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子
2013-05-06 07:58:58
見所不見
如果有一種東西的存在能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到彷彿不存在,那就接近完美了吧。
電影中被採訪的對象中,對Helvetica無論是持喜歡或者狂熱或者無態度或者厭惡的態度,都有一些相似的看法:人們都用它,因為它就在那裡!不止一次的,Helvetica被比喻作空氣。
關於切入點
對於電影的背景沒有太多的了解,似乎有一定的」週年紀念「意義,在我看來,從Helvetica一種字體的誕生和流行以及設計師們的各種看法中,字體設計這種職業以及整個行業都可以一斑窺豹。有一個設計師打趣說到普通人對字體設計師的態度:oh, you design typefaces, I thought they're all dead.這個在大眾視野之外的一種職業從一種字體的歷史中讓人大致能看見一個較為清晰的形象。
已經不再使用的活字制模經是這個行業的基本功,一個新手無論怎樣努力也要花不只一天才能做出一個字母的模子,而現在illustrator或者CorelDRAW就可以輕鬆解決。電影開頭老匠人從金屬模子中一個一個挑出大寫的H和其他小寫的e, l, v, t, i, c, a,卡在盒子裡,然後用滾輪上墨,再把紙片放在模子上,再用滑動的滾輪壓一遍,取出紙片,上面的Helvetica和50年前剛剛設計出來一樣。(如果特寫鏡頭再多一些就更完美了!)
整部電影用的是採訪的方式,講述了Helvetica這個傳奇字體的誕生、從歐洲到美國、被各種各樣的行業和設計師接受並採用、有人狂熱地推崇、有人厭煩這種無處不在、有人開始罵它了、有人給它拍紀錄片了。每一段都由一個或兩個設計師來講述,從現實主義到新生代的設計設師,屬於不同的城市和時代,帶著不同的態度,從他們自己到Helvetica,於是電影不只是關於Helvetica了,還有這些設計師們和他們熱愛的工作,他們生活的時代,還有屬於他們時代的觀點。
關於態度
作為一部有一些紀念意義的紀錄片,沒有流於」歌功頌德「,而是加入了很多」反對派「的觀點,顯得飽滿了很多。
從瑞士血統的誕生到流行,其中一個設計師眉飛色舞地描述50、60年代剛開始流行Helvetica的時候,一些死氣沉沉的標識和設計彷彿一沾上它就立馬變得富有生氣,就像什麼魔法讓一個玩偶變活一樣,話中的讚美之詞都有點肉麻了。但是從一個話多到不行還執著於星座的設計師開始,一些比較年輕的設計師們對於這種無處不在的字體又數落不停了,不僅死板、太規矩、預設到讓人沒有選擇,而且還不人道,連越戰和伊拉克戰爭都要怪Helvetica。
」70年代時,年輕一代都追捧迷幻劑一樣的字體,到了80年代,他們的思想完全亂成一團,他們不知道在乎什麼,但他們知道要反對什麼,那就是 Helvetica。「
作為一個比較沒有批判精神的人,我向來對於那些為了批判而批判的後現代和結構都有些反感,那就像絕望地想要獨樹一幟而選擇一個為了反對而反對的態度。Helvetica的的不同之處就在於除了文字本身的意義之外不帶有任何意義,所以給人一種靠譜的感覺,在抽象的語言學家發現語法會通過形式來表現某些意義之前,很多人甚至希望形式也只為內容服務,所以這樣中立的期待某種程度上在Helvetica上實現,可以說它的設計本身就完成了一個很艱巨的理想。但是同樣作為完全外行的人,我也認為設計除了經典之外,可能性才是生命之源,只是有些時候,綁人手腳的不是別人或者別人的看法,而是自己。不同的觀點總是有好處的,讓人不要太陶醉在自以為無懈可擊的邏輯里。
雖然陳述了兩種觀點,但導演的觀點還是很明顯偏向於對Helvetica的喜愛的:熱愛與厭惡Helvetica的設計師們放在一起說不定能掐起來,但是」反對派「表態之後,影片結尾還是回歸了前大半的觀點,這也可以理解,即使紀錄片只是以旁觀者的方式在敘述也不可能做到客觀,因為選擇記錄什麼,本身就代表了一種觀點。另外,整部電影中切換城市和設計師之間的過度都是用不同城市中使用Helvetica的路牌、廣告牌和其他文學資訊,而且影片中所有的字幕(不是做出來的中文字幕)資訊全部使用的字體也都是Helvetica。
在看電影的時候我腦子裡蹦出來一句話:永恆,就是我們在見中所不見的東西。後來想起來是在《刺蝟的優雅》中讀到,一直到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才真正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當一種東西的存在像空氣一樣,就在那裡,理所當然的,自始至終的,到一種讓人幾乎意識不到的狀態的時候,似乎就脫離了與人依附關係,它的存在無關人的存在,就像幾十億年歷史的星球一樣,相對於人渺小的壽命而言,幾乎就是永恆了。所以要說Helvetica會被淘汰嗎?我想不太會吧,即使會也要很久很久,何況50年至今的壽命早已長過很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