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

悲惨世界/孤星泪(港)/音乐剧悲惨世界电影版

7.5 / 349,370人    158分鐘

導演: 湯姆霍伯
編劇: 維克多雨果
演員: 休傑克曼 羅素克洛 安海瑟薇 亞曼達塞佛瑞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石南

2013-03-16 09:30:04

出走的麥克馬洪


      說到《悲慘世界》令人印象深刻的兩位主人公之間的較量,莫過於冉而讓和沙威,一個是有罪的犯人受到主教的感化決心從良,一個是正義的督察堅信壞人永遠是壞人。沙威的人生哲學自然是明顯的:人性惡。所以他才會千方百計的追尋冉而讓十年之久,即使他已經改過自新,即使他有了體面的工作,令人尊敬的地位,沙威也抱定了不抓到這個十多年前越獄的逃犯誓不罷休。
    人性惡自然是一種觀點,哲學家也沒有辯駁清楚,沙威也不過是這些人中的一個。他固守著人性惡的這一信條的同時,造成這一本性的原因或許和他本人早年的經歷也有莫大的關係,可惜小說沒有交代這一來由,我們就無緣探究這位近似變態的人物的內心世界,只知道他秉公執法到了頑固無情的地步。慶幸的是雨果逝世後,他的故事有了序曲,當代媒體人將雨果塑造的主人公形象延續至今,轉換了故事發生的時空,背景定位到當代美國,於是,有了《越獄》中的麥克馬洪。
    稍加比較就會發現,這位人物與沙威有極其相似的行事風範,甚至從劇情發展上也有驚人的相似性。沙威追尋的是冉而讓,而麥克馬洪咬住不放的對像是邁克·斯科菲爾德。行文到此,實際上不難發現冉而讓和邁克·斯科菲爾德也有驚人的相似性,兩位的逃亡之路都非常周密,為了甩掉尾巴費盡心思周旋,期間上演了一個個驚心動魄的場景。冉而讓和邁克·斯科菲爾德的聰明以及贖罪的使命高度吻合,這不得不讓人懷疑《越獄》的編劇們是否取自《悲慘世界》的靈感,當然這也無從論證了,相比《越獄》對《肖申克的救贖》的抄襲,這真是小巫見大巫了,這都是題外話。
    現在再來看看性惡論者麥克馬洪,和《悲慘世界》中的沙威吧。之所以在前面說過,當代人延續了雨果的創作靈感,將沙威的形象沿用至今,並使之變的更加飽滿,一方面緣於麥克馬洪的追兇之路更加波折,另一個重要的方面是馬洪有了前世。儘管你會說看到的這方面的跡像是馬洪神經質的嗑藥場面,但不能迴避的是,劇情發展中時不時會追溯馬洪的過去,這一場景是通過邁克·斯科菲爾德牽制對手呈現在觀眾眼前的,所以你才不會覺得探員馬洪的前世那麼重要,因為邁克·斯科菲爾德的越獄目的才是主線。
    透過哲學視角審視探員馬洪,得到的不是心理變態者,而僅僅是「性惡論」者,他的行為也不過是嫉惡如仇的極端癥狀,只不過我們的時代比雨果的時代心理學稍加進步了一點點,使得我們有了解釋這一行為的另一種可能。然而,不論現代心理學如何神秘的解釋,還是故事情節的改動如何的跨越時代、場景的變遷如何的翻天覆地、故事的頭緒如何的眾多,在追逃犯的這條路上,麥克馬洪實際上就是沙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