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鐵人3--Iron Man 3

钢铁侠/铁甲奇侠(港)/钢铁人(台)

7.1 / 901,183人    130分鐘 | 195分鐘 (assembly cut)

導演: 沙恩布萊克
編劇: 沙恩布萊克
演員: 小勞勃道尼 葛妮絲派特洛 保羅巴特尼 蓋皮爾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烏鴉火堂

2013-05-05 12:02:30

霸王卸甲,立地成人


  中國有句古話:悶聲發大財。少說話多辦事,效果顯著。但超級英雄們似乎從來沒有話語權,他們只會將自己用各種行頭武裝起來,然後各種拯救世界,也算「悶聲」。但《鋼鐵人3》中卻一反常態,讓一個超級英雄脫下盔甲,會受傷會抑鬱,更加接近於「人」。一個血肉之軀的自救之路,本片並不是先河,也不能成為代表,只能算反傳統英雄的另一個類型。
   
超能力症候群


    大概是從《蝙蝠俠:黑暗騎士》開始,一種癥狀就在超級英雄群體中蔓延開來,我們稱之為「超能力症候群」。無論是《蝙蝠俠》還是《鋼鐵人》,甚至在預告片出現《超人:鋼鐵之軀》的端倪,他們都不約而同的鑽進了死胡同,然後在攀著陡峭的牆壁找到一條自我救贖之路,用電影工作者的話來說,這是為了讓英雄們變得不在「高大全」,在觀眾的眼裡,一成不變的大英雄成長早已不能滿足我們日益進化的審美需求,只有被揍的爬不起來,才有還擊的可能,給人一種賤兮兮的感覺。超級英雄非凡的能力不再信手拈來,而是代價頗重。

   在《鋼鐵人3》中就為我們展示了一個超級英雄自我修復的過程。電影的故事發生在《復仇者聯盟》之後,連場戰鬥對心理的創傷、雷神、外星人降臨讓自己信仰和世界觀的土崩瓦解,加之新一輪的敵人,住宅被炸,盔甲被毀,正如美國隊長所言:「你永遠只會把自己隱藏在盔甲的後面。」

   舉個例子,小時候看《哆啦a夢》的時候(那時還被稱為《機器貓》),以野比大雄為首的一干小學四年級的學生頭上頂著竹蜻蜓滿天飛之時,我就在想,他們會不會恐高?萬一竹蜻蜓出故障怎麼辦?這就是如今很多同類電影對人物心態的挖掘突破口,讓英雄也遇到普通人的現實問題,把他們從神變為人,變得更加接近觀眾。

   盔甲被毀可以修復,心靈防線的崩塌則難以治癒。《鋼鐵人3》的特效場面不是很多,多數時間在展示沒有盔甲的托尼·斯塔克走出地下室,在遠遁他鄉的救贖之路,這與《黑暗騎士崛起》中布魯斯·韋恩被重創後在山洞自我沉思的道路非常相似。

   其實,這樣的路線安排單純對電影劇情來說,無疑挖掘了故事本身的深度和廣度變得更有看點。對於角色來說,可以展現出當一個普通人發生質變之後,所面對的困惑。

   原本打算利用超能力成為英雄,結果卻發現能力遠超其他普通人時,心態也逐漸失衡,一個異化的個體,讓一個本來就遠離社會群體的宅男變得更加疏離,身上的擔子也更加沉重。這種從底層突然飛竄雲霄的落差感並不是任何人都能駕馭。比如在《超能失控》中就是針對這種心態來拍攝的偽記錄電影,結局一個死亡一個遠遁,非常杯具。

   電影之所以這樣安排,用句俗話說是「接地氣」,突出人性化的思路,也讓新時代的超級英雄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到了《鋼鐵人3》的托尼·斯塔克這裡,又因自身的個人風格而變得與眾不同。

面具後的血肉之軀

   本片的導演沙恩·布萊克的編劇技巧非常厲害的,要是沒有他05年編導的《小賊、美女和妙探》(聖迭哥影評人評選最佳原創劇本獎),唐尼估計也無法獲得鋼鐵人這個角色。可以說沙恩非常了解唐尼的特質,在他的劇本下,本來就是唐尼一個人撐起的《鋼鐵人》系列,到了本片中更加成為了缺一不可的重中之重,不像其他超級英雄電影,換了演員照樣能演,鋼鐵人缺少了唐尼,效果大打折扣。

   腰纏萬貫、風流倜儻、冷幽默葷段子、奧迪R8和e-tron,托尼·斯塔克又把超級英雄面具後的角色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他不像蝙蝠俠布魯斯·韋恩那樣有一種天生憂鬱的氣質,斯塔克本身就是一個花花太歲。這樣一個人物救贖之路顯然也一定要特立獨行。其實在《鋼鐵人2》就有這種跡象,關於鋼鐵人「目無法紀,和平私有化」的論斷一直在困擾著我們的超級英雄,但結尾反轉有些過於刻意,欲速則不達。

   反倒是《鋼鐵人3》中,讓這位一開始就遭遇心魔,萬念俱灰之後踏上一條自愈之路。這條主線無疑是精彩的,因為真正觸及到了斯塔克人物的內心,對戰鬥的厭倦,對責任和能力的失控,當沒有盔甲之後的所為,電影給了很細緻的描寫,也安排了幾位角色和事件,讓小鐵人的創傷一點一點的融合。同時又不像蝙蝠俠那樣冰冷的角色,斯塔克的救贖之路仍然帶有自身的特點,永遠玩世不恭,愛講冷笑話,還多了一項「自嘲」的技能。一切都在指向人物強大的內心,重新正視自己的責任感。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與自身的生活風格相掛鉤的。總的說來,《鋼鐵人3》中對「超能力症候群」的表現,是涉及到骨髓同時又不是那麼悲觀,給人一種隨時會在廢墟上騰空希望,才讓一個普通人的二次劈掛上馬的過程變得與眾不同,效果顯著,那場空軍一號大營救是逆襲之時最爽快的一幕。

  以上是《鋼鐵人3》的優點,也是最大的亮點,下面說說缺點。

  關於「偽3D」、「中國特供版」這些話題顯而易見,不說了。特效場面可以說小有看點,畢竟這種美國大片這方面絕對不含糊,並不突出,也不坑爹,而本片真正的看點真的不在於特效,也不多說。最大的問題是身為一個看過漫畫的門外漢,對滿大人(曼達林)的設定讓人吐血三升。原著中呼風喚雨的人物,沒想到是這麼「肉」的一個角色,也許有人說這樣的設定對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來說不是問題,但這裡主觀一點,這個設定對於看過原著的人來說,才是最大的問題。

  雖說漫畫英雄中凡人不在少數,但本片無論與那些凡人還是超人在成為超級英雄後被廣大影迷所愛戴相比,最大的不同便是,片中更吸引人的不是其成為超級英雄之後鋼鐵人,而是冷冰冰盔甲之下的托尼·斯塔克。因為這是一個真正能屈能伸,敢作敢為的「人」而不是「神」,片中沒有斯塔克的地方就顯得有些無趣。《鋼鐵人》這套電影致使很多觀眾不會成為鋼鐵人的粉絲,反倒迷上了小羅伯特·唐尼這個氣質型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