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龍族戰神--The Crow [1994]

乌鸦/龙族战神/魔诫追杀令

7.5 / 205,500人    102分鐘 | Germany:98分鐘 (cut version) | Australia:97分鐘

製片: 艾德華布雷斯曼 導演: 亞歷士普羅亞斯
編劇: 詹姆斯歐拔 David J. Schow
演員: 李國豪 厄尼哈德森 邁可溫考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Reese

2013-10-02 07:04:54

你可以不相信,但這就是命運


儘管在我打算看《烏鴉》之前,有一個笨B告訴我這是部爛片。但毫無疑問,《烏鴉》的海報與哥德風格吸引了我。讓我想起來剪刀手,希斯·萊傑,已經《無極》裡面的張東健(誰能告訴我這是為什麼)······
言歸正傳,如果你問我客觀評價這部電影如何,我想說笨B的話對了一半。如果《烏鴉》是MJ的MV,應該夠酷夠炫,但把一個三分半的MV拍成90分鐘的電影——我只能呵呵了。除去情節上的硬傷不談,試問導演玩哥德風格的同時,敢不敢把光給的足一點?經常畫面上一團黑,需要觀眾腦補。
在我看這部電影之前,已經查了不少關於主演李國豪的資料了。這也是我相信《烏鴉》質量水準不高,但依舊決定看的原因。李小龍的時代已經離我很遙遠了,記得有次看CCAV第十放映室,有預告片提到了李曉龍之子李國豪的意外死亡。那一閃而過的畫面,詭異驚心。從那以後我的腦海里一直惦記著那事兒,深深紮根。
李國豪把《烏鴉》當成他事業登上巔峰的一塊跳板,看得出來他演的很賣力也很認真。但很不幸,片場出現事故。事由眾說紛紜,對於我們後人而言,先人駕鶴西去,只能默哀片刻。李氏兩父子的死亡都是那麼離奇,我相信肯定有人會說,這就是詛咒。或者是《烏鴉》過份陰鬱可怖的氣氛,讓李國豪染上了不詳的預兆。我想每種說法自有它的道理,可我認為:你可以不相信,但這就是命運。
我這裡拿我的一件事情來說。年前冬天,我腦抽覺得是時候表演真正的技術了——弄部話劇吧。加之當時涉世未深,被一幫狐朋狗友騙去了1933——那裡是一個屠宰場。當時,投資人,製片方,以及年幼無知的我,都認為我搞的這部戲將會有無窮無盡的光明前景。可結果是,這部戲弄得我雞飛狗跳。直到我認識了一個30歲的女人,才漸漸好了很多(嗯你沒看錯我想說這個女人絕對給我轉運了)。外部壓力是,投資方不給錢,上市公司的老闆,斤斤計較於一萬多塊錢(從那以後我再也不相信老闆好忽悠這種屁話了);製作方因為票房的壓力不斷壓榨我,逼我瘋狂地做宣傳;劇組內部,一對戀人分分合合,演員天天叫囂排練費,劇本改了又改,直到演出的前一週才完全定下來。所有人都對這部戲絕望了,連當初滿腔熱血牽頭的我也不例外。只希望能平平安安地過去就行。現在想來,我都不知道我是怎麼撐過那段時間的。我是一個極愛面子的人,在做那部戲的無數個夜晚裡,我都幻想過從八樓的窗戶里跳出去(別擔心幻想也是我消遣的一種方式)。後來,這部戲有驚無險地演了三天,至少沒有任何觀眾到我這裡來投訴,說浪費了50塊錢白花了一個晚上的功夫。我真的想說,我還是個學生我能做到那樣很不容易了。當然這些揪心話只能含在嘴裡或是放在豆瓣上吐吐槽,面對觀眾的時候我依然微微笑說那些冠冕堂皇的謊言。
後面關於票房分成的問題,我簡直不想談。當然這個事情發生了也好,我便徹底看清了究竟哪些人是狐朋狗友。
現在想來,我真的相信那是因為我和1933那個鬼地方八字不合。氣不順,則不通。有專門搞戲的朋友告訴我,劇場是需要一些「好朋友」來鎮一鎮的。不然演戲之前也沒必要又是燒香又是鞠躬,請該散的散開。但這種舉動一直給我留下了陰影,說實話我很害怕鬼魂這種東西。西方的倒是不懼,主要是佛教裡的生死輪迴,十八層地獄對我影響很大。我想那段時間之所以那麼不順,皮膚也差,肯定是跟自己所處的風水有關係。今天看《烏鴉》,內心的感觸更大了。於是我暗下決定,從今以後,再也不去1933了吧。
想想也挺可惜的,李小龍英年早逝,他的兒子也步其後塵。聽說他還有個女兒,倒是好好的。心裡鬆了一口氣。我煽情地想,老天真是不公,偏偏把最悲慘的命運——白髮人送黑髮人放在李家兩代身上。當然我無力改變,畢竟誰的權力都沒有大倒能改變生死。李小龍也不能,儘管他的武術已被驚為天人,他也不能用迴旋踢把敵人踢到地圖外面(好吧我又LOL了)。在此我感到可惜,相信這也是命運使然。希望長眠的李氏父子,能夠轉世投胎個好人家,不必再糾結於今生的命運了。
想到小丑,第一個想到希斯·萊傑。唉,李國豪不管怎麼說,絕對是一名敬業的演員。這點和他父親很像,渴望登峰造極。所以我們應該致以崇高的敬意,畏懼命運。
推薦一下吧,喜歡哥德風格的朋友,有空可以看看。畢竟哥德電影沒幾部是好看的,我印象里彷彿只有動畫片《科學怪狗》了。
真是作孽的人生啊。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