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戀上海明威--Hemingway & Gellhorn

海明威与盖尔霍恩/恋上海明威(台)/海明威传

6.3 / 7,819人    155分鐘

導演: 菲利普考夫曼
編劇: Jerry Stahl 芭芭拉透娜
演員: 妮可基嫚 克萊夫歐文 羅德林哥桑特羅 勞勃杜瓦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青檬

2013-04-08 03:50:38

愛比恨持久


幾乎在影片的開篇,海明威與蓋爾霍爾的結局就已經註定了。蓋爾霍爾對自由,正義,世界人民福祉的信仰,比海明威的要純淨太多,如果海明威還有的話。海明威就像是在老人與海中的那個漁夫,雖然他可已經歷狂風暴雨,到深海魚大魚搏鬥,但是,骨子裡,卻終究屬於陸地,終究是要回到陸地,回到家庭中去過小日子的。而葛內虹則不同,她像一條鯨魚,她的心中,有著更廣闊的天地,跟寬廣的視野,蓋爾霍爾屬於海洋,並且嚮往海洋。當海明威與蓋爾霍爾最初相遇的時候,海明威對於海上的風浪經驗豐富,而又聲名顯赫,而蓋爾霍爾初生牛犢,卻又美艷驚人,兩個人一拍即合,如膠似漆,但是,當兩個人在西班牙內戰的洗禮中經歷了一切之後,海明威像漁夫一樣,累了,也許怕了,準備縮回自己的溫柔小屋,去寫那些充滿了自我陶醉感的故事的時候,蓋爾霍爾則更加成熟,法西斯在西班牙的勝利更激發了她的鬥志和前進的慾望,裂痕在電影首映禮中產生,海明威說,這部電影,紀錄的是土地和人,而蓋爾霍爾說,寫實藝術的職責,是為無聲者吶喊,為無辜者正名,揭露統治者高尚表面下的謊言。短短幾句話,高下立現。我不太清楚當時美國社會對海明威的評價到底如何,但是,在導演已經藉著那個評論家和他前妻的嘴,黑出了海明威的翔:「他的文采掩蓋不了他對失去男子氣概的恐懼」。「是我,佈置了這一切來證明你不是耍孩子脾氣」.....。隨著世界局勢的發展,兩個人的差距也慢慢顯現,蓋爾霍爾渴望著深處的大海,蘇芬戰爭,抗日戰爭,每場戰爭都激發著蓋爾霍爾,而海明威則像個覺得自己已經離家太遠的漁夫一樣,terrified,hiding in his own storage room, 只是靠這紙醉金迷,和四處吹噓,和炫耀,來掩蓋自己對於戰爭的懦弱,冷漠,無能。直到最後,蓋爾霍爾潛入深海,而海明威,則一個人,啟程趕往另一個溫柔鄉。海明威在蓋爾霍爾之後靈感全無,大抵有如下幾方面的原因,首先,經歷了蓋爾霍爾的海明威,也如同看到了正版的盜版,發覺與蓋爾霍爾真正的高尚情操相比,自己所謂的勇氣,力量,不過是性慾,酒精,孩子氣,和刺激感的混合而成的一坨,海明威也許是一個優秀的寫手,但他只是善於誇大他所經歷的風浪,並且裝作自己是那個征服世界的人,而與真的心懷世界的蓋爾霍爾遭遇之後,變原型必露,相形見絀了,從此,再想自我陶醉,自我吹噓,底氣自然就不那麼足了。其次,當時經歷了大蕭條的美國,每個人都人人自危,對於世界的局勢,也採取了孤立主義的態度,選擇隔岸觀火,但是美國人骨子裡又痴迷於標榜自己的道德優越性,這樣的心理需求和實際上的不作為之間的落差,也早就了一批像海明威一樣,虛偽,浮誇,看似關心世界福祉,實際不過是拿別人的戰爭找刺激的人,而這批人,也成了海明威的重視擁躉,後來隨著二戰開始,美國再也無法置身世外,見識了真正戰爭的美國大眾,也就不會再相信海明威一驚一乍,小題大做的所謂勇氣了。電影的導演在政治傾向上是比較左的,而海明威,對於電影的刪減,在中國宛若觀光的採訪,回到美國後的傻缺行為,都說明了海明威不過只是個美國右翼勢力的代言人,玩偶,被閹割的御用文人,骨子裡充滿了虛榮,浮誇,大男子主義,還有孩子般的小心眼,嫉妒,和衝動,而非真正像蓋爾霍爾一樣的為自己的政治理想奮鬥的鬥士。海明威,是那個時代的縮影,the so-called American Hero.實話說,這部電影對我也產生了衝擊,也許每個男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海明威的影子。不過,在那個年代,估計也許也不會有人做的比海明威更好了,蓋爾霍爾是世界的,不是家庭的,這一點,不管哪個男人遇到她,都無法改變,更何況他陪著蓋爾霍爾出生入死,而且,海明威自己也受著煎熬,一方面他追尋勇氣,一方面卻也無法割捨庇護,這也不是海明威的錯。所以,雖然道路不同,也許蓋爾霍爾也覺得海明威只是個偽裝強大的男人,蓋爾霍爾還是從心底的感謝那個祝他一臂之力,給予了他戰火中的幸福,牽掛,與溫暖的男人。所以,在影片的最後,蓋爾霍爾還是拿出了那封信,遙想起戰火紛飛的年代,「愛比恨更長久」所給予他的安慰與鼓勵,拿起電話,親自為海明威正名。可以說,在故事的最後,蓋爾霍爾對海明威的愛,在經歷了50年的折騰之後,戰勝了她對他的恨————愛比恨更持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