓生活找到煥發光彩的鑰匙,發生質變,這是一個比較俗套的方法,但也是一個比較可行且靠譜的方法。自從那個麵包店的女孩進入他的生命,世界好像亮了起來。愛情自古如此。
       古老的印第安人有個習慣:當他們不斷遷徙時,總要在特定的時間停下來駐紮,即使並不疲憊。他們相信,每個人都是有靈魂的,跑得太快,靈魂就會遠遠落在身後,於是他們選擇停下來,等到自己的靈魂馬不停蹄地趕上。那對於我們呢?我們每天高壓下如一台機器連續不停高速運轉著,但是生活本質並非如此,靜下心來,我們還有很多點點滴滴可以做的:週末去聽場演唱會,讀本小說,看部文藝片,春天去看看盛開的櫻花,甚至在夜深入靜的時候仰望星空……我們可以做的不勝枚舉關鍵在於你是否有勇氣突破頑固的舊習慣。我們沒有死亡的威脅,但並不能因為死亡遙不可及就成為碌碌無為蹉跎歲月的藉口和理由。或許當流年似水,以時間的印跡來洗滌舊塵,才會留下蒼白的曾經與洶湧的悔恨,但為時已晚。
       我們都是活在當下的人,從現在開始改變,一切還來得及。
       小說中的女作家在創作中遇到瓶頸,但她依然選擇讓自己筆下的主人公活下來。每當一個作家開始構思時,其實是扮演著內心世界的上帝。為了製造戲劇效果吸引觀眾眼球而讓主角不斷遭受重創,甚至死亡。究竟是什麼讓作家在虛擬世界中變得冷酷無情?是讀者。生活平淡無奇,為了尋求刺激就把希望寄託在作家身上,對生活麻木的讀者只有置身於血雨腥風的江湖裡笑傲天下時才會獲得莫大的滿足。其實何必如此?又何苦如此?改變自己的生活,愛上自己的生活,在迷失中找到方向。
       另一方面,對於作家而言,值得慶幸的時,當她從虛擬中回到現實,意識到自己筆下的人物是真真切切存在於世界上時,她會感到一絲不忍,一絲慈悲,天堂在心,正是如此。對真實心懷敬畏,這是一種普世的價值觀和正能量。她在功成名就與慈悲為懷之間選擇了後者,儘管小說的新結尾「it's just ok」。自古以來都是一將功成萬骨枯,有多少成功者是踩著失敗者的身體一步步往上爬的。但是,上帝也是慈悲的,與其說是上帝不如說是生活和世界本身,生活,世界本是荒誕的,只有信仰,慈悲與寬容讓生命生生不息。
    
      「有時候我們迷失在絕望與恐懼之中,幸運的是,我們還能從身邊熟悉的手中得到安心,或是友善及愛的表示,或是隱約的鼓勵,或是愛的擁抱,或是安慰的奉獻。我們必須記得,這些細小的差別,是它們拯救了乾涸的靈魂。」

       希望這部電影能帶給我們什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