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四百擊 The 400 Blows

四百击/四百下/胡作非为

8.1 / 128,355人    99分鐘

導演: 法蘭索瓦楚浮
編劇: 法蘭索瓦楚浮 Marcel Moussy
演員: 尚皮耶李奧 Claire Maurier Albert Remy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抽土少女張小明

2013-11-13 17:06:55

你問我要去向何方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四百擊是我看的第一部特呂弗的作品。全片沒有一個,在我看來,可以稱為具有衝擊性的鏡頭。它不是利刃,不會撕裂軀體刺進皮膚,扒開傷口,給你看血淋淋的事實;它是砂紙,一點點打磨,直至血肉模糊體無完膚,是蔓延全身的鈍痛,一種滅頂的憂傷。
電影前99%的部份在我看來都是平淡無奇、平鋪直敘,對主角的遭遇不帶有絲毫憐憫,彷彿觀影的任何人都是旁觀者,沒有感情的旁觀者。
    安東是一個屌絲家庭的私生子,父母不和睦,在學校受到老師的偏見與排斥。因為撞破了母親的外遇被威逼利誘,因為欺騙父親被扇耳光,之後他離家出走,偷宿在印刷廠與富帥朋友家中。我們看到離家出走的他深夜在街上游蕩,偷牛奶時的緊張與喝牛奶時的飢渴與警覺。他喜愛巴爾扎克,卻被老師誣為剽竊;他為了錢偷竊父親公司的打字機,送還時卻被抓進了少管所。在少管所關押車上,透過鐵柵欄,他臉上滿滿的無奈與迷茫,無聲的眼淚,這讓人感到絕望。父親母親終於放棄了他,父親的不再露面與母親的決絕都令人感到心寒,然而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少管所的教官也扇他耳光。在看到母親與朋友來探視時,安東滿臉欣喜與希冀,然希望落空,他們帶來的不是幸福與自由。處處都是耳光,防不勝防。我以為他就此麻木了習慣了無所謂了。之後,他與少管所內心理醫生的問答,才讓我又一次看到他內心的敏感、清澈與脆弱。
    電影最後的1%,安東逃出少管所不停奔跑,不停奔跑,向著大海。雖然他無法成為一名海軍,但他終於看到了大海,第一次看到了大海。電影就此結束,我才發現自己微微戰慄。
安東最終到達了大海,但他臉上沒有自由與快樂,依舊只是平靜,平靜與迷茫。大海是什麼?即使到達了大海又能怎樣?電影結束了,沒有給出解答。大海對於安東終究不是出口,不是自由,不是一個得以解脫的國度。大海,只是另一個家,另一個學校,另一個印刷廠,另一個少管所,安東的苦難與焦灼遠不會在這裡結束。
    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是這齣戲的主角,都經歷過或者正在經歷安東的故事,這不僅僅是少年成長的煩惱。缺少來自家庭學校社會的關愛,一切看起來那麼糟糕。告狀的同學,馬屁精,無情的父母,不明是非獨斷專權的老師或上司,僅有的朋友卻又不能帶來真正的實際的幫助,甚至連精神慰藉都做不到。一切都在看不到前方的道路上摸索,即使到達之前沒有到達的地方又能怎樣,是新天地麼,是盡頭麼。變換了地點,周圍空無一人,生活還要繼續,又該何去何從呢?

評論