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

悲惨世界/孤星泪(港)/音乐剧悲惨世界电影版

7.5 / 349,370人    158分鐘

導演: 湯姆霍伯
編劇: 維克多雨果
演員: 休傑克曼 羅素克洛 安海瑟薇 亞曼達塞佛瑞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2013-03-17 08:35:55

點滴感受


    由於本人沒有看過《悲慘世界》的原著,以下僅是個人感受。有什麼不同的觀點歡迎分享。
    我認為有兩條線貫穿整個電影過程,一條是珂賽特和男主角之間的感情發展;另外一條是革命的進程推動電影情節的發展。
     從最先女主角的悲慘經歷入題,配合音樂劇的特點氣氛的感染,讓觀眾比較輕易的走進女主角的內心世界,各種思想的拷問和肉體的折磨,結合當時的背景,階層化明顯,在這等級分明的環境中,加上女主角在被強姦(我這裡理解為強姦,主要這不是你情我願,也不是出於利益為目的交換)後的一段比較長的心理表達,可以感受到她內心的痛苦。
     另外一條線索給我啟發比較深刻,由沙威作為統治者的象徵,而男主角參與的革命的過程中,我看出一種東西在革命同時也是在當今的身處的國家難能可貴的東西,叫做信仰。以前,我每次聽到人家說到「信仰」一詞,自然而然的與宗教聯繫起來,而且認為那個人在裝什麼高尚啊?而現在我明白了,信仰與宗教不是可以劃上等號的,個人覺得信仰可以理解為一種精神的寄託,特別是在物慾橫流的現實中,為安放身體的房屋焦頭爛額的時候,更應該為自己的靈魂找個安樂窩。在電影中反映的是法國大革命的歷史,引申到我們的歷史長河的革命階段,似乎有很多地方值得去思考(這裡沒有只是說思考,沒有說我們的不是,更沒有崇揚媚外的意思)。重大的區別是思想先行,啟示我們的覺醒去行動;還是說因為革命中的障礙才讓我們看到原來方向錯了。如果把革命比喻成一列轟隆前進的火車,那麼司機就決定著目的地,而軌道的鋪設就是決定我們的方向,而燃料則是我們思想的內涵。缺乏一個技術嫻熟,眼明手快的司機,是列車致命的傷害,就如革命者的掀起革命的旗幟,而其中的乘客必須得留意窗外的風景變換;同時,一列車沒有了燃料的動力,你想進行無思想指導的無共同意識的革命是不可行,畢竟你用人力去拉動火車是不實際的。給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個小孩自動走在街壘的前頭,不幸被兩槍擊斃,有點不明白這個情節所暗含的意思。而至於男主角沒有同時也叮囑科呂斯不要將他的那段過去告訴珂賽特的,我覺得是一方面是因為男主角的尊嚴感的問題,要在「女兒」的心中塑造一個完美的papa形象,嗯,這個推測好像沒什麼說服力,畢竟也不是男主角的主觀犯下的錯誤;另外一方面是男主角希望她能在一個更加平等的社會環境中成長,而不要被壓迫在等級制度下。
    討論中有人說可能因為我們太生活在幸福的環境中(呵,這裡「幸福」留下餘地)而思想上沒有覺醒。像一個同學所說的我們都選擇性的注意,zf都是活在新聞聯播里,而我們選擇了部落格,正如劉瑜在《觀念的水位》中說到的,我們都是才用一些老師上課檢查出勤時用的一句「沒到的舉手」,可能這是自欺欺人的高調方式吧。如何讓那些沒到的個體引入到公眾的視野,這與體制和意識形態都有關係,作為一名普通的老百姓卻用統治者的思想,必需要很大的力氣去將其斬根除草,zf是否能在追求GDP的高速發展時,停下來,想一想。要知道這也是一種文明的表現呢?
  最後革命血流成河的畫面在腦海中還很清晰,槍林雨彈的革命比漸進式改革來的爽快多了,看到英勇就義的,在槍口下壯烈犧牲的,我們在痛苦悲傷同時,在思考是神秘的力量讓他們這麼義無反顧,無一例外是腦中的思想在指揮著他們的一舉一動。漸漸明白那些為了追求自由平等的信仰而作出的偉大行為,慢慢的理解到解放思想的重要性,確實需要一種共識去引領時代的發展。可能有人說我們有儒家等諸子百家的思想,不是我們的文化博大精深嗎?但是可恨的靈魂一直都在流浪,真該死,我又聯繫到了如今的貪污腐敗問題。迫切需要一種營養劑去治癒靈魂的貧瘠,千萬不要給我注射速成雞的激素喔,要對症下藥。
  還有就是這種音樂劇的感染力可謂強啊,到電影尾聲時有種衝動跟演員們一起哼唱呢,似懂非懂get 到歌詞的意思呢。有機會真要找原著看看,細細品味。
     停一停,想一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